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美玲

  [摘           要]  通过研究分析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实践与探索情况,以实际调研(问卷、访谈、跟踪调查、随堂听课观察等方法)为支撑,根据中高职学校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培养的现状,并利用SPSS统计软件实证分析,试图为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全面的衔接提供基础和依据,并通过寻找电子商务专业在中高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构建切实可行的衔接模式。
  [关    键   词]  电子商务;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9-0094-02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重点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衔接,逐步形成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相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近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3+2”模式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搭建、办学特色上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和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接轨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和教育理念,同时结合地域特色、学科建设特点、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因地、时、政策制宜,形成以实践为导向、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衔接体系完善的现代化中高职教育。
   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各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电子商务行业面临着良好机遇,基于市场环境和政策导向,国内众多大中专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课程,一些学校能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利用区位优势和地方政策扶持,改革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
   一、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现状
   本文基于SPSS对本地一所中高职院校约五千名学生、教师的抽样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部分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听取专家意见,从而了解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招生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评价状况及内部各层次间的衔接等方面现状。为探索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467份,回收率93%,其中有效问卷412份。问卷将分为教学培养目标(X1)、专业设置(X2)、专业招生(X3)、学历衔接(X4)、技能培养(X5)、专业实践(X5)六个方面,通过分值来进行测量。
   根据问卷中的分值数据归类后计算平均值:
  
  满意度数据正态分布统计
   结论:由上表可知,六类参数均值集中在70到85之间,其中教学目标均值为81.4,高于其他指标,根据访谈等其他支撑性材料可知该校在教学上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和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均值为78.9,说明该校专业设置较为合理;学历衔接为77,说明该校在中高职衔接学历上积累了一定可行的经验;专业实践均值为76.6,说明该校注重实践教学,能够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将自身优势和课程教学相结合。但从表中我们也能看到,该校技能培养均值较低,仅为72.8,说明该校对学生的技能培养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专业招生均值也较低,为71.8,说明该校在招生中没有狠下功夫,缺乏一定的优质生源。
   二、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现状形成原因
   (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兼容
   目前中高职院校设置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不兼容是主要的症状,多数学校遵循传统教学体系和指导性教学大纲,课程设置陈旧,教学理念不够创新,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一些学校开设电竞、直播等专业又过于以市场为导向,忽略教学的本身目的。同时人才培养上同质化严重,缺少差异发展提升优势和竞争力的培养方案,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定位上跟风严重,本身办学层次低,无法吸收优质生源,同时在发展定位上模糊,无法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在课程设置上,中职、高职两个阶段无统一完善的教学体系,部分课程设置重复,造成师生时间成本的浪费。
   另外,许多中高职院校目前还停留在传统评价方式阶段,通过考试、作业等结果性的评价作为参照。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等模式在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效果评价领域还未得到普遍应用。
   (二)技能培养和专业实践有效性弱
   很多中高职课程设计上无特色,教材陈旧,所授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脱节,缺乏教、学、研、产整体化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走上工作岗位需要重新深入学习,造成时间成本的浪费。电子商務行业对社会经济、政治、自然等情况要求较高,如果不能紧跟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政策,无视科技技术的革新以及不能有效结合地方文化、区位优势、气候地貌等可能影响电子商务进行的诸多因素,加之中高职课程体系的重叠和重复影响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这就会导致在技能培养和专业实践上不尽如人意。
   三、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根据理论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本文提出几点促进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有效性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基础上,以创新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实践情况设计课程,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两大方面:大纲指导课程和校本课程。同时将课程模块化分为基础通识课程、专业知识、创就业课程、实践课程等,每个模块下可设置相应课程:如专业理论课程可设电子商务基础、跨境电商法规、国际贸易理论等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可开设平面设计、网页开发、电商数据分析、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等,在中高职两个教学阶段:中职的课程应以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为导向,按照需求安排一定的专业理论课程,专业课程要突出基础理论部分,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的课程应尽可能以实践技能为导向专业化培养,同时做好学分互换、累加等学分认证工作。    (二)以实践教学为导向
   目前全国开设电子商务课程遍及大中专院校,面对本科乃至更高层次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夹击,中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可以做出独有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利用校企合作、校政协同育人,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人才,以实践加理论方式交替授课,通过和企业进行战略合作,订单式培养电子商务人才;二是加强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建设好创业孵化基地,鼓励自主创业,为学生创造申报政府和社会设立的电商基金项目、进行电子商务创业提供必备的条件和信息,比如开设流量引入微课堂、创业融资途径和申报程序等。这些也将对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三)扩大招生途径、塑造职校形象
   职业学校一直以来面临着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不佳的困境,对学生来说,中考成绩不理想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中职,同时,职业学校的毕业证书社会认可度低,教学资源不足、办学定位和特色不明显等诸多原因导致生源质量不佳。另外,职业学校招聘教师门槛也不高,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学单位对教学不够重视,学生缺乏有效的就业保障和进入普通高校的有效衔接机制,因此,职业院校应努力扩大招生途径,积极塑造自身健康形象,比如对优质生源进入职业院校可以进行全额奖学金激励,提供多种学习通道,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四)健全中高职学历衔接体系
   除了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之外,中高职教学学历的衔接则是从制度上为学生求学提供保障。目前的中高职学历管理办法是“三二分段”考生必须通过转段考试合格后才能升入高职阶段学习,通常来说,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都是在一所学校学习,高考也是通过对口单招进行升学,这一点与普通高考学生相比选择余地更小,很多学生听从家长和老师的建议选择专业,经过学习后发现不适应、不喜欢,想进行更大的专业调整也会比较困难。因此,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给予他们更多的专业、学校、学制选择余地。
   参考文献:
   [1]关春晓.关于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研究[J].电子商务,2018(2):21-22.
   [2]高雷.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4):89-90.
   [3]张赟.“3+2”五年制电子商务专业中高职课程吸納街探索:基于对30所中职院校教师的调查[J].高教论坛,2016(9):78.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