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谢艳
[摘 要] 在基础教育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能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涵养。因而,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004-02
教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就是语文教学,因此语文教学对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当今的语文教学中,才能更好地保证小学教育的整体进程。正是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此,探讨一下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语文教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科目,需要极其重视。语文教师的职责就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的传承与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本身具有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各方面得到锻炼,比如分析问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结合,一方面使学生的爱国情怀得到培养,另一方面还可以适当宣扬民族精神,保证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能让学生有更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现如今,逐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为了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教师必须要做到的、要积极落实相关问题,稳步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使学生的行为更加规范,形成更好的道德意识,能发现自身的不足并积极改正,成为传承和發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一)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理念存在的偏差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理论,同时最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也是理论。很多教师会固守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实践创新[2],仍把教育进度和学生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在语文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革目标要想实现,教师一方面要注重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掌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从源头入手,及时更新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观念,构建全新的语文教育体系,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育更好地结合。
(二)转变理念,提升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校要适当转变原本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重视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功利性较强,在当今社会,升学率就代表着学校的教学质量,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刻板的,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被严重忽视,因此这一类问题必须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应及时转变相关理念和方式方法。学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应该积极关注,不断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上应该视为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更应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并重点提升教师的教学品质和质量,而不是把重点放在升学率这个问题上。
(三)用多元化的手段落实教学细节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更好地结合,需要语文教师根据不同的实际,用科学的手段结合现实情况加以落实。对当今学生来说,足够的学习兴趣才是保证优秀学习成果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营造更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轻松活跃的空间中稳步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3]。比如,在讲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情景,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相互连接,能达到更好地古今结合的效果,方便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好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大幅度提升。
(四)合理结合课外资源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为了保证语文教学整体效率的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除了在课堂上使用课本以外,还可以逐步拓宽教育范畴,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中提升对自己的认识。语文教学不单单是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教师在学校教授给学生理论,在生活中,这些理论可以与实践相结合,由身边人带领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订购一些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能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五)不够完备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在语文教育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是文化教育传承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却被教师忽视,不同知识点之间缺乏衔接与联系,这也就使教育上产生了诸多问题[4]。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要从文化体系构建入手,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语文教育体系之中,从而优化教育体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向前发展。 (六)学生缺乏对文化传承的参与度
因为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正在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面临的本质性变革就是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导,在语文教育开展过程中,由于很多教师的创新理念不够,教育方法较为落后,学生参与文化传承的积极性十分缺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文化能动性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充分调动,导致文化渗透效果也不够理想。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在现如今的社会体系中,教育的精髓就是文化。语文教育要充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要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有效的整理,为学生提供完整的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都得到提高,让学生充分地融入文化体系中,通过系统性学习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结合现代生活灵活运用知识,使语文教育的综合效果得到提升。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的严密性提高
严密性与组织性是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两种特性,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要求教师能达到文化传承的基本目标,使文化知识和社会发展能更好地结合,对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做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文化育人更好的进步。需要让教师有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间,对教师在文化教育的培训与教育有更好的把控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严密性就能得到提高[5]。通过一系列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得以实现,通过多姿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一步地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学生系统文化思维的促进构成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体系中,教师很难将有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尤其是向学生灌輸大量文化知识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更是难于上青天。为了让不同阶段与层次知识便于学生掌握,在语文教育机制改革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总结与反思能力,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文化知识,并按照导图的形式进行思维排布,让某一个整体知识点划分成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文化分支,由难到简,由多化少。
(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自主性
在常规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易被教师不自觉地忽视,因为根据讲授课程的质量和达成的高度来对文化教育进行衡量,是一种不正确的表现方式。认知自主性,明确教育目标,对学习内容的钻研与自身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十分重要[6]。同样也可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成性进一步强化。让教师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更快的提升,从而使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进一步,让学生和教师可以感知其中的内涵。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教育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也是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豪感和责任感在学生心中会不断增强,使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人生的意义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在语文教育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同样也是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知识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结合十分重要。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寻找切入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育进行更好的结合,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并组织相应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和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以及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晓萌.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尝试[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58.
[2]卢东升.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54-55.
[3]梅芳田.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江西教育,2018(21):6-7.
[4]夏东明.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六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
[5]张艺.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J].语文建设,2018(14):72-74.
[6]王莉.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及前瞻性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51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