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信息技术中智慧课堂的构建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也越来越好。当前我国的智慧课堂普及率也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而不断普及。智慧课堂在各个学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主要是研究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是如何构建智慧课堂的,并分析智慧课堂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总结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予更好的建议。
   关键词:智慧课堂;信息技术;课堂构建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但是我国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得到跨越式的进步,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班级固定、学生固定、教师固定,学生学习知识基本是靠听讲记忆的方式,教师通过对知识直观的讲解、固定性的讲解来教授学生。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构建一个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混合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我国的教育要适应信息时代的潮流,那么,教师就要从课堂的构建入手改变这种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授課模式主要以教师课上演示并讲授为主要的方式,这样留给学生自己课上操作学习的机会很少,学生的参与度非常低,从而导致学生的兴趣也不是很高。被动的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非常有效的目标,而智慧课堂的构建将会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智慧课堂主要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个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通过互相协作、自主学习等方式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从而打造出一个适应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生态课堂。智慧课堂的构建符合我国信息时代的发展特征。
   一、智慧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1.初中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我国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成绩已被列入中考的考试科目之中,占取的分数也是值得学生和学校重视的。新课改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知识内容十分复杂,初中信息技术教科书上所涉及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没有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修订,导致有些知识已经不符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引入一些符合当前信息时代应该重视的问题和技术,做到与时俱进,灵活地教授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智慧课堂的出现,可以帮助教师提供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并且还可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2.智慧课堂构建的必要性
   智慧课堂最早起源于美国,先后在韩国、日本等国家逐渐流行。虽然我国的教育形态还没有完全从工业时代的教育形态转换过来,但是我国的社会形态已经处于信息时代的早期,所以,构建智慧课堂是教育形态转变过程中的必要策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学习内容比较少,而且学习的方面比较广,比较灵活。智慧课堂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以尊重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目的,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构建具有个性化的智慧课堂。
   二、智慧课堂的构建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兴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解中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趣味性不大,所以单纯地讲解课本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下。因此教师就需要构建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智慧课堂,把课本上枯燥的知识用趣味化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Flash应用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下载一些通过Flash制作出来的有趣的动画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然后再进行Flash的操作理论教学。教师还可以把班级分成一个个的小组,组织每个小组内互相协作制作一个Flash动画,并在课堂上展示每个小组的制作成果。这样不单单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操作的兴趣。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无论什么时候,学习的主角都是学生自己,教师只是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所以,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自主操作的能力,才能够把这门学科真正学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完一个知识点之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主地操作。例如,教师在讲解PPT中“自定义动画的设置”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留给学生时间去自主地操作,这样能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是老师再总结学生遇到的问题并一一讲解,这对知识盲区的打破以及知识点记忆的巩固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3.营造师生平等的课堂氛围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不光要在讲台上向学生按部就班地讲解知识,还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每位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以一种师生平等的姿态去看待课堂教学。在采纳学生意见的同时,教师还能提高自身教学的水平和严谨性。为了达到师生平等的目的,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例如,在讲解Excel时,对于Excel中某些理论知识,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大家去提前预习知识,并在下一节课抽一位学生上讲台讲课。这样教师也能够理解到学生自身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有助于教师去调整教学的节奏,顾及每一位学生的感受。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感受教师在课上辛苦的状态,从而更加理解老师、尊重老师,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促进智慧课堂的顺利进行。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教师讲解的效果。
   4.课堂教学生活化
   针对课程教学的设计,教师不能单纯地以“为了讲课而讲课”的目的进行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活学活用,结合自身的生活,把身边发生的事、遇到的人作为讲课的素材,让学生切身体会每个问题在实际中出现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实际思考。而且还可以用有趣的例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Excel中运算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让学生对一张学生模拟成绩单计算每个学生的总成绩、平均成绩以及班级整体每个学科的平均成绩和总成绩,并进行排名等操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又例如,在讲解PPT制作时,教师可以以命题的方式让学生去制作相关的PPT,比如“心中的祖国”,教师可以将提前整理好的图片文字等资料传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创造出以“心中的祖国”为主题的PPT,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PPT在生活中的应用,把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一起,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共同进步,所以,学生在学习到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必须要自主地进行实践,化理论为成果,展现学习成果。但是由于初中信息课程中有些知识和操作单单靠一位学生自己去完成有些困难,只有通过学生之间互相协作共同完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同时,还可以切身体会到合作带来的成果,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感受到团队作业的强大力量。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今后的个性化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把班级分为一个个的小组,让学生分组完成课堂任务,并选取一个能力相对较强的同学作为小组长,带领组内同学共同攻克难题,这样分组学习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我国智慧课堂的发展现状
   1.智慧课堂的教学优势
   从整个智慧课堂对于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化表现来看,其能够很明显地展现出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较大的优势。对于传统教学课堂而言,智慧课堂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材料更为清晰易懂,而且教学的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基本摆脱了枯燥乏味的弊端,教师把学习和生活联系到一起,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智慧课堂利用先进的教学环境,给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运用智能教学系统进行网络教学,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学系统选取自己喜欢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地学习。而且,现有的智慧课堂的教学系统拥有一定的AI能力,可以追蹤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出一个个性化较强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智慧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的融合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
   2.智慧课堂教学的不足
   我国的智慧课堂的发展正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是智慧课堂为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教师只能根据教学系统提供的资源在课堂中展示给学生,学生对于大部分的此类预设资源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智慧课堂教学系统需要大量的课程研究人员创设出更多高质量、有趣的教学资源来供学生学习。其次,教师的转变也非常关键,传统的教学课堂模式与智慧课堂有着很大的区别,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也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的教师没有处理好教学内容与活动的关系,有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反作用。
   四、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阶段信息技术的课程已经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点学科之一。教师在讲解信息技术课程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合作能力的智慧课堂,实现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素养的不断提高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马青.活用课堂管理系统创建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探究[J].成才之路,2019(2):95.
   [2]陈小辉.初中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学习型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8(Z1):106-108.
  编辑 段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26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