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湖北省县级科技馆建设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湖北省内部分政府与相关部门对县级科技馆的发展不够重视,政策法规不够完善,展教管理及运营理念不够成熟,导致科技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在广泛听取县级科技馆一线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以及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县级科技馆在应对挑战时分别从建设理念与建设模式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县级科技馆;挑战;对策
  1 湖北省科技馆体系建设与县级科技馆发展现状
  科技馆是当今世界开展科学普及和公众科技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提升公众科技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湖北作为科教大省,目前有大小科技馆57座,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与庞大的受众数量。为完善和发展湖北省科技馆体系建设,夯实湖北科普事业阵地,湖北省科协部署了“一大十中百小多专”的湖北特色科技馆体系建设。全省各地正在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科技馆作为文明城市创建必要的条件,各地党委政府把科技馆建设作为地方的名片,在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如何发挥以科技馆为核心的科普机构的作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基础上,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 湖北省县级科技馆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理念更新与发展定位问题
  省内许多县级科技馆虽然未达到科技馆建设标准的要求,馆舍面积小,条件较差,但仍坚持因地制宜开展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这些县级科技馆的存在是与我省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分散、科普设施配备不全的省情相适应的,成为了县城开展科学传播的主阵地。
  我省县级科技馆对功能定位的把握上有偏差。在建、拟建县级科技馆的趋势上看,馆舍面积趋大,展览内容趋全,场馆定位偏向于综合馆,这一方面反映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科技馆的建设逐渐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县级科技馆在建设时尚未对自身的定位有明确把握,少有做“小而精”的特色馆或专业馆。
  2.2 场馆、经费及人才问题
  我省科技馆普遍面临场馆面积“不达标”即常设展厅面积在3000m2以下的问题。[2]大部分馆舍规模小,结构布局不够合理,不符合现代科技馆标准,举办规模大、档次高、内容丰富的展览难以容纳,不适应广大公众参加活动,影响展教业务拓展有效运行。由于科技馆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县级科技馆依靠门票收入填补运行经费较为困难,而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县级科技馆的建设运营的投入又有所欠缺,造成经费短缺是县级科技馆面临的主要挑战。[3]
  在县级科技馆的运行管理中,能否发挥其该有的作用和功能,关键在于科普人才的水平。县级科技馆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一是县级科技馆人员编制不足;二是从事业务工作的工作人员较少;三是现阶段县级科技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较低、专业能力欠缺的问题。
  3 建议与对策
  3.1 建设理念
  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建馆理念。县级科技馆建设理念需把握三方面内容:
  第一,定位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精”。中、小型科技馆由于场地面积小,投资有限,所以“内容建设大纲”切忌贪大求全,如无足够展品来支撑主题展区,展区主题就会显得空洞无力。在访谈中也发现,80%以上的科技馆在建设之初对建馆的具体方向并未做深入研究,很多县级科技馆建设之中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无明确定位。
  第二,凸显特色。县级科技馆建馆时应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结合地域情况、发挥特色优势,选择身边经常感知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内容及揭示基础科学的成熟展品,大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弘扬本土文化精髓,融入当地地理、人文、历史等元素。例如湖北黄石市地矿科普示范市建设、黄冈市大别山地质公园建设、神龙架林区国家公园科普长廊建设等。
  第三,展示内容上要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科学是现实的,内容建设要体现与时俱进,把内容聚焦在现实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中所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上,坚持为时代发展服务;科学是发展的,要充分汲取大型场馆、同级别场馆建设的优秀经验,重视建馆理念的创新,避免建成之际就是落后之时。科技馆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创新和探索的过程,是科技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互动的过程,是政府与公众互动的过程,同时是理念不断升华、功能逐步完善、目标逐渐清晰的过程。
  3.2 建设模式
  我省目前在建与拟新建县级科技馆有赤壁市科技馆、通城县科技馆、通山县科技馆等十座科技馆,常设展厅面积规划在3000m2及以上的有3座,其中拟新建的大悟县科技馆的常设展厅面积规划仅有460m2。结合我省实际与各县面临的挑战,应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克服劣势,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馆。
  常设展厅面积在3000m2及以上,可以采用“场馆主导,预研先行”的模式。此类馆在建设上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即首先向相关资讯公司(中介机构)征集展示方案,经各方面认可后再由专门设计机构进行展品细化设计最后实施采购和布展。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借用专家组、顾问组等,集中世界各地精英的思想,建设成果十分新颖。除了建筑投资,还有主题创意、创新展品展项的设计和展品采购、布置创意、布置施工等投入,因此对财力要求较高。常设展厅面积不足3000m2,可采用“普惠共享”展教工程建设模式及“1+多中心”联动拓展模式。较小型场馆建设中,可以借鉴利用乡土资源打造特色模式,创新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例如秭归县科技馆蝴蝶标本馆,常设展厅面积为180m2,利用本地资源打造特色馆,联合教育部门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并有各校科技辅导员讲述蝴蝶知识。
  總之,为进一步促进科普的公平普惠,我们建议鼓励有条件的县建设科技馆,特别是采用专项资助的方式。另外,可采取多馆合一的方式,形成文化中心,可发挥集群效应,吸引更多观众,使科普效益最大程度发挥。[4]当然,科技馆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国家标准,遵循建设程序,把握工作结点,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团队合作,获得经费支撑。
  参考文献:
  [1]程东红,任福君,李正风,朱幼文.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2007.
  [3]杨柳.湖北省地市级科技馆的发展对策研究[D].湖北:华中科技大学,2015.
  [4]左焕琛,王小明.新形势下博物馆集群化运营的探索[N].中国文物报,2015-06-23(6).
  作者简介:张梅芳(1983-),女,博士,湖北省科技馆科研管理部,从事科研管理及科普研究方面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26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