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对多校区高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南京几家高职校园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各方面需求为出发点,结合智慧校园、现代化示范校的建设要求,总结经验,提出建议。
[关 键 词] 多校区;智慧校园;系统平台;全光网;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6-0004-02
一、校园信息化建设背景
随着职业类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人数的快速增长,普遍存在多校区办学的状况。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域的校区之间迫切需要解决跨校区教学管理、教育资源优化与共享等关键问题。通过整体分析,系统化的设计,进行多校区网络与信息化系统建设迫在眉睫,最终目標是建成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充分融合的智慧校园。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基本达到数字化校园要求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职业学校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发展的制高点。绝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实现了校园信息化的基本目标: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教学设备联成网络,配备软件平台,形成多媒体教学、网上发布、教学平台信息共享交流等校园系统,基本实现数字化。
(二)离智慧校园的目标还有距离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提出建设一个“令人激动”的“智慧校园”。2018年6月7日,国家标准《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在这个过程中,各类学校纷纷投入到规划和建设中,为提升全省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江苏省教育厅专门发文推进智慧校园评审,发文至今,江苏省已有近90所职业学校通过了智慧校园的评审。从数量来看,建设的成效还是显著的,从质量来看,建设智慧校园的智慧化程度还有待提高,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分析
(一)基础设施一步到位
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整个学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建设,采取一步到位的做法,适度超前,特别是新校区的建设,更要考虑清楚,设计合理,再进行施工。
现阶段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综合布线主要采用光网络架构与无线网络集中管理。实现各个校区之间网络通过租用运营商裸光纤实现网络互通,确保各个校区网络之间业务互通以及无线网络的集中化管理。全光网络技术为校区网络建设和业务接入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部署全光校区网,实现校园网络的数据网、语音网和视频网的统一承载,简化网络部署的复杂度,同时满足智慧校园数字业务应用的高速传输需求。
在应用场景中,实训室、教室、办公室、食堂等节点多的房间,采取的是光纤直接通到房间机柜,在机柜内入户光缆采用16芯光缆;每个房间使用2个ONU,共需要2芯光纤(ONU全部是单芯收发),4端口带POE功能的ONU,用来为教学办公室提供摄像头、无线AP、门禁等接入与供电。4端口POS用来提供教学办公室有线网络接入、IP广播、IP电话、电子班牌等接入。
(二)网络架构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原有基础设施、学校资金、计算机应用的现状,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要分布实施,但分布之前,要总体规划到位,否则会造成各部分系统之间不兼容,前期的投入会有很大浪费。
特别是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增,流量分布不均及流量内容多样化以及网络平台上运行的各管理系统有不同的安全需求(校企合作区需要的安全级别比较高),这些都对校园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心机房建设是网络架构建设的重点,在空间上要留出可扩展的余地,在技术上也要留有接口,在学校中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帮助学校解决了很多问题,桌面虚拟化技术的成熟也为学校几千台PC的管理、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借着计算机应用需求、管理需求不断上升的热潮,桌面虚拟化在学校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三)多元化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
智慧校园的核心之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这个中间首要目标就是建立感知设施,从技术来说,涉及用RFID、二维码、视频监控等感知技术和设备。落实到校园里主要有以下一些案例。
1.身份识别系统,如智能门禁系统、借书系统、零钱包系统,通过摄像头、刷卡机等设备的采集,可以数字化师生的活动时间、活动轨迹为应用系统提供大数据。
2.电子围栏安全系统,引入智能化的安全预警系统,在重点区域安装传感器,可实现对重点安全管理区域的监测与管理。学生只要出现在这些地方或是校外有侵入者,报警器就可以通过传感器告知学校安全部门,进而让学校掌握主动权。
3.资产的RFID标签系统,在所有资产设备上贴上标签,在所有的房间出入口安装检测装置,动态地检测资产的动向;同时在重点房间内还会加装RFID扫描装置,能够实时对资产进行清查,大大降低了人工管理的成本。
4.智能教室系统,引入智能照明、智能空调等感应装置,根据学生不同时间段的身体状况,自动监测环境温度、湿度,并调节室内照明、温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将自然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教学、管理软件统筹规划,数据共享
学校软件平台的设计,要统筹考虑,由校领导牵头,组织各部门调研,进而提出需求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组织有实力、有经验的研发公司共同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要全程参与,边修改、边使用。软件的可扩展性要强,要留有接口,方便其他平台的接入。调研的一部分学校出现以下问题。
1.教学、教务等软件分别用的是不同的平台,使用中会出现无法统一管理的状况,以某校为例:机房多媒体软件在三个校区用的都是不同公司的产品,有的软件只是单个机房的教学,不能集中管理,有的能集中管理,但服务器一旦出现问题,所有机房都不能使用;以及一些分散的实训平台,都还没有统一架设和使用,这些都需要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2.不同软件平台由不同公司开发,数据不能共享,有时会出现数据反复录入,信息不能查询等问题。比如某学校的学籍教务系统、选修系统、教师测评系统,就是三个分散的系统,里面的师生信息、课程信息会反复录入,而且是不同的录入格式。
3.办公信息化软件没有覆盖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各种事务中,有些材料的提交,比如教师获奖等个人信息的更新,没有统一的提交平台,没有数据库存储,学校参加评选等项目时还需要分别再核对、询问老师信息。
(五)建立专业的云实训平台
云计算的出现为学校建立网络教学、实训平台,整合教学资源为开展智慧校园建设提供了新的网络环境和解决办法。以往实体机房维护、设备更新、软件安装、教学管理等方面都非常麻烦,如在软件开发类课程的教学管理和方法上,需要一个开发实训平台来支撑,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学生又能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终端接入平台进行开发任务,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私有云为中心的实训平台。
1.实训空间扩展:使用云平台作为高端机房替代设备,学生始终使用专属自己的虚拟云实验机账号,能保证实验过程的连续性,节省重新部署实验环境的时间。在不同地点,用不同的终端都能进行学习。
2.实训管理高效:云平台的实训管理软件非常强大,能够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对项目进行拆解,企业的任务可以随时发布在云平台的管理项目中,直接可以将项目作为实训的内容,更接近企业实践的效果。
通过对江苏省部分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调查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采纳以上五点建议,可基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化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1]黄鸣.高校教学信息化支撑环境及其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2]姚亚玲.高校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6.
[3]陈伟鹏.基于智慧校园的高职信息化教学管理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9).
[4]倪学平.虚拟技术+云桌面技术在计算機公共机房中的应用探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8(11).
◎编辑 冯永霞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9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