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的渠道,通过阅读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在阅读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归纳相关知识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其次针对性的提出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0-0061-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与整合能力,关注学生语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独立思考领悟文本内涵,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认真贯彻执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目标,在语文阅读与鉴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
1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高中生语文阅读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首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部分教师依然坚持的是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朗读、背诵、阅读理解练习……周而复始,循环往复。面对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并不能提起足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有效性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其次,学生本身的阅读兴趣不够浓厚,阅读面不够宽,单纯依靠课堂阅读教学的内容来积累自身的词汇量,并没有收到非常明显的效果,反而影响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建立。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1更新阅读教学理念,构建新型阅读课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阅读思路,利用阅读的过程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一些相关的文学体裁,掌握更多的语文阅读知识。
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建立“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教为主导”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师教学占据全部教学实践的课堂模式,构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阅读模式,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构建高效阅读课堂
阅读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语文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等一些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都能够有所收获。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此篇文章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便利性,将于《沁园春.长沙》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示和播放;如写作背景、作者经历或者之前学习过的毛泽东诗词等等,温故而知新,激发学生对新的文本内容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基础的内容学习之后,还可以采用拓展阅读的方式丰富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阅读知识。如结合写作背景,找出同一时期的、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让学生结合课堂阅读教学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对这些课外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在多样化的阅读过程中收获更多的语文阅读知识,以便应用于语文其他方面的教学活动中,如写作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
2.3组织阅读实践活动,拓展学生阅读眼界
阅读实践活动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多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段的阅读需求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为语文写作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
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课堂教学内容也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且引导学生及时总结,保证实践活动的效果。如在文言文阅读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文言文的内容,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以不同的形式将文本内容表达出来,如话剧表演等方式,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应用。或者在针对小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对小说内容进行改写、续写,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续写和改写的过程,也是将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得以合理利用的有效方式。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知识积累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分析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更新阅读教学理念、创新阅读教学方法、组织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构建新型的、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閱读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4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