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建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信息技术的普及下,信息化建设在各个行业中都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让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高效、便利,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建构,让学生管理工作朝着现代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分析了完善学生信息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探讨基于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具体建构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 高校学生 信息管理 建构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9(c)-0163-02
在2015年3月,“互联网+”战略被正式提出,这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技术、互联网也开始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在互联网+时代下,推行“互联网+信息管理”模式,创新学生信息管理体系,为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增添了新的助力。各个高校也主动适应这一趋势,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智慧信息管理化系统。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复杂而庞大的学生信息为学校的学生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快速发展的外部经济环境给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也赋予了新的内容。
1 完善学生信息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 当前学生信息管理体系的问题分析
高校学生信息属于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有着流动性强、数量大、来源广泛的特征,是由高校各个部门产生,如学生录取、就业去向、学籍变动等等,学生信息对外界的交互性、依赖性也非常强。一直以来,高校的重点都在于教育模式的改善与重构上,学生信息管理被置于次要地位,国家人事部门、档案部门也缺乏与学生信息管理相关的技术和制度性文件规定,因此,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也具有显著差异。尽管当前高校智慧化校园、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学生信息管理发展速度较慢,多数高校对学生信息的管理和利用一直停留在收集、管理、查询阶段,管理效率不高,对于学生信息尚未实现细化目录管理,查询起来也非常不便,随着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已经全面实现了网上招录、报道、学习管理和学生风格化管理,导致现有的学生信息管理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高校的信息化发展需求。
1.2 互联网背景下完善学生信息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学生信息管理工作需要做到以生为本,充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在如今的信息化环境下,学生信息管理已经从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纸质和电子档案并存,且电子档案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考核需求,在现有的学生信息内容中,也增加了各种技能竞赛奖项、创新创业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等,丰富了信息内容,也增加了信息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而这些信息资源从形成特征上,具有孤立性特点,如果在遗失之后,很难进行查证和补办,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看,利用互联网来构建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解决重要材料的备份问题,也降低了信息管理和保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为学生发展更好的来服务。
1.3 互联网背景下建设学生信息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如今,数字化校园、智慧化校园建设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校园网已经实现了全校覆盖,OA系统也将各类教务活动集于一体,构建出师生共享的数据中心,并根据各个模块的需求构建了招生、就业、学工、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和平台支持。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能够便利的实现各种数据的交换和共享,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统一采集、更新、交互与共享,也让信息的发布更加准确和及时。
2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建构方式
2.1 構建原则
互联网模式下,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的建构要遵循实用性和经济性原则,并充分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开放性与灵活性,整个系统运用了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管理和信息存储技术,并通过数据库技术构建软件集成环境,以确保各种数据资源能够实现共享,采用了通用工作标准的传输介质、网络协议和数据格式,应用了多层体系结构、B/S、模块化结构,构建有效安全统一的系统权限管理、身份审核认证机制,确保系统能够做到安全、标准、易于维护。
2.2 系统框架
在系统框架方面,应用Browser/Server架构,开发框架选择J2EE,构建校园网环境下的多层次信息管理服务体系,以确保实现学生信息的搜集、管理、存储、使用功能,通过这种系统框架的构建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系统使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体涵盖几个层面:
IaaS(基础设施服务层):IaaS属于系统的底层,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网络平台、安全体系、标准规范、网络协议的设计;
DaaS(数据服务层):DaaS是数据库,应用了MS SQL Server,能够构建传递信息数据库、全文信息数据库、电子档案数据库、用户利用信息数据库和目录信息数据库;
SaaS(应用服务层):SaaS能够区分与学生信息管理相关的网络环境,根据具体要求来构建信息管理和利用平台,提供信息的查询、管理功能。其中,学生管理部门是资源总库,负责学生信息的采集、汇集、管理和集散。
2.3 模块设计
2.3.1 信息采集功能模块
在信息采集功能模块中,实现了各种信息的电子化采集和归档,对此,开发与高校OA系统衔接的接口,解决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支持“学工处”、“教务处”、“后勤部门”、“招生就业部门”信息数据字段抓取和主动采集归档。文件内容涵盖学生学习成绩、学历、学籍变动、获奖信息、新生录取、新生报到、毕业生派遣、学校奖惩、学费缴纳、党员发展、学生体检等方面的信息。同时,在模块中,还有数字化档案采集功能,可以对各种重要材料、信息进行收集归档,能够实现电子文件的自动扫描、上传和学生信息的审核和转档。 2.3.2 信息管理功能模块
信息管理功能模块属于系统的核心所在,能够对高校网络中的学生信息进行数字化转化与处理,可以对学生信息实现从进校、在校到毕业的全程管理,还具备“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数据导入”、“数据倒出”、“数据打包”、“数据封装”功能。在具体内容上,包括几个方面:(1)信息录入:需要录入的学生信息如成绩信息、公告信息、班级信息等,由管理员提前统计好学生信息数据表,新生入学后,要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来完善信息;(2)课程管理:管理员在登陆之后,可以对课程进行添加、修改、查询等,学生登陆后,可以查询所修课程与相关任课教师;(3)成绩管理:学生在登陆后,可以在成绩管理模块中输入查询条件,查询分数;教师登陆之后,可以查询到这门课程的平均分、最低分、最高分;(4)在线考试:在线考试试题类型有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等,对于客观题,系统可以打分,主观题则由教师来打分,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学生可以参与在线考试,教师则可以进行录入、维护等操作活动。
2.3.3 安全管理功能模块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高等教育科学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学生信息中,有大量的涉密信息,很多,都是学生的个人隐私,如果遭到泄露,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还要增设安全管理功能模块,主要有“系统日志”、“权限管理”两方面,权限管理上,为不同权限管理者提供相应的权限,对于管理者的系统操作,均记录在日志中。
2.3.4 信息查询和利用模块
在信息查询和利用模块中,需要设置多种信息检索方式,满足姓名、身份证号码、学号、专业等信息的组合查询,可以便利的检索到学生的各类信息,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在模块中,有在线身份认证功能。并根据系统设计来划分出“校园网”、“局域网”、“互联网”,互联网与校园网之间有逻辑隔离,各类用户都可以通过相应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来调取学生数据信息和档案资料。
2.4 大数据体系的构建
对于高校而言,在每年的新生入学后,都有大量信息,进一步加快了信息更新速度,要发挥出信息管理系统的价值,还要构建出大数据体系。对于高校管理者,要明确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构建大数据管理团队,明确团队人员的责任分工、职责范围,构建工作审核制度和岗位监督制度。同时,高校还要培育专门的大数据人才,健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管理和施工,在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开展上,要考虑到学院差别,对信息进行统一录入和管理,构建完善的学生信息管理制度,对信息做出针对性管理。
2.5 交换共享平台的应用
对于高校而言,交换共享平台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的各项数据,从生活管理到日常教学,从新生入學到后勤管理、教务管理,只要与学生信息相关,都需要将上述数据纳入到交换共享平台中,确保信息的沟通性、共享性。同时,大数据信息管理者要及时上传、更新信息,在上传信息时,按照信息所属来进行划分,科学区分、核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3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建设方案在各行业中都被提上日程或已得到实施,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得管理工作方便、快捷、高效。“互联网+信息管理”是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在学生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还面临一些问题,如“信息安全保护”、“数据标准化建设”、“高校信息化发展”等问题。学生信息管理,关系着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高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应用各类先进技术来创新管理,稳步推进高校学生信息管理步伐,抓好各类信息的科学化管理。相信通过多种手段的开展,能够真正发挥出学生信息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文捷.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平台与服务构建探索[J].宁夏社会科学,2016,7(4):254-256.
[2] 王得燕,钱晓忠,肖颖.基于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教务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3(11):76-80.
[3] 刘影,祁思恺,王兆旭,等.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探索[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1):113-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80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