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既要加强安全教育,又要加强家校联系;既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又要培养集体荣誉感;还要宽容学生。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做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家校联系  班干部  荣誉感  宽容  用心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个班级的好坏,与班主任带班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怎样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既轻松又快乐,又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呢?
  一、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安全重于泰山。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老师说过:“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里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应该了解学生所面临的危险有哪些,每周除了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外,每天还要抽出几分钟时间多加强调。因此,教育学生夏天不能到河里游泳;冬天,不能到麦场上放炮、玩火。平时,在饮食方面不要吃垃圾食品;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游玩时,不要到危险地带玩耍等。为了增强说服力,老师要用一些村子里或周围曾经发生过的真人真事来告诫他们,如有人在暑假里到河里游泳,最后失去了生命;有人在麦场上玩火,烧掉了麦草;有人经常吃垃圾食品,结果得了重病而救治无效死亡。学生们听了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眼睛会绷得很大,表情会很惊讶,使他们心服口服。这样,把安全隐患消灭在了萌芽状态。
  二、加强家校联系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任小艾老师说过:“如果在你的工作中忽略了家长这力量,你永远是一条腿走路。”可见,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忽视了家长,那么,老师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会充满荆棘。孩子在校的表现只有老师知道,在家的表现只有家长知道。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也把在家的表现及时向家长获悉。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全面了解孩子,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一个班级集体意识的形成,班风的好坏,都与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部有关。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开学初,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仔细观察、细心研究,发现各自的优点,选拔几个关心集体、表现欲强、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当班干部,这支队伍的形成,对班级的管理、教育教学的开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让他们各负其责,各尽所能。这样的班级管理,会逐步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品德高的班集体。这样,不仅培养了一部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让老师省心多了,真是一举两得,真所谓“懒老师能培养出勤学生”啊。
  四、培养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魏书生说过:“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特长,作为班主任,应该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优秀者。比如,拔河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歌咏比赛、跳绳比赛、画画比赛、集体劳动等,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各自喜欢的活动,发挥特长,展现自我。比赛结束后,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夸奖。比如,“你拔河时很卖力”“你的朗读很有感情,听了你的朗读,简直是一种享受”“你写的字像打印出来的”“你很有音乐天赋,唱得很有味道”“你跳绳时动作很轻盈、优美”“你把小动物画活了”“你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老师把评价及时融进在活动过程之中,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感受同学间的情意,体验集体的温暖。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班级、团结合作、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
  五、宽容学生
  宽容学生是一种美德。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幼小的孩子。我国著名数学教育专家华应龙说过:“有容乃大,大者能容。”因为他能宽容学生,所以有了“融错教育”。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应该了解犯错的原因,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然后提醒学生下次不能犯同样的错误。这样,学生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宽容,从此,会改变学习或做人的态度,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老师不问清楚学生犯错的原因,对学生严厉批评,他不但不悔改,反而会破罐子破摔。我们为何不走捷径,而要走弯路呢?
  至于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既要加强安全教育,又要加强家校联系;既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又要培养集体荣誉感;还要宽容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只有用心去做,才能管理好班集体,也才能带出德才兼备的優秀的班集体。正如全国优秀班主任高金英老师所说:“认真做事只能把事作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479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