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视角 实现文本解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文本解读。文本解读是学生和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作为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文本解读既能彰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带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耐心倾听学生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词句,感受文本的内涵,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世界的精彩。
倾听学生心声,鼓励个性解读
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学生的声音反被淹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发出自己的声音,也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可以设置相应问题,激发学生讨论;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文本,鼓励学生表达自我的意见。
例如,在教学《卖炭翁》一课时,为了了解学生的文本解读情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搜集和文章相关的素材,并在此前提下利用各种方式讨论课文。课前预习环节,教师提出问题:“你心中的卖炭翁是如何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在学生通读文章以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交流,由组长对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在课后反思环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卖炭翁》,并在表演后谈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一直在表达自己对《卖炭翁》文本的独特理解,而教师只需要认真倾听。在倾听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解读进行点评,尤其针对文章主旨、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需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意识到解读过程中存在的细节性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过去,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推敲文本,重视语言品味
在初中语文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心声的体现,每一篇文章也都寄予了作者不同的情感。好的文章未必辞藻华丽,但一定感情真挚。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词句入手,品读文章的语言,让学生了解文章讲了什么,进而感受作者独特的写作方式以及修辞手法。在品读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例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尽管文章的语言平实,并没有华丽的辞藻点缀,但是文章数次出现父亲的背影,却能触及读者的心弦,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此时,教师就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品读“背影”这一词语是如何激发读者内心感受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文章中的背影具有怎样特殊的内涵?它指的是我们看见的身影吗?还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这样的问题,将激发学生的思考,使之逐渐体会到作者的深意。看似写“背影”,其实是寫父亲对自己的爱。尤其是文中“买橘子”一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父亲的背影,也将父亲对“我”的深情娓娓道来。背影是寻常的,但背影中体现的父爱却是伟大的。“背影”一词,不仅是文章题目,更是文章画龙点睛之笔。在品读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本鉴赏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阅读时,需要让学生关注文章的词句。从词句入手,感受文章的文笔、语言以及独特的写作手法。这既能提高学生的品读能力,又能帮助学生从细微处探知文章的美。
挖掘文本情感,体会文本内涵
文章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暗含着作者的情感。正是因为情感的融入,才会赋予文章灵动性。当学生阅读了这样真挚的文字以后,内心才会受到强烈的触动;正是因为文章中蕴藏的情感元素,才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百态以及人性光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基础性知识的讲授,更需要注重文章的情感。教师需要发掘文本中的情感元素,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情感。
以《荷塘月色》为例,它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代表作,创作于清华任教期间。这是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作者在文中描绘了荷塘月色的美丽景象,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渴望超越现实,获取灵魂自由却不可得的复杂情感。这篇文章可谓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心缩影,他们在苦难中徘徊挣扎,却又奋发向上,这种情感非常感人。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说自己的内心颇不宁静,其中“颇”一词表达了作者此刻内心世界的起伏变化。无论作者是喜是忧,都和它密切相关。这是作者在文章中奠定的情感基调,有着淡淡的哀愁情绪萦绕在字里行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品读和感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如果只是让学生站在作者的立场来体会文本,很难产生深刻的感受,这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自身出发,假设自己处于当时的环境中,又该有怎样的想法、怎样的做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情,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内涵。
在指导学生的阅读行为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关注文章中蕴藏的情感,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情感,而不同的情感却用不同的方式渲染了不同的氛围。只有从情感入手,才能真正体会文章的内涵。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借助文本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词句,发掘文章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提升自我的人文修养。
参考文献
[1]郑可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具体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69-70.
[2]徐伟.解读文本,有效拓展——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6):25.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李堡镇初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23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