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学生”关联点的文本解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当前,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要求教师会教书,还要教好书。面对这一要求,教师要想更精确地解读文本,适应新形势下对教师的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根据文本类型解读
小学阶段文本的主要类型有记叙文、散文、诗歌、小说等。不同的文本表达方式不一样,侧重点不一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也不一样。因此,教师在解读的过程中要先理清文本的类型,以及不同文本表现方式有何不同。小说是通过具体情节表现人物形象的,教师在讲解小说这类文本时,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故事的主要情节。散文主要是通过文字表达作者情感的,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教师在讲解时就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案。例如,讲授《燕子》一文时,教师就应采取不同于小说的教学方法。这篇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外形美);第二部分描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第三部分描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第四部分描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文章意在通过这四个部分表现燕子的外形美、春天的美、燕子的动态美、燕子的静态美,虽然篇幅短小,但条理性很强,语句也很优美,作者的观察细致入微。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就是该文的教学目标。教师解读完文本后根据自己制订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这就是将文本进行分类的重要性。
二、通过分析作者进行解读
为了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可以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通过作者简介从中找寻作者的写作方向,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塑造艺术形象的。童话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例如,在讲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前,教师应对文本进行详细解读。这篇文章主要叙述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三十晚上冻死街头的故事。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應该引导学生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作者安徒生。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分析阅读他的其他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创作童话时主要遵循两个理念:第一是让儿童懂得关爱与同情,第二是培养儿童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时,学生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痛与怜悯之情,为小女孩的遭遇而流泪。由此可见,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关爱和同情劳苦大众。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分析作者对解读文本来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是教师解读文本的另一途径。
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解读
教材中的文本对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学生学习完后必定会有收获,有所感悟。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文本解读。
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初始阶段,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六年级课本中的《老人与海鸥》一文主要描写一位老人在昆明翠湖边喂海鸥,给海鸥取名字,呼唤海鸥,谈论海鸥的故事,并描写了老人去世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送别场面,体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真挚的情。教师在教学前应该思考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是什么,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能够收获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向学生传播什么思想。为了更好地解读《老人与海鸥》一文,教师不妨将这篇文章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出发,分析、解读文本。小学生正处于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讲授这篇课文绝不是呼吁人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么简单的。这篇文章的教学主题是建立在学生保护动物、善待动物之上的,呼吁学生走近动物,保护动物,透过人与动物之间的情谊感受文中人物的情感。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文本的学习对象也是学生,二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意义。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解读好了文本,他的教学目标就会更加清晰,教学进程就会更加顺利,既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11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