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 品味文章情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肖荣玉
摘 要:品读古诗词重在把握诗人内心情感,本文以《长相思》为例,对如何引导学生以诗词为引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解读分析。通过了解背景,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联系景物,品味诗人描绘的意境;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等方面的解析,提出了在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情感、提升文化审美情趣的路径。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情景意境;内心情感;《长相思》
《长相思》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中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全词描写了诗人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首词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诗人内心情感呢?
一、 了解背景,帮助理解文章的主旨
古诗词是“诗人生活在情绪流波中的影子”。在学习古诗时,首先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产生的文化、社会背景。布置学生在预习第七单元时,就提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诗人的身世、写作风格、创作背景等。上课伊始,学生简要汇报与教师针对性补充,让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为理解文本做好铺垫,以助于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纳兰性德,清初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出生贵族,父亲是一朝宰相,诗人自身才华横溢,殿试表现突出,赐进士,授一等侍卫,深得皇帝赏识与器重。然而他的词作中惆怅与凄美之情我们感受如此真切。这样好的身世,如此高的地位,应是春风得意,令人惊羡!然而诗人并非如此,这令我们费解。莫非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要真正了解纳兰性德,就必须揭开钠兰性德的“哀戚之谜”。康熙1861年十月,康熙帝平定了三藩之乱,百姓生活一片祥和。当年三月,纳兰性德亦随从康熙帝经山海关到满族的发祥地辽东一带去巡视。身为皇帝身边红人,他常常要入值宫廷,陪同出巡,于是乎,常常离家的愁绪就缠绕着他。虽在风光的出巡途中,他的心系在温暖的故园,系在娇柔多情的妻子身上。于是,他写下了这样凄美佳作: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
了解了这一时代背景,再学习这首词,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联系景物,品味诗人描绘的意境
品味名句的意境,能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其终身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辨别能力与思维品格。《古诗词三首》中我们不难发现词作将静态景物与动态景物和谐交融,如何引导孩子抓住景物的描写以体会作者的心境,教学中鼓励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促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今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长相思》这首词的上阕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聚焦在景物“山”“水”上,“一程”又“一程”重复吟咏,作者出巡长途跋涉,距离家乡愈加遥远,其中夹杂着颇多的无奈情绪。夜深了,驻扎在途中,身向山海关,心还系在温暖的故乡。“夜深千帐灯”,看似场景宏伟,意境开阔,然而让读者感到作者内心的愁苦。白天翻山越岭,一路艰辛,夜深人静之时,依然灯火通明,即使疲惫不堪,却是难以入眠。在这里,纳兰性德巧妙地选取了“灯”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灯”常常与“孤”字相连,灯下的情景也是相聚的少,离散的多。“灯”在纳兰词中也是惯用的意象。“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样看不见摸不到的情思,作者利用看得见的景物——“灯”倾诉着内心的感情。作者通过这点点灯火,表现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幽怨。
下阕作者通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表达自己乡思之情。作者紧扣行军途中“风”“雪”这两种景物,突出环境的恶劣,“风”“雪”呈现出清冷、哀婉的色调,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的场景承载着诗人要表达的幽怨多苦、悲凄伤感的情感。“一更”又“一更”重复叠沓,风声、雪声,声声入耳,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作者心烦无奈,思乡情更切,不眠之夜自然变得似乎更长,作者不禁开始抱怨了。
上阕的“山”“水”,下阕的“风”“雪”几种景物相互交融,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作者借景抒情,表达出内心的绵延深远之情。
三、 发挥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把“诗中的境转化为自己心中形象的境,然后去体会作者的意境”。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并启发学生去想象,把诗中抽象的意境转化为自己脑中的具体形象,形成一幅幅直观的画面,如身临其境,与诗词中作者感同身受,真切体会其表达情感,达到与之共鸣,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长相思》时,鼓励学生想象:“山一程,水一程”亲人目送,出巡路途遙远,跋山涉水。仿佛可以感受到亲人的目光越过山岭,一直遥望,浓浓惜别之情油然而生;“身向榆关那畔行”一行人肩负使命往山海关行进的路上,我们似乎可以看见:将士们不畏艰难险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豪迈之情激荡于心;“夜深千丈灯”夜幕降临,一顶顶帐篷支起,点起了灯火,这又让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观情景。
“夜深千丈灯”是上阕与下阕之间的过渡,承接上阕感情酝酿的高潮,开启下阕的抒发。“风一更,雪一更”。深夜里,风一阵阵的刮,雪一阵阵的下,风雪交加,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在塞外宿营,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自然就催生了“聒碎乡心梦不成”情思。行军路上之重重艰辛,然而诗人却只道: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在翻山越岭、风雪交加的行军路上,没有儿时同伴嬉闹之声,没有父母叮嘱之声,没有妻儿问候之声,词人的心一直牵挂故园: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山”与“水”“一程,一程”与“一更,一更”的两相映照,我们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行军征途上身与心分离的痛苦,这种痛苦化为了无穷无尽的思念:长相思。 无论是静态的山、水,还是动态的风、雪,都没能阻隔词人的心飞赴遥远的故乡。在这“夜深千帐灯”中,一定有一盏是属于纳兰性德。我们仿佛看见了他辗转难眠,他抬头遥望,他孤寂沉思。在他的记忆中,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提笔写下词人心中故园的人、景、物。
学生1:诗人的家乡,春天的时候,处处鸟语花香,劳作回来的大人们围坐在庭院中谈天说地,小孩子们在相互追逐嬉戏,一会儿追追风筝,一会儿捉捉蝴蝶,不一会又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时不时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故园的生活其乐融融!
学生2: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天空中月光皎洁明亮,繁星点点,诗人与妻子、孩子一家人坐在院中赏月,诗人看着圆圆的月儿,正在给孩子讲述嫦娥奔月的美丽故事呢。孩子聽着听着入了迷,追着问:她可以看到我们吗?一家人幸福的依偎在一起,多么的美的夜!
学生3:这一天晴空万里,诗人一家人邀约上好友,一行人正在郊游的路上,故园处处景色宜人,妻子、孩子们走进草丛里采下一朵朵野花,红的、白的、紫的,姹紫嫣红,孩子们捧着一束束鲜花互相追逐,阵阵笑声传遍了山谷,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愉悦。
四、 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目前我们使用的部编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不同学段都增加了不少古诗文,目的就是在于丰富孩子们的积累,从不断地学习积累中,去培养语感。大量的阅读会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言材料及其表达方式,积极促进孩子们语言的规范化及语言的应用表达能力。因此,平时我特别重视孩子们古诗词的积累,带领着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古诗词。过去的课堂教学过程太多拘泥于教本,以本为本,逐字逐句解读,花费大量的时间,孩子们的积累受到局限。通过实践,每位语文教师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应该要凭借教材,从教材出发,拓展阅读内容,这样就能拓宽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其语言积累,同时不同的拓展内容,也让孩子们有不一样的情感体验,课堂中生成不一样的精彩。
在征途上,词人纳兰性德曾经写了一首《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
在理解前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借助学习《长相思》的方法:读诗句,读出韵律;抓景物,理解诗句;想象画面,动静交融;悟诗情,诵读积累。以此迁移学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提升能力。只有读通,读顺,读出的故事的节奏与韵律后,学生在走进文本感悟情感就水到渠成了。
这首词的上阕“问君何事轻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月。”暮春时节的一个傍晚,词人独自一人站在松花江畔,阵阵凉风吹过,落花纷纷飘落,随波逐流,流向远方。夜深人静,词人仰望天空,只见一轮圆月高挂,回忆起种种往事,一件件,一桩桩,浮现脑海。睹物思人,一年中又能有几次团圆,如苏轼所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问君何事轻别离”词人故意模仿自己的妻子用生气的口吻质问自己:为什么轻视别离?“一年能几团圆月”包含的是聚少离多的惆怅,这与《长相思》中表达的情感相互呼应。“杨柳乍如丝,故园春尽时。”写的是刚刚冬季被冰凝固的杨柳枝条在柔柔春风的吹拂下,抽出了翠绿的小叶,随风飘动,柔软如丝。
下阕直接点出“春归归不得”的原因,随驾出巡,身不由己。“春归归不得,两桨松花隔。”承接上阕中“故园春尽时”一种怅然的心情直接表达出来。“旧事逐寒潮,啼鹃恨未消”。看似在抱怨被松花江阻隔,不能回去,其实是怨出征在外,差事在身阻隔自己归家与妻儿团聚。奔波在外,远离故园,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每每忆起往事,想到故园的人、景、物,心寒不已,好像眼前寒潮起伏的,无法平静的松花江水一般。由此可见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渴盼。在理解《长相思》的基础上,再理解这首诗,学生会更深地理解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
纵观整首《长相思》,即使是拥有地位、荣耀、物质享受的纳兰性德,然而出巡在外依然是孤独、寂寞、苦闷、惆怅的,在行军路上,没有儿时的伙伴,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然而作者内心深处却殷殷切切的渴盼着,这是“身”与“心”分离的愁苦,这是使命在身与思念故园不舍的矛盾之苦,这种苦“剪不断,理还乱”,在反复的吟咏、诵读中,这种情感在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中得到升华。
作者简介:
肖荣玉,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第二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59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