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企业仪表设备管理成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仪表设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分别从影响仪表设备管理成本的环节、因素进行析剖,简述了仪表设备的管理成本的构成,对影响仪表设备的管理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或管控仪表设备的管理成本途径和方法,并对准确使用仪表设备提出了建议,对如何做好仪表设备管理工作,从人员队伍、管理过程、成本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
  关键词:仪表设备管理  生产过程  管理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12(a)-0162-02
  随着科研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作为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全面掌握生产、经营、质量、成本的运行情况,还要掌握基础仪表设备的管理、运行情况,仪表设备(以下简称为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科研生产的必要的基础设施、检查或试验手段,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企业科研生产的必备条件,企业必须加强这部分基础管理。
  1  设备管理在企业科研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1 设备管理是实现科研生产的技术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工业生产多是连续、自动化流程生产,因此对基础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生产设备、试验设备、测试设备必须是质量好、效率高、精度高、安全可靠的设备,先进的工艺装备、检测试验设备是产品加精度工、质量可靠的支柱,是实现科研生产的技术基础。
  1.2 设备是提高产品和质量效益的必要保证
  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各类检测设备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没有准确的检测设备,就没有可靠的数据,就无法正常控制工艺过程,从产品的研制、零部件的外购,必须经过层层把关、严格控制,才能使最终产品检验合格。随着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产品加工周期进一步缩短,测试数据更加准确,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所以说各类检测设备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
  2  设备管理的框架
  2.1 设备管理的环节
  设备管理一般有这几个环节:立项、选型、采购、安装、验收(计量)、入账、维修、保养、封存、报废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是设备生命周期一部分,做好设备管理的各环节,确保设备资源为企业科研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2.2 设备前期阶段
  设备的立项、选型是前期阶段。前期阶段决定了设备的总体要求、配置和技术要求,也确定了其在科研生产的作用和地位,前期阶段决定了设备引进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设备生命周期中在最重要的阶段。
  2.3 设备中期阶段
  设备的采购、安装、计量、验收是中期阶段。中期阶段应做好采购的比价,设备到货后,如有安装要求须按规定安装,有量值要求的设备,须按相关规定进行计量,无量值要求的设备进行功能验收,测试或加工样件,中期阶段是对设备的质量、性能、技术指标的把关,是设备生命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
  2.4 设备后期阶段
  设备的入账、维修、保养、封存、报废等过程是后期阶段。使用过程中设备维修、保养、计量是一个日常管理过程,需要专业管理人员和一定资金作为保障,也就是设备管理成本。
  3  设备的管理成本
  设备的采购价和安装费用(部分设备),形成设备的总价,也就是该设备的固定资产价,设备的配置不同和品牌不同,形成的固定资产价不同,设备的配置、品牌会影响后期管理工作和管理成本。
  3.1 设备的管理成本的组成
  设备管理成本主要包含:计量费、保养费、维修费、人工成本,设备管理成本的高低和设备的配置、品牌有关系,一般规律认为设备配置高、大品牌,设备管理成本就高,反之亦然。
  3.2 设备管理成本的管控
  3.2.1 计量费的管控
  计量费可分为首次计量和周期计量,首次计量代表设备验收,对设备性能指标全覆盖计量,计量费用相对高一些,周期计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计量,计量费用相对低一些,降低计量费的途径有:
  (1)合理选择配置,满足使用需求即可;
  (2)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提出需要计量范围;
  (3)較长时间不用的设备,可以办理手续停止计量。
  3.2.2 保养费的管控
  设备保养工作一般分一、二、三级保养,主要对精大贵关设备、特种设备、金加工的设备、主要试验设备进行预防性的维护工作。一级由操作人员负责,主要是对设备清洁、加注润滑,保养费较低,或可以不计;二、三级保养由专业人员或外包专业单位实施,保养费相对较高,需要对这部分保养费管控,降低保养费的途径有:
  (1)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2)关键设备应采取预防性保养工作;
  (3)一级保养工作需要到位,尤其是需要加注润滑的设备;
  (4)确保辅助设备运行达到要求;
  (5)定期对设备检查,保护装置。
  3.2.3 维修费的管控
  设备发生故障或精度下降,对设备进行的一系列修复工作,称之为维修,维修工作分内维、外修,内维就是单位设置维修人员进行自行修理,外修就是委托专业单位进行维修,外修费用相对较高,要控制维修费用,如果设备较多,尽可能配置维修人员进行内维,降低维修费的途径有:   (1)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
  (2)定期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
  (3)尽可能落实单位内修,在确定委托外维时,对故障设备必须先定位准确,然后进行比价维修;
  (4)进口设备维修配件较贵,在不影响性能指标的前提下用国产配件替代;
  (5)部分不影响使用的故障或精度下降,不安排维修,作限用处理。
  3.2.4 人工成本的管控
  人工成本包含:管理人员、维修人员的费用,这部分是不可缺少的成本,但可根据设备数量适当控制。
  3.3 设备管理成本与使用时间的关系
  计量费:首次计量较高,随着年份增加维修次数增加,计量费略有上升。
  保养费:随着年份增加,保养费呈梯次上升。
  维修费:随着年份增加,保养费呈梯次上升。
  人工成本:随着年份增加,人工成本略有上升。
  3.4 设备管理成本与配置及功能的关系
  计量费:随着配置及功能高低,对计量费影响较大,直线上升。
  保养费:随着配置及功能高低,保养费略上升。
  维修费:随着配置及功能高低,保养费呈梯次上升。
  4  加强队伍的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设备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安稳队伍,更重要的是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企業应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测量技术和专业知识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管理人员能力和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管理。
  5  加强设备过程管理,保证设备精准度
  要相应地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的各个环节受控,决不允许采购没有生产许可证或无CMC标志的计量设备;根据设备要求,对设备实行分类管理。对于各类故障或超差应及时组织保养或维修,确保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满足使用要求,做到在用设备受控,满足科研生产使用要求。
  6  全员参与管控设备管理成本
  随着现代化设备大量采用,设备的管理成本必须需要全员参与管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1)选用合适的设备进行加工、测试、试验;
  (2)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使用前必须检查仪器供电是否满足要求,设备是否完好;
  (4)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5)发生故障或异常应及时请专业人员修理。
  设备管理人员要全面管控设备,维修人员应对故障进行一定预判断,找准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或保养方案,落实具体的维修或保养工作,尽可能降低费用,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完好,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平.设备维修工程实物[Z].上海:上海市设备管理协会,2005.
  [2] 孔庆春,李首才.设备操作与保养[Z].北京:中机设备维修技术服务中心,2001.
  [3] 叶万水.设备工程[Z].上海:上海市设备管理协会,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48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