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深度教学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一直以来,文言文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尤其是高中的文言文,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模式,丰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针对文言文教学现状,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文言文 高中语文 深度教学
一、深度辨析,發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文言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即微言大意,往往三两句话,通过翻译就会成为一段很长的句子。教师在开展文言文教学时,可以使学生深度解析文中重点的句子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时的想法和文中想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的发展,不仅有利于高中语文的学习,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了帮助的作用。
例如,在高中语文人教版《蜀道难》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选择文中的重点句子段落引导学生对其深度的解析,如蜀道难中的“难”体现在哪里?作者为什么会说蜀道难?“难”这个字,真的只是表面上的意思吗?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问题的是遵照的一定的顺序的,教师需要层层深入,才能够对学生起到启发的作用。首先,教师需要和学生一起概括一遍全文,在学生能够大致的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后,教师就可以拓展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有的会说,蜀道难,难在路难;有的学生会说,蜀道难不仅体现了路难,应该结合作者当时的心情,作者刚被贬,心情低落,蜀道难还体现在作者为自己以后的前途而迷茫。
文言文的基础教学就是翻译和辨析,只有在理解了全文的意思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开展更深入的教学。通过对文言文的深度辨析,学生才能真正的融通到课堂中,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潜在思想,这为他们学习文言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言文深度教育教育具备一定的学科价值。语文能力的提升也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文言文教学对于听说读写项目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文言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时时诵读,咀嚼涵咏,在长期的积累之中最终将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语文各项基础能力。另外,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于文言文、古诗词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可全方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赏创并举,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
新课改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使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文言文中不乏一些赞美作者高尚情操的文章,教师可以选择这一类文言文对学生展开教学,使学生在品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感受到作者的独特精神品格,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高中语文人教版《离骚》教学中,这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著,其词间断朴素,内容却波澜壮阔,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的就是《离骚》这一首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需要和学生一起翻译全文,使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全文的意思。然后,教师就可以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学习,探讨屈原的写作意图,和屈原身上有哪些高尚的品格。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发言,来总结他们小组合作分析出的结论,由座位上的学生给出评价和建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利于他们学习屈原优秀的爱国精神。
文言文虽然很难理解,但是只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很容易地发现文言文中的美,在学会了文言文之后,学生会不自主地运用到写作中,甚至是生活中的言语中,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理清纹路,传承传统文化
自韩愈之后,不少文言文在创作的时候会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师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时候,需要理清纹路,不仅需要使学生明白文章的意思,还需要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例如,在高中语文人教版《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向学生们设置问题,让学生们分析廉颇和蔺相如的行为举动和语言对话,探讨人物的性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廉颇会在生活中处处排挤蔺相如,而蔺相如为什么要处处躲让着廉颇。最后,在学习完全文之后,学生们终于明白了原来蔺相如是怕自己和廉颇之间的不和,引来秦国的攻打,他之所以不和廉颇计较,因为他会以大局为重,以国家为重,而廉颇只是顾及到了自己。学生们自然能够分清谁的行为是正确的,谁的行为是错误的。这篇文章主要体现的是谦让的传统美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谦让的美德。
在文化视野的视角下,教师对学生开展文言文教学,会使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不仅能够增强他们文言文的解析能力,也能促进学生弘扬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综上,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改革中,不断深入文言文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更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少华.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的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2014,(7):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90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