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分析与优化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作为展示城市风貌的形象性区域——历史街区,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也在不断的进行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历史街区外部空间风貌的整体性,也要考虑地域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融合。本文以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为例,从空间规划、尺度控制和业态形式等方面切入研究,探讨它在整合城市空间,迎合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特色等方面所呈现的设计,以及对未来古典街区在整合空间功能及优化改造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旨在能对其他城市古典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相关实践有所启发。
关键词:平江路,街区现状,空间优化
文章编号:2095-4085(2020)02-0068-02
1 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背景
平江路位于苏州城区东部,是一条长1600m,宽3.2m呈南北走向的历史商业街区,街区两侧分布着历史悠久的支巷,以“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特色著称,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2002年至2004年,苏州市政府对其实施保护与整治,秉承修旧如旧的改建原则,使平江路的主要部分再现了原来的面貌。因在保护上表现卓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城市古典街区复兴的典范。
2 平江路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解析
2.1 街区外部空间尺度宜人
由一代代居民开拓建设并长期磨合建设起来的平江路,外部空间尺度整体上较为宜人。沿街建筑一般是一至二层,高度3m~6m,街巷宽度1m~10m之间,主街两侧分布的民居有机排列并彼此紧挨,这样的空间尺度较为宜人,人与人,人与建筑容易产生亲近感。
通过调研得出历史街区的尺度对其商业特色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把街道两边的建筑高度定为H,街道宽度定为D,通过实地测量以及观察确定了比值的变化对人的空间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平江路街道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街道H/D值为1 ∶1,主要是由两边建筑相对围合而成的街道,建筑高度大致为3m~6m,街道上覆盖顶棚,道路宽度大约5m,很多商家为了吸引游客扩大经营场地,将商品放置街边,大大缩短了街区道路宽度,这样的空间让人倍感压抑拥堵,很不利于商业氛围的营造。第二种街道比值>0.5<1,这个尺度的商业氛围最为活跃,建筑高度大约3m~6m,道路在6m~10m左右,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沿街建筑整体面貌,也能在如梭的人流中找到更适宜的交往尺度。第三种街道的比值约为0.2,道路较宽,建筑大致3m,此处商业人气急剧下降,大多数游客会因街道空间尺度变化误以为购物街到此为止而选择其他游览路线。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为了将商业氛围控制的最为活跃,街道的H/D值选取在>0.5<1之间是最合适的。
2.2 平江路业态形式
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秉着修旧如旧的设计理念进行保护改造,沿街商业形式丰富,集合餐饮、旅社、书吧、特色工艺品店和博物馆等,从粉墙黛瓦的门廊上可以隐约看到很多其貌不扬的老宅中经营着特色店铺,但是设计改造上不仅修复了市巷的历史风貌,也最大限度地传承了民风民情,因此这里的街区商业气息没有山塘街来得浓烈。商业均为沿街店面式,多为1~2层,就功能而言可分为三类:餐饮业,零售业和服务业。沿着老街从头到尾的街边美食,富有特色的平江路街边小吃,让游客可以边走边食感受苏州文化,它们对于建筑空间的需求大部分只要一个开间的门面。有些售卖特色工艺品的商铺与餐饮业一样,一间门面足以。而像书吧和旅馆等需要开间大的双层空间,这样的建筑空间很多需要居民自主扩建。几种商业相互穿插营造了浓浓的饮食氛围和市井气息。
2.3 空间规划
平江路历史街区外部空间规划传承了江南水乡“因水成街,因水成市”的地域特色。线性传统商业街道,传承水乡 “一街一河并行”模式。建筑为“前店后坊”形式,街区东侧是主要商业综合体区块,较好地体现了与传统水乡聚落空间的传承关系。一字型与围合型相结合的空间体系,空间体验感较强,是现代商业街区空间多样化的体现。
平江路街区空间序列感较好,其布局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连续感,使得各个空间之间有着顺序、流线和方向的聯系,以此增加空间的趣味性,从中体验“启示—激发—恢复—回味”这一系列情感的起伏变化。根据街区空间尺度的变化,营造成缩放自如,相互错落的空间,不仅有利于激发商业活力,又可以打造特色空间。
平江路两侧是林立的建筑,有商铺、博物馆、船屋、阁楼、小桥、戏台和巷道等,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诸多狭小的街巷,高高的垣墙夹着曲折的街巷,颇有些曲径通幽的意境。平江路南临将干将东路主街,北临白塔东路主街。但由于街区占地规模较大,且处于交通繁忙的城市中心,需要开通车行道路和布置停车场地来满足街区内外的交通需求,实际建设中并未全部落实,而只将平江路街道改为传统步行街,禁止机动车通行,南北两侧则改为“人车混行”的道路模式。街区经过整治、适当拓宽,恢复了原有水乡河道的面貌,并在沿河布置开放性亲水平台,休闲座椅,桥和亭等,给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
3 街区外部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1)混合空间的营造。很多古典商业街区改造会将商业街区和居住区隔离开来,造成了原住民日常生活与旅游业陷入对峙状态,原住民不仅在生活上非常不便,也使游客感受不到当地的风俗人情,因此,笔者认为在街区改造中可以创造一处混合集市空间,为原住民、游客和小型生活商贩提供公共交流场所,这不仅会促进历史街区的发展多样性,更体现城市发展中的人文关怀。设计改造中应尊重原住民生活习惯,为其提升建筑和居住空间环境质量,在完善好街区内部居民生活的同时,开放外部流线,将游览区域各历史遗迹与特色游览空间串接成体系,形成完整的游览线路。
(2)历史街区普遍存在绿化率较低的现象,我们可以整合街区外部场地,适当增加院落景观,将现存的空间节点,如亭、桥、雕塑和植物等形成丰富的景观带。增加户外服务设施,供居民游客交流休憩,民众喜欢保有自己的私密性又愿意参与群体性的活动,所以在景观空间可以设置模糊的公共场所,这并非需要完全开放,尺度可小但要有细节,按照人的行为需求和空间层次来设置,从而更好的提升街区的活力。利用沿街建筑阴角空间创造景观节点,保证街区环境的连续性,例如可以将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3)利用旧建筑与零落院落设计形成多元化的场所空间,例如信息共享空间。可以适当的增加供阅览、信息共享和书画交流等的小型活动的建筑空间,类似街区阅览中心。将纸质阅览和电子阅览结合,将数字信息资源再次集合,给人们提供科普、历史和艺术交流的场所,当然也可以作为休息驻足之处,形成众人欣赏、讨论和交流街区文化生活的场所。也可以设置根据节日民俗等改变功能的公共场所,如晚上可作为戏曲表演平台,强化开放空间的场所精神,启发环境与人进行对话,设计沿街地域特色室外休闲桌椅,根据需求适时的增设生活小品,不仅公共空间得到了丰富,也为居民和游客创造了舒适宜人的街区环境。
4 结 论
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不能单纯强调以原住民保护的“原真性”为核心,这只会造成一种僵硬式的保护,也不能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主导,这只会造成对街区过度的商业开发。基于“为谁保护”“如何保护”的历史街区空间价值判断,应是“新常态”下保护与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新时期的历史街区保护,更应注重“隐私”与“开放”的边界,原住民原有生活的保持与新时期的开发不存在根本性对立,街道等价值艺术也对商人、游客等具有较高吸引力,开发中的主体更应注重动态的发展与延续,这样历史街区才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与未来。
参考文献:
[1](日本)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日本)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3]梁少炜.青州市十里古街历史街区街道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4]张莉兰.旧城商业步行街区尺度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605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