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中英语微课的行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洪佳婷

  【摘要】随着信息化发展、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改变,“微课”时代已悄悄降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在本次行动研究中,本人利用微课促进英语教学,活跃英语课堂,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微课  英语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4-0113-02
  一、微课的涵义
  2008年,美国戴维·彭罗斯教授将课程提炼出要点,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成十几分钟的微课并上传网络。从此,微课便成为一个被人们熟知的正式概念。在我国,最具权威、最早引入微课这个概念的是著名的“微课追梦人”——胡铁山。
  微课最本质的特征是短小精悍,一般在5到8分钟内。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在平板的辅助下可以随时随地按照老师的要求预习、复习或反复研究学习重难点,可满足个人不同的学习需要。
  二、高中英语微课行动研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首先是技术问题,如何录制微课,需要什么设备,在录制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客观条件是否允许,学生感不感兴趣,能否提升学习英语的信心。
  (二)预设问题的解决办法
  学校安装了一体机和微课设备,对老师进行相关培训,要求每个教师参加微课录制比赛,这大大激发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们认真研究微课的制作,录制符合我校学生学情的微课视频。学校正进入建设全面信息化时期,学生和老师人手一部平板电脑,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信息化学习的高度发展。很多中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学习困难,而微课的应用,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三)行动研究的具体实施
  1.微课介绍,激发兴趣
  我在每節课开始之前,会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比如我拍摄个人MV,演唱同学们喜欢的英美流行歌曲片段,同学们的活跃度大大提高,还会对我的表演给予积极点评,即使是下午第一节课,也是满怀期待,不仅他们收获学习英语的乐趣,也能感受英语的魅力。再比如:我会利用好课前的黄金五分钟时间复习单词,以往是简单低效的带读单词,现在,我会提前录制好视频,根据视频内容,同学们可以大声回答和背诵,积极复习,我则从旁指导。这样效果就很不一样了!再比如:周末我会布置大家回家根据本周学习的某个语法点或者句型结构观看至少一个视频,并用英文做好记录和学习心得,在网上留言,学生们的及时反馈让我能够准确跟进其学习情况,同时也做好检查工作,一举两得!
  2.任务设置,学生参与
  在前一实验阶段后,虽然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习成绩也有所进步,但长期下去,老师会有精力、时间不够的问题出现,同学们也有点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因此我开始设计一些让学生自己参与的任务。比如:我利用学校的学习小组合作模式,让每个小组轮流每周录制一个关于词汇复习的视频,形式可以多样,比如歌曲,小故事或头脑风暴,可以用于课前复习词汇。再比如:根据已学定语从句,我会录制一个复习定语从句的小视频,同学们观看后进行讨论、思考,并请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同学可以点评和质疑,该学生讲解的过程我利用学校配备的一体机进行录制,同学们课后可以进行回顾并加深印象,我也可以保存下来作为微课视频的宝贵素材,用于以后的教学。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些关于口语表达和听力训练的任务,同学们积极参与,发挥小组的合作精神,享受学习乐趣。
  通过这些任务的设置,我发现同学们的参与度大大地提高了,因为他们敢于用英语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增加了,这是作为英语教师感到最欣慰的事情!
  三、行动研究的总结和反思
  通过几个月的行动研究,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了趣味性,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我也获益匪浅。
  1.用技术引领教学,在教学中成长
  我深谙个人成长还有巨大的空间,要更努力学习,才能在教学生涯中更好地引领学生,做一个优秀教师。通过互联网观看同行相关微课视频,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
  2.学生展示自信风采,学习英语热情高涨
  在微课的录制过程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的认真严谨,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小组氛围,微课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加强了师生交流,缩小彼此的距离和代沟。
  最后,不可避免的是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课前五分钟的音乐视频播放,有些学生关注点不在英文歌词,而是某个歌手或者是亲自录制歌曲的我身上,从而违背了录制播放该微课视频的初衷;学生周末回家不一定能够认真回顾微课视频,而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小组之间有时候默契不够,录制视频效果与设想不太一样等。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我应该结合这些问题,提前培训好学生,让教师和学生最有效地利用微课来提升自己,活跃学生的思维,让英语课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何秀娟.微课教学之我见[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0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