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工作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文学运 李壮成
[摘要]教学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用型院校要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就必须改变“三重三轻”现象,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强化队伍建设、拓展管理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从而真正将提升质量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文学运(1982- ),男,四川宣汉人,四川文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李壮成(1970- ),男,四川南江人,四川文理学院,教授,硕士。(四川 达州 63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四川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基于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地方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研究”(项目编号:SC18A023)、2017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管办评分离视域下的教育质量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7SA0143)和2017年四川文理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学生主体性价值及互动机制探究——以四川文理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7XB002Y)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4-3985(2018)08-0063-05
“应用转型是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在类型定位方面的重要发展战略。”①2015年以来,为响应《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一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主动向应用型转变。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们在强化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要体现在机构设置、体系构建、人员配备、制度建设、专项评估、专业认证等方面,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转型之后的应用型院校要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就必须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坚持“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评价”的工作原则,不断增强质量意识、强化队伍建设、拓展管理手段、建立激励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
一、现状与趋势
1.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尤其是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到来, 整个高等教育从学术型和研究型转向应用型已是大势所趋。”②应用型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主战场,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应用型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人才市场化改革中竞争取胜的法宝。“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我国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③近年来,国家构建了“五位一体”的教学评估制度,进行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全面推开专业认证,坚持开展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年度采集和撰写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并向社会公布;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颁布了“新时代高教40条”;等等。这一系列文件的颁布实施和重要会议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视。
2.从质量监控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来看。“对教学过程实施质量监控,是高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④教学质量监控是高等院校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就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今天,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教学质量,要求各高校构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促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3.从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现状来看。由于应用型院校大都由专科学校“合并”或“独立”升格而来,原专科教育阶段的办学意识、办学观念、办学模式等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本科教育的发展,再加上存在学校办学基础较为薄弱、社会影响力较小、人才引进难且流动频繁、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内部教学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直接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对应用型院校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对于应用型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二、问题及归因
教学质量监控是指监控队伍通过对教学全过程实施全面的、持续的监督、指导、反馈和调节,以达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教学管理过程。近年来,虽然各应用型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和期望。
1.重过程监控,轻结果反馈。监督是手段,指导、反馈与调节才是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有效的监督、指导、反馈与调节可以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可以督促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者往往是重过程监控,既没有将所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以及各项评教数据及时给当事人和管理部门反馈,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忽视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指导、反馈与调节作用,未能达到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
主要原因分析:第一,工作职责定位不清,角色模糊。在实践运行中,大多偏重于“教、管、学”过程的督导,而忽视数据分析和结果反馈。第二,无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虽然各应用型院校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但由于大部分学校未设立专门的督评机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大多是对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日常监控,而没有重视结果分析与总结,更没有有效的渠道进行反馈和督促解决。第三,师生认识不到位。大家总认为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是一种形式,对开展教学质量监控所发挥的作用认识模糊。
2.重课堂监控,轻全程管理。“全面监控就是要进行全程、全员和全局的教学质量监控。”⑤要把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管理等结合起来,体现教学质量监控的全员性、全面性和全程性。当前,“教学质量监控往往只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考察,缺少对实践教学的条件建设、方案准备、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的检查,使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⑥。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实践教学由于存在实践方式多样、过程复杂、地点不固定等因素,质量监控存在一定的难度。 主要原因分析:第一,由于对教学质量监控的内涵界定不清楚,简单地将教学质量监控理解为就是听听课,忽视了其他环节的监控。第二,由于一些学校还未设立专门的督评机构,“管、评”未分离,影响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第三,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受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相对于理论课堂监控存在一定的难度。第四,教学质量监控力量薄弱。由于应用型院校大多升本时间不长,所以大部分教学督导员是来自专科教育阶段的退休领导和教师,他们在专科教育阶段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对专科教育的教学与管理模式非常熟悉,专科教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本科教育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并不熟悉,影响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
3.重形式监控,轻内涵发展。近年来,源于国家和社会对应用型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注,各应用型院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如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督评机构,建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教学督导队伍,制定了规章制度,开展了相关评估活动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但还存在重形式上的监控、轻内涵发展的问题。
主要原因分析:第一,教学质量监控人员配备不合理,数量不达标,没有兼顾学科专业结构,未能发挥有效的指导、反馈与调节作用。第二,虽然学校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各二级学院成立了教学督导工作小组,但质量管理主体意识缺乏,大多没有开展实质性工作,机构设置形同虚设。第三,虽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但部分規章制度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未能发挥制度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第四,虽然开展了相关评教活动,但未对评教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更没有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改进。第五,教学质量监控人员缺乏培训。现有的教学质量监控人员主要由少数退休教师和部门专兼职管理人员组成,学校也未划拨专项经费,他们基本没有出去培训、学习等提升业务水平的机会,大多是凭着自己的经验开展工作,或者领导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影响了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
三、路径与策略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用户满意、组织成员受益,从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体系。TQM思想的基础和方法依据就是PDCA循环,具有全面性、全员性、预防性、服务性、科学性等特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就是一个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循环过程,突出学生中心、质量核心,循环改进,目的是把体系、制度、标准、规范等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形成质量文化。
1.高度重视,增强师生质量意识。学校重视是搞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前提和关键。“质量保障,理念先行。”⑦只有学校重视,才能引导教师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质量观,增强师生质量意识;才会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建设一支高效、精干、务实、综合素质高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助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实施;教学质量监控队伍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全校师生员工才会支持、配合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开展,实现协同育人的工作目标;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才能得到及时整改与采纳;才会在全校自上而下形成一种“人人重视教学、人人重视质量”的氛围。
2.转变工作思路,坚持“三全”工作原则。“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应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全员性、可持续性原则。”⑧应用型院校要改变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三重三轻”现象,转变工作思路,坚持“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评价”的工作原则,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相关因素和各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价,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一,坚持全员参与原则。所谓全员参与,即全校师生员工都是教学与管理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教学质量监控绝不仅仅是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处、督评处、教学督导员的工作,全校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全体师生都有参与教学质量监控、保障教学质量提升的职责。全校师生员工均应参与、关心、支持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教学质量提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第二,坚持全程监控原则。所谓全程监控,即要对教学与管理的各环节实施全程跟踪监控,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理论课与实践教学(含实验、实习、见习、实训、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运行情况、学生学习情况、各职能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员工工作状态等。作为应用型院校,由于本科办学时间大多不长,在教学与管理各环节的工作相对薄弱,还需在实践运行中不断完善,通过对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各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及时查找不足、总结经验,狠抓整改落实,才能改变“重课堂监控、轻全程管理,重过程监控、轻结果反馈”的现象。第三,坚持全面评价原则。所谓全面评价,即教学质量监控队伍要对教学与管理工作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教学与管理工作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包含方方面面的内容,只有当各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时才能产生合力。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重在抓落实、查实情、求实效。作为应用型院校,必须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对教学质量状况做出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全面评价,才能改变“重形式监控、轻内涵发展”的现象。
3.强化队伍建设,充实质量监控力量。教学质量监控队伍是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力量,他们开展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一,合理配置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应用型院校必须结合校情,合理配置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一是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来考虑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所配备人员的专业背景要基本涵盖学校的所有学科专业。二是把敢于管理、乐意从事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人员遴选出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三是建立考核机制,定期进行考核,对不能胜任或工作效率不高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更换和增选。第二,准确定位角色和明确工作职责。一是明确工作职责。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的职责应是参与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检查校、院两级教学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与计划、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参与各类评优、评奖和职称晋升、考核和评估等教学活动;抓课程教学规范和学生学习行为规范。二是准确定位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的角色。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应定位为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监督者、引导者和参谋者,在教学过程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在青年教师成长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在学校和各职能部门的决策过程中发挥参谋作用。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只有准确定位而不越位、不错位,按照确定的工作内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才能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三,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监控队伍的业务能力。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要想取得实效,既要重视队伍组建,更要重视队伍建设。一是“走出去”。分期分批把教学质量监控人员带出去,学习兄弟院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经验与做法,使他们开阔视野。二是“请进来”。定期邀请校外教学管理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使教学质量监控人员转变观念。三是定期开展校内相关研讨活动。分期分批安排教学质量监控人员参加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 4.拓展监控手段,提高监控工作效率。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应用型院校开展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依托信息化平台,组织校内计算机专业人员,自行研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现代化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在线收集师生信息,并对各类教学信息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形成质量分析报告,反馈至有关职能部门和提交学校作为决策参考依据。这样既可以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也便于相关数据的存储、归类、分析、查询与传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及在线互动交流。
5.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催生动力。“机制是教学质量的内在催生动力,好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能够激励教师专心开展好教学工作,能够鼓励学生自主用心学习。”⑨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是激发师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举措。有效的监督既要有惩罚,更要有适当的奖励。应用型院校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第一,合理设计考核指标。建立科学的目标考核办法和考核指标体系,实行过程控制、全员考核、全面评价,增强考核工作的实效性。第二,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尽可能地在考核办法与激励机制的制定、评价方法与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做到简便易行、可操作。第三,实施年度目标考核。坚持“以人为本”的考核原则,以日常教学质量监控的原始记载为依据,以工作业绩为导向,真正把在教学与管理中师生公认的、实绩突出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评选出来,适当予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奖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要把这种考评办法与激励机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建立长效机制,并在实践运行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6.完善管理制度,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教学管理制度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的依据,是教学工作规范、有序运行的保证,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⑩只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人员开展督查工作才有章可循。应用型院校由于本科办学时间大多不长,规章制度建设相对薄弱,还处于建立和完善阶段。因此,在建立教学管理制度时:第一,必须要结合校情,针对“教、学、管”各环节制定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切实保证教学与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第二,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必须严格。无规矩不成方圆,不能让制度形同虚设,有规章制度而不执行比没有规章制度更糟糕。同时,教学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每个管理制度必须经历“制订、执行、修订”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教学管理制度,才能适应应用型院校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需要,才能在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发挥制度保障作用。
[注释]
①丁建洋.应用型大学类型化的逻辑意蕴、建构机理与价值旨趣[J].高等教育管理,2019(4):99.
②王建华.高等教育的应用性[J].教育研究,2013(4):55.
③马跃东,王彦云,杜精睛.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2.
④章瑞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5):7.
⑤孙家明,赵三银.论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8.
⑥桂国庆,昌庆钟,黄俭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0.
⑦夏建国,赵朝会,史铭之.构建“双重闭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8):39.
⑧周玲.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0(3):98.
⑨王关义,赵贤淑.关于构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实施系统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2):15.
⑩邓楠,朱道忠,汤悦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J].评价与管理,2006(4):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1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