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丞
【摘要】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提倡下,将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充分融合,可以突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价值性,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实现其综合素质与人文修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针对人文关怀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高等教育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关键詞】人文关怀 高校思政教育 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83-02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未来力量,是促进民族振兴的人才保障,十九大会议明确指出,要求高等教育要注重强调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原则,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对事物具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思政教育作为改造人、升华人以及教育人的重要学科,其育人目标与人文关怀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将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充分融合,可以为学生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理想信念。
1.人文关怀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价值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学生通过人文教育可以掌握人的本质和人文知识,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体系,进而更好的适应社会。将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高度融合,可以塑造学生理想人格,帮助其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2.人文关怀与思政教育融合现状
在应试思维的影响下,高校更加重视专业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培养缺乏重视,导致人文关怀与思政教育相脱节,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在开展思政教育中主要以培养学生法纪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为目标,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教师在开展教学中,没有注重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依然采用灌输式以及填鸭式教学方法,忽视了人文关怀,导致课堂效率低、质量差,容易激发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教学难以有序以及顺利进行。
3.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路径分析
3.1明确思政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是具有我国社会主义鲜明色彩的学科,其育人目标为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正确、热爱祖国人民、拥护党的领导的现代化人才,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需要进一步明确思政教育目标,以目标为基础融合人文关怀,促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高校和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调动其参与思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3.2积极组织人文活动
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需要秉承人文教育原则,坚持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践行“立德树人”的全面育人理念,发挥思政学科的育人价值。首先,高校在开展人文关怀中,需要给予学生以爱护、关心和尊重,明确学生与教师的平等关系,通过思政教育健全以及完善学生人格;其次,高校要通过思政教育促使学生树立自我意识,实现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均衡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最后,高校要努力为学生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促使学生在自由、和谐以及宽松的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突出高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特色。
3.3丰富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要以人文关怀为原则,对思政教育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明确思政育人目标,通过激励和鼓励的方式,在教育中落实人文关怀。首先,高校要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激励内容,包括榜样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完成教学的双向互动;其次,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为核心,融入与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提升思政教育的生活性,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其次,注重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大学生正处于形成自我意识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之学生与社会缺乏接触,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融入心理健康知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抗压能力,同时还是体现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
3.4创新思政教育手段
在人文关怀原则下, 教师需要摒弃以往的固化教学模式,对思政教育手段进行创新与改进,在提升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同时,给予学生人文关怀。首先,教师要积极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促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完成知识的获取和内化,并且在交流中感受同学友谊,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夯实基础;其次,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通过对话教育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师生对话不仅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还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促使学生信任以及依赖教师,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最后,教师要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师生交流,以社会工具为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思政教学微信群组,学生与教师在群组中完成沟通和互动。
3.5创设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落实和贯彻人文关怀的关键途径,高校和教师需要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而浓郁的校园人文环境,陶冶学生心灵、丰富学生情感。首先,高校要注重校园整洁,为学生创设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将校园环境与人文精神充分融合,通过树立榜样和典型激励以及引导学生,促使其获得心灵的启迪;其次,高校要注重营造健康、友爱以及积极的人文环境,不断丰富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对学生开展引导和宣传,促使其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后,高校要举办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主题校园活动,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和价值,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例如高校可以举办演讲比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以及体育项目比赛等,通过各种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合作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尤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大量西方思潮涌入我国,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理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思政教育增添了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和教师需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需求,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思政教育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我国社会输送更多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新探究——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01):98-100.
[2]陈玲,李姝琦.“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策略研究——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19(01):11-12.
[3]贾敏.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评《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01):147.
[4]孙雪婷.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创新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维度[J].现代交际,2018(22):186-187.
[5]池雪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26-129.
[6]王春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有效路径探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7):88-89.
作者简介:
李丞(1982.9-),男,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7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