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夏玲芳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应该获得的几项基本素质与品质,是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教师作为培育高素质人才的主体,不能再将试卷上的成绩作为自己教学的答卷,要从学生知识、思维、情感等各项的发展出发,设定新的教学目标。本文将从四个角度出发,对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课堂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57-02
一、攫取语言知识
语文是我国汉语言教学的代表性学科,无论是拼音教学、生字词教学还是阅读教学,都是学生获取语言能力的渠道。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落实语言知识教育是增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第一项任务。对于课本中的生字词,教师不要一味的让学生书写、背诵,在基本认识了字词后,还要培养他们熟练应用的能力。
此处以《雷雨》一课的教学为例,本文讲述了雷雨到来前后的景象,教师在开展生字词教学时,应该以课文内容为依托,让学生了解字词的用法,并尝试自主组词、造句。如对于“雷”字,字义为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响声,可组词“雷声”、“雷电”、“雷阵雨”等。根据本课描述的内容,可引导学生根据真实的生活经验进行造句,如:一阵雷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在认识了所有生字并组词后,还可以进行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的训练[1]。根据词语之间的联系,书写一段简单的话。这样的训练使原本死气沉沉的生字教学变得更具实践色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为他们日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二、培养学习思维
语文核心素养还包括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这其中一项就是思维能力。想要理解文章蕴藏在文字背后的意蕴和情感,少不了缜密的思维能力,而这一点在小学生身上是不具备的。学生仅能了解文字的表面意思,想要进一步解读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技能。
《白杨》这篇课文看似是在歌颂白杨这一植物,但并非如此,作者借助白杨所具备的品质,借物喻人,赞颂了建设边疆的工作者们。以下是笔者的教学设计:首先布置任务:通读全文,找出白杨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学生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白杨能够在没有山没有水的地方生存;白杨“高大挺秀”、“坚强”、“不软弱”。教师提问:以上这些词语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为什么作者要运用这些词汇来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学生思考但只有三两个学生发言,大部分学生还无法理解。师: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三段,不讲白杨,而是开始说“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呢?进一步的深入引导使学生们意识到,白杨是人物的缩影,而这里所指的人物并非某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个在边疆扎根的工作者,他们和白杨一样,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2]。这样的引导没有使教师直接代替学生们找出答案,而是通过一步步深入启发,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三、激活人文情感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与价值观是语文这门人文性学科的教育初衷之一,教师要落实情感教育、人文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中,使学生的各项能力与素质齐飞,发展综合核心素养。我认为,想要激活学生的情感,首先要调动他们的情绪,营造出浓郁的课堂氛围,使他们身处其中,受到牵动。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借景抒情类的文章往往很难调动学生情感,尽管作者融入作品中的情绪饱满,但由于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有限,很难借助想象而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以直观教学手段,营造情境。例如,在教学《日月潭》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月潭的景色图片,让学生感受周围群山环绕的风景。与此同时,播放优美的音乐作为背景,有情感的朗读全文。在声音、画面的共同作用下,相信学生们早已“灵魂出窍”,融入了意境,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他们追求美的意识与热爱自然的情感。
四、打开学习视野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是一个知識及学习经验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奏效的。为了使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丰富、扎实,情感更充沛,教师要将教学资源的收集转向课外,开阔学生的视域[3]。在平时,可以将课本内的文章与课外相关资料相结合,也可以在单元小结处将整合好的学习资料发放给他。
总之,只有付出充足的精力和耐心,才能够逐渐构建起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体系。在体系构建完成后,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广大教师要相互借鉴、交流看法,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改革新标准,培育出社会需要的高品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小萍.聚焦核心素养下的语文阅读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168.
[2]胡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注重创新思维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01.
[3]李广,程丽丽,计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调查研究: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J].东北师大学报,2016(02):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835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