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文亦旅 跨越古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许其兵
一
周日或是节假日的下午,如果您走进南京老城南的甘熙宅第,便会在铮铮三弦、悠扬二胡中,听到流淌在宽宽窄窄的巷间里弄,洋溢在竖着高高马头墙的院落内外的韵味别致的老南京话。
如果您是老南京人,或者是了解南京文化的游客,那一听便知,这里有南京白局演出。
甘熙宅第又称甘熙故居或甘家大院,老百姓俗称为“九十九间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融合着徽派和苏式传统风格的老建筑,是南京现有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大景观。
虽然它没有挂着牌子,但知名度却丝毫不逊色于挂着若干个“A”的知名景区。早在2007年,每个星期天或节假日的下午,这里都有南京白局的演出,届时甘熙宅第的茶馆便宾客满座。观众有老南京人,但更多的是来自外地的游客们。前者在欣赏中咂摸人生五味,后者则在抒情中探得南京文化和历史的吉光片羽。
南京白局用城南的老南京话演唱明清俗曲和江南民调,再细听听,或许我们还能从中揣摩到秦淮河的一缕脂粉气。南京文化浸润在南京白局中,说白局是南京乡土文化的重要代表,是一点也不过。
如果从古腔本调的元曲曲牌“南京调”算起,南京白局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因为曲调众多、唱腔丰富,它又有“百曲”之称。南京白局伴奏多用江南丝竹,如二胡、琵琶、三弦、竹笛等,再配上板鼓、碟盘、酒盅等特色打击乐器,表演起来生动有趣。2008年,南京白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在甘熙宅第常年演出的演员都来自南京金陵风白局曲艺团。这是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拥有30余个演职人员,其中多人都是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从2007年在甘熙宅第第一场演出开始,他们就风雨无阻,一场不落,每年演出80余场,算起来前前后后已累计演出了1000余场。
除了甘熙宅第,他们在南京博物院非遗展示馆的老茶馆演出也已经有6年。与甘熙宅第的演出不同的是,他们在南京博物院老茶馆,每天下午一场,一演就是一个星期,一年大概要演出300余场。
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的南京博物院,如今绝对是南京城里的网红打卡地。这里的老茶馆由地下室改建而来,带有典型的明清风格,厅堂中间是一座由老物件重构而成的仿古戏台,每天下午都会上演原汁原味的传统戏曲、曲艺节目,一年300多场,观众几乎场场爆满。除了南京白局,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徐州琴书等曲种,也会在此上演。到老茶馆品茗听曲,正日渐成为“南博游”的热门项目。有精彩的表演可看,茶水套餐才10元,游客逛了大半天博物馆已略有疲惫,正好可以在此歇歇脚,何乐而不为呢?
风格独特、表演精彩的演出打动了不少南博游客,成为他们难以忘却的旅程风景。蒙古族小伙子杨晓龙是一位援藏志愿者,5年前曾来南博参观,此后老茶馆就成了他的念想。以后他每次来南京办事游玩,第一站都首选南博老茶馆。
在江苏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曲艺演出和演出场所,游客也很感兴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江苏丰富的曲艺资源就是一个旅游“富矿”。
江苏省内,苏州评弹、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徐州琴书、南京白局、小热昏7个曲种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工鼓锣、苏北大鼓、扬州道情、丹阳啷当等17个曲种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同时,江苏还拥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4000多家,其中国家级251家,省级951家,博物馆302家。江苏省内,可以说曲艺俯拾皆是,文博到处都有。
兴化是位于江苏中部的一座小城,也是一座老城,始建于公元920年,至今已有1100年的历史了。虽然大部分人可能都没听说过这个城市,但要是提起出生于兴化的郑板桥,估计是尽人皆知。流传于兴化一带的道情,即被命名为板桥道情。清雍正三年至乾隆八年(1725—1743),郑板桥以流行于当地的民间小调为基础,创作了十首道情作品,这组作品定名为《小唱》,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演唱道情也慢慢成为民间艺人们谋生的手段,板桥道情也代代相传,流布至今。2010年,板桥道情开始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郑板桥·范仲淹纪念馆和兴化市博物馆演出,现在每年演出100多场,吸引了大量的旅游,成为兴化市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金字名片。
当然,也有许多曲种没有进到文保单位或者博物馆,它们另辟蹊径,自己搭建演出平台。如徐州琴书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也是苏北地区的主要曲种之一,以坠琴、扬琴、手板为主要伴奏乐器,以徐州方言演唱,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徐州周边地区拥有巨大影响力和众多拥趸。2017年,徐州市演艺集团在国家5A级风景区云龙湖畔设立了徐州曲艺茶馆作为徐州琴书传承培训基地,并为游客们每周舉办两场公益演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琴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魏云彩亲自坐镇,带领徒弟们在此演出。
这些曲艺演出项目大部分都是公益性的,不收票钱或者票价很低,费用或由当地政府托底,或由演出场馆给予补贴。游客们在不担心自己的钱包之余,也有了一些疑问:为什么要推出这种不挣钱的演出项目?这不是做赔本买卖吗?
老话讲“赔本赚吆喝”,但仔细想一想,这老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旅游经济是一盘错综复杂的大棋局,众多组成部分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的负责赚钱,有的就是负责赚吆喝。所以,发展大地域的旅游经济就要有大局观。如2002年,世界著名的5A级风景区杭州西湖,在国内开了免门票政策的“头炮”,也曾引起众人的哗然和疑问。时至今日,杭州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的飞速增长,已经证明免门票政策是正确无疑的。
2018年,江苏总旅游收入达到了13247亿元,在全国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一。与旅游收入相比,曲艺演艺项目的投入较少,而它带来的无形效益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意识到,曲艺及其他传统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无形效益和正向推动作用,正逐渐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资助和扶持具有本地特色的曲艺项目,以期在确保当前曲艺旅游经济“基本盘”的前提下,探索优质曲艺资源的开采和转化路径,在进一步提升曲艺旅游经济比重同时,着力推动曲艺艺术的活态传承。 二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游客数量庞大,具有文旅融合发展的先天条件、扎实基础和广阔空间。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江苏拥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615家,其中5A级景区24家,4A级景区203家,3A级景区255家,2A级景区133家。
文艺演出不仅仅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丰富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升旅游质量的活力要素。当丰富多彩的曲艺和实力雄厚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时,必将会催生出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成为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们可以发现,江苏曲艺与旅游相结合的商业项目起步颇早。譬如,早在2012年11月,扬州个园管理处就推出了扬州曲艺的旅游演藝项目。
个园是清代扬州盐商的宅邸和私家园林,虽然没有扬州瘦西湖那么出名,也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
它坐落于扬州古城东北隅的东关街。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以前不仅是扬州的水陆交通要道,也是扬州的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现在则店铺林立,游人如织,2009年曾入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个园管理处看中了东关街的超级人气,投资成立了个园千秋粉黛艺术团,在个园斜对面、东关街243号的馥园,推出千秋粉黛演艺项目,以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弹词等扬州曲艺为主体,结合其他扬州特色文化,生动再现了当年扬州富商们丰富多彩、清雅别致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为老扬州厚重悠长的文化底蕴给出了一个活态注脚。
项目推出后,演员们每天准时演出,最多时一天演出15场。商业演出很辛苦,项目操作有时也很艰难,但有付出就有回报。现在,千秋粉黛艺术团的演员从建团时6个发展到15个,游客年接待量从最初的8千人发展到现在的8万人。除了馥园的驻场演出外,他们还参加了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江苏日开幕式、运河嘉年华开幕式文艺演出及扬州市的各种旅游推介活动,成为凸显扬州文化特色、展示扬州文化底蕴的一块金色招牌。
在文旅融合日益紧密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看到了文旅结合的发展潜力,纷纷推出各自的演艺项目,曲艺始终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说到文旅融合,那就不能不谈苏州。苏州评弹是江苏省流布区域最广的曲种,全省有9家评弹团,从业人员数量在江苏所有曲种中排名第一。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声音”,论影响力在全国所有曲种里绝对可以排到前列。从旅游方面来说,苏州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如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有“假山王国”之称的狮子林、小园极致的网师园等,还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和极具特色的江南景致。2019年,在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榜中,苏州名列第十。
姑苏繁华图,开篇在木渎。2019年11月,姑苏园林控股集团和木渎文旅集团共同打造了苏州市第一部沉浸式园林实景演出《遇见姑苏·木渎往事》。这个演艺项目因地制宜地利用木渎镇严家花园的园林实景,用苏州评弹和昆曲,以及具有浓郁江南特色的苏州民俗、服饰、语言等元素,以夜间实景版和白天剧场版的形式,为观众呈现了一个风云动荡的清末乱世,一户商海浮沉的姑苏世家,一段爱恨交织的儿女情长,一部荡气回肠的家国旧梦。游客们身处粉墙黛瓦、水墨晕染的江南园林,耳边是评弹艺人清亮、舒缓的吴侬软语,眼前则缓缓展开一部无尽的繁华姑苏史。
三
中国现阶段的旅游,早已经度过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初级阶段,“上车睡觉,下车看庙,对着镜头笑一笑”“匆匆到此一游,大量进店购物”也不再是游客们的常态。游客们更多地在寻找对文化遗韵和民俗渊源的深刻感受,追求对自然美景和艺术风格的切身体验,对生存方式和生命本质的大胆探索。
所以,现在的旅游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各个景点景区,不局限于演艺项目、演出场所,而是扩展到城市的每一处街头巷尾、每一家饭店茶楼,甚至是当地人的每一言每一语。比如,您到了苏州,如果不抽空听上一段昆曲、品上一曲苏州评弹,是不是无异于入宝山而空回?
有“好事者”发掘了众多苏州评弹的演出场所,并对他们的演出水平、环境、价格、服务等各个方面逐一点评,为苏州的游客们提供了一份体验苏州评弹的详尽攻略。
光裕社、苏州评弹博物馆、梅竹书苑、品味山塘评弹书苑等书场都是非常热门的地点。光裕书厅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书场,其前身是苏州评弹艺人的行会组织“光裕公所”, 取“光前裕后”之寓意,建于177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1912年更名“光裕社”。200多年来,光裕社名家辈出,流派纷呈,素有“千里书声出光裕” 之美誉。直至现在,几经修缮,清光绪年间的门楼、成立150周年的纪念石幢、展示评弹历史的碑廊等均保存完好。
其实,苏州的书场很多,遍布城乡,更别提众多茶馆、饭店“兼营”的免费评弹演出。如果你在苏州旅游的话,不妨向宾馆打听一下,附近哪里有书场,或者哪家茶馆有评弹演出,大可以在饱食之余,漫步而去,在“中国最美的声音”里让身心放松一下。泡上一杯“吓煞人香”的苏州洞庭碧螺春,听一曲“咿咿呀呀”哼唱的苏州评弹,闭上眼睛,就仿佛是在小桥流水人家,在深深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婉转而行。
曲艺是传统艺术,更确切地说,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它的根在民间,魂在民间,在街头,在巷尾,在一饮一食,在一衣一裳,从头到脚都浸润着普通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即使在电影电视、流行娱乐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城市一家幽静风雅的茶馆,或者其貌不扬的饭店,与曲艺来一场不期而遇的相聚。
在苏州,你可能会偶遇苏州评弹;在扬州,你可能会偶遇扬州评话、扬州弹词、扬州清曲;在徐州,你可能会偶遇徐州琴书、苏北大鼓……
我们相信,每一场偶遇都将是尽兴归去后的美好回忆。
(作者:江苏省文旅厅艺术处副处长)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30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