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与旅游产业耦合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祥辉 马继刚

  [摘要] 产业融合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旅游+”和“+旅游”的生动实践。文章基于北京市和贵州省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首先构建了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熵值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个产业之间的耦合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区域间两个产业耦合协调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旅游和体育两个产业的综合发展指数在北京市和贵州省存在明显差异,且北京市和贵州省两产业间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仍较低。为此,本文提出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专业人才库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体育产业;旅游产业;耦合协调
  [中图分类号] F592. 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9)06-0026-11
  [作者] 刘祥辉 硕士研究生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昆明 650221
  马继刚 教授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昆明 650221
  一、引言
  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追求健康、参与性强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获得快速发展。与传统观光旅游相比,体育旅游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产业融合与创新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201 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40号)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9]43号),强调鼓励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明确提出要通过探索将体育旅游纳入旅游度假区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实施体育旅游精品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和赛事以及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措施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融合发展能为彼此带来“双赢”的效果,知名旅游目的地可为体育赛事举办提供“地气”,体育赛事又可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就业和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完善,提升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体育旅游(Sports tourism)" 一词由英国学者Anthony于1 96 6年在为英国健身休闲顾问委员会撰写的题为“体育与旅游”一文中提出,此后,许多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研究。Margaret J Daniels (2004)就体育旅游的收入效应进行了评定。[1]Weed M.E.(2006)关注了体育旅游者的动机与决策研究。[2]卢长宝(2011)利用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方法将体育与旅游产业相对接的物质基础归纳为“体验需求、资源共享、关联互补、产业链延伸”四个层面。[3]江广金(2013)在分析体育、旅游两大产业各自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渗透融合、重组融合、延伸融合三种可操作的产业融合方式。[4]刘晓明(2014)认为可通过政府、企业与市场的推动形成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和延伸型融合三种有效途径,从而促进体育与旅游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5]林勇虎(2016)认为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协同创新的前提是两产业间的关联度。[6]钟菊华(2015)、叶晨曦(2017)、兰顺领(2018)等学者分别对四川、河南、安徽等地体育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模式进行了研究。[7-9]整体上讲,学者们对体育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性做了大量研究,但大多属于定性分析,对于两产业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鲜有涉足。本研究基于北京市与贵州省两地体育与旅游产业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熵值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地“体育一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差异,以期为我国体育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提供参考。
  二、体育与旅游产业耦合原理
  “耦合”一词来源于物理学,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体系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状态。[10]耦合度能够描述系统或要素彼此间相互作用影响的程度。从协同学的角度看,耦合作用和耦合程度决定了系统在达到临界区域时从低级走向高级、简单走向复杂、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11]这一过程的关键是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协同作用,而耦合度反映了这种协同作用的度量。旅游和体育两大产业通过各自的耦合要素产生的影响程度即为旅游与体育两大产业的耦合度。大量实践表明,体育与旅游两大产业存在耦合关系,它们在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相关设施建设、升级服务质量与功能、扩大地区知名度等方面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详见图1)。
  本文选取北京市和贵州省作为研究区域,两地拥有不同的地域环境和产业发展基础,考察两地体育一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北京市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与科技创新中心,体育基础设施完善,经济实力和居民健身意识强,运动旅游消费占比较高。北京市曾举办过第一、二、三、四、七届全国运动会,第十一届亚运会,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及残奥会,第九届国际泳联花样游泳大奖赛,并获得了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主办权,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赛事举办经验,具备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越条件。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的云贵高原,山水相依,丰富的水资源与山地资源使其拥有发展水上与山地体育旅游的天然优势。近年来,贵州省也较为重视山地体育旅游的发展,成功舉办过多届全国山地运动会,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举办了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
  三、研究方法
  首先,构建旅游和体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的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所搜集到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主观判断因素带来的偏差。其次,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所占权重,使结果更加客观。再次,运用线性加权法分别测算出两个体系的综合评价值。[12]最后,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北京市和贵州省体育和旅游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计算与分析。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数据来源:2014~2018年《北京市统计年鉴》。
  评价指标体系是研究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程度的基础,指标选取注重指标的科学性与代表性,以及各指标之间的逻辑性,同时还需要能够反映两大体系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在遵守上述原则的前提下,在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意见之后,依据数据的科学性、比例适宜性和可获取性,筛选出近年来学者使用频率较高的指标,[12]将指标分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两个体系。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旅游总人数占常住人口比重、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每万人旅行社数量、每万人星级饭店数量、每万人AAAA级及以上景区数量、旅游产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比重6个指标。体育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体育产业收入占GDP比重、每万人体育场地总数、体育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比重3个指标来构建(详见表1和表2)。为更好地反映出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本研究还用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分析(详见表3)。所有指标均选取相对指标,部分缺失数据通过加权平均法获取。   2.指标权重确定
  (l)数据标准化处理。通过标准化处理来消除由于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量纲不同而带来的偏差,以便进行综合评价。假定Xij为某地第i年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那么将指标Xij的最大值设为Xmax,最小值设为Xmin,依据指标的正负属性判断本文所选取的指标均为正指标,计算出标准化值Xij。标准化值Xij表示指标对整个系统的功效贡献大小,正指标标准化值越大则越有利于实现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目标。
  3.综合发展程度模型
  运用线性加权法计算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两个系统第i年的综合发展程度指数Pi。计算公式如下:
  Pi=∑j=1wiXij
  (6)
  4.耦合協调度模型
  耦合度源于物理学中的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本文借鉴该模型构建反映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体系协同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表达式为:
  D=√C×M
  (7)
  式中,C(O,1)为两个体系的耦合度,由此可知,C值越大则耦合度越大,相反,耦合度越小;D(0,1)为两个体系的耦合协调度,D值越大表明两者的协调性越高,D=0时,可以认为两体系间没有关系,D=1时,可认为两体系间已是绝对协调水平。M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两大体系的综合协调指数;PT和PC分别代表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体系的综合评价值;α为待定系数,α+β=1。由于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两个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且具有同等重要性,因此将α和β都取值为0.5。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耦合协调关系的划分标准和基本类型如下:0PC,则表明体育产业的发展滞后于旅游产业,该地区的体育产业为滞后发展;若PT~PC,则说明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为发展基本同步,该地区两大产业处于同步型发展状态。
  四、实证分析
  1.旅游产业及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变化分析
  通过公式(6)计算得出2013~2017年北京市和贵州省的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绘制出指数变化图(详见图2、图3),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对比,以便更加明晰地分析其变化过程。在旅游产业系统变化方面,2013~2017年贵州省的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总体上呈上升状态,而北京市却逐年下降,全国从2013年的0. 14左右提高到了2017年的0.86左右。由于北京举办大型活动时,基于安保考量,会收紧签证且受人口疏解政策、国际关系、交通拥挤和大气污染的影响,使得入境旅游市场增长率自2010年起持续下滑,2017年甚至出现负增长。京津冀区域协同旅游的活跃度不强以及大型赛事、国际会议和大型展览的挤出效应也是导致北京2013~2017年间旅游产业发展指数下降的原因。贵州省虽然201 6年前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远低于北京市,甚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与其经济社会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相关,但经过5年的加速赶超,基本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准,甚至超过了北京市,而且双方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从体育产业系统变化方面来看,贵州省和全国的体育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持续提升,其增减态势与旅游产业发展指数大体一致。北京市2013,2014年位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但随后开始处于下降态势,主要受宏观经济经济影响,体育用品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大型体育场馆数量已处于饱和状态等方面影响。贵州于2017年超越全国平均水平,随后迈出了快速发展的步伐,主要得益于其近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且利用山地和水资源优势,积极承办山地运动和水上运动竞赛。
  2.旅游一体育产业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变化
  通过计算得出两地旅游产业体系和体育产业体系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并与全国水平进行对比,绘制出两者的变化趋势图(详见图4、图5)。不难发现,全国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耦合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缓慢增长状态。北京市耦合度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高于贵州省的耦合度,2013~2017年间保持平稳发展。贵州省2013至2016年体育与旅游产业体系之间的耦合度一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2017年达到了0. 499以上,超出全国平均水平(0. 498)。
  旅游产业体系和体育产业体系的耦合协调度的变化显示,贵州和全国的耦合协调度持续增强,北京市的耦合协调度较高,长期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于2015年达到了初步协调水平。这得益于北京市体育设施建设起步早、发展快,重大赛事承办、国际先进水平体育场馆建设和场馆管理经验渐趋成熟等。贵州省的耦合协调度虽上升明显,但相对于北京市较低,2013-2016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主要受制于贵州省的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发展速度跟不上旅游业的步伐。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贵州省实现了对北京市的反超,达到了接近0.7的水准,主要原因是贵州拥有得天独厚的体育旅游生态环境,通过举办及运营特色赛事活动、完善相关基础体育设施、开展有关市场推介、创新两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协同发展平台等,深入推动体育旅游的融合发展。
  3.旅游产业一体育产业耦合协调度类型与等级变化分析
  根据北京市与贵州省2013~2017年度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体系各自发展水平,按前述标准将耦合协调度作出分类。2014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 46号)和《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体育产业正式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体育产业开始反超旅游产业发展速度,于2017年实现了两产业基本同步发展。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厚重,且能通过大型会议与体育赛事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所以体育产业在2014年前滞后于旅游产业,但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和第24届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其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机遇,北京市加快了对体育产业的发展。2015年又正式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由此旅游产业滞后于体育产业,但于2017年实现了两产业基本同步发展。贵州省虽然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但体育设施落后,体育产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旅游产业。近年围绕“三个环节”“三个重点’’和“三个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①并通过举办山地越野和国际马拉松等比赛为竞技体育发展发力,助推体育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于2017年达到与旅游产业发展基本同步。   依据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以及耦合协调度评价等级划分标准,绘制出两地201 3~2017年度耦合协调等级表(详见表5)。从整体看,全国于2015年实现了两产业初步协调,但耦合协调程度偏低,2013年贵州省出现了重度失调的状况,此后,贵州省从重度失调逐步调整为良好协调,而北京市虽于2015年前实现了初步协调,但于2015年出现轻度失调状态,甚至2017年重度失调。
  究其原因,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比,北京体育产业规模小,经营单位分散,行业管理体制不成熟,政府部门间缺乏协调,体育旅游产品与功能布局不丰富,业态调整能力不强。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研究結论
  本研究通过构建旅游产业体系和体育产业体系指标系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北京市与贵州省2013~2017年间旅游产业体系和体育产业体系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变化特征。结论如下:
  第一,旅游产业体系和体育产业体系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在空间地域上具有显著的动态差异特征,旅游与体育两大产业相互促进作用明显。全国及贵州省2013年起旅游产业发展上升趋势明显,带动了体育产业体系综合发展水平的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底,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指数情况为:全国>贵州省>北京市,且发展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为持续下滑,而贵州省则持续增长。就体育产业而言,贵州省增长迅速,2017年增长速度比较顺序为:贵州省>全国>北京市。
  第二,我国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耦合协调类型存在地区差异,大多处于旅游滞后型,且不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完全一致。截至2017年底,北京市由旅游滞后型向基本同步发展转变,而贵州省则由长期存在的体育滞后型转向两产业基本同步型发展,但旅游产业改善较快,体育产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第三,我国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耦合协调度普遍不高。截至2017年底,全国和贵州省的耦合协调度虽经过持续上升但仅分别达到了初步协调和良好协调,整体耦合协调度仍然不高且增长乏力,而北京市则由初步协调下调至重度失调。
  2.政策建议
  产业融合有助于培育体育和旅游经济发展新动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充分意识到产业融合的重要性,在产业政策、战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创新方能推动产业融合持续同步协同发展。
  (1)加强政府层面的引导和规范治理。第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产业发展的政策。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覆盖面广,系统复杂,各区域内部两个产业发展水平不同,融合发展基础不均衡,政府须敢于突破部门和区域间的行政壁垒,体育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合制定两产业融合发展整体规划,出台符合当地两个产业发展实际的政策与标准。第二,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体育旅游产业专业人才生活与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重点加大对高校人才培养扶持力度,鼓励更多高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为该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更多支持。第三,加大对体育与旅游市场的规范与管理,形成体育旅游整体良好形象。第四,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发挥集群优势,做大做强体育旅游产业。第五,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体育旅游两个产业融合发展落后地区应主动向发达地区学习经验,合作共赢发展。
  (2)推进企业层面的合作与创新。第一,应成立体育旅游行业协会,为企业间合作与交流提供平台,为形成整体品牌提供支撑。第二,注重企业战略创新,从战略上充分意识到两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技术、资本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第三,注重企业管理创新,准确分析企业资源配置现状,充分分析市场,集中力量开发体育旅游精品,促使产品从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
  参考文献:
  [1] Margaret J Daniels, William C Norman, Mark S Henry. Estimating Income Effects ofa Sport Tourism Event[J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01).
  [2] Weed M.E.Sports Tourism Research 2000-2004:A Systematic Review of Knowledgeand a Meta-evaluation of Methods[Jl. Journal of Sport &Tourism, 2006, (01).
  [3]卢长宝,于然海,段奕君.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对接的长效机制[Jl.体育科学,201 1,(09).
  [4]江广华.谈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对接与融合[J].商业时代,2013,(34).
  [5]刘晓明.产业融合视域下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4,(05).
  [6]林勇虎,林正根.基于产业融合的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协同创新研究[Jl.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01).
  [7]钟菊华,四川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08).
  [8]叶晨曦.河南省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Jl.体育文化导刊,201 7,(08).
  [9]兰顺领,朱 颖,体验视角下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体育旅游供给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2).
  [10] Vefie L. The Penguin Directionary of Physics[Ml.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6:92-93.
  [11]吴大进,曹 力,陈立华.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l.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09-17.
  [12]刘安乐,王 成,杨承玥,明庆忠.边疆山区旅游城市的交通与旅游发展耦合关系——以丽江市为实证案例[Jl.经济地理,2018,(01).
  (责任编辑 肖华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7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