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荞麦作为湖南省特色旱粮,具有食用、饲用、药用多种用途。发展荞麦产业,对促进湖南省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该文阐述了湖南省荞麦产业的现状及发展优势,对品种、种植方式、产值、科研投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新品种选育、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强金荞麦的推广开发力度、加强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荞麦;现状;对策;湖南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20)03-0106-04
  Abstract: Buckwheat, a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dry crops in Hunan, is used for food, feed and medicine. Developing buckwheat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rowth in Hunan Province. In this study, the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current situations of buckwheat industry in Hunan Province were discuss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varieties, planting methods, output valu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were analyzed.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such as speeding up the breeding of new varieties, increa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gopyrum cymosum ( Trev. ) Meisn, and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and so on.
  Key words: buckwhea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Hunan
  蕎麦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1]。荞麦属有3个栽培种: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 (L.) Gaertn]、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和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 (Trev.) Meisn][2]。荞麦起源于中国,由于其具有生长迅速、生育期短、适应性强和功能性成分丰富等优点,以及它在作物布局、营养互补、粮食构成等方面的作用[5-6],因此成为我国很多地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7-9]。荞麦在湖南的栽培历史悠久,直到20世纪70~80年代荞麦仍是湖南省很多山区的主要辅助粮食,通常作为丘陵地区和山区耕作换茬的作物进行种植。荞麦产业的发展,对完善湖南省粮食生产结构,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丰富膳食,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项目组在湖南省开展荞麦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查阅历年记载荞麦生产情况的资料,收集各县荞麦产业生产、加工、品牌建设等信息,并深入凤凰县、沅陵县、安化县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荞麦生产基地、荞麦加工车间及产品等,与当地合作社代表、技术员及农业部门有关人员进行座谈,旨在全面掌握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推动湖南省荞麦产业快速发展。
  1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现状
  1.1 荞麦分布情况
  湖南有种植荞麦的传统习惯,关于荞麦栽培的文字记载始见于清代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的《辰州府志》[10],距今已有200 a以上的历史。不同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品种群落,全省境内分布着极其丰富的荞麦种质资源。
  荞麦的适应性很强,几乎遍及湖南省。据湖南省志统计显示,20世纪80年代,全省有10个地级市65个县栽培荞麦[11]。其中栽培较多的地级市是邵阳、怀化和益阳,栽培面积占全省的80%以上。栽培较多的县是安化、新宁、沅陵、邵阳、隆回、武冈、溆浦、泸溪,其中安化县最多。通过第三次全国种质资源调查发现,湖南省荞麦种植以苦荞为主,有少量甜荞,主要分布在湘西自治州、怀化、益阳和张家界等湘西以北武陵山区。这是因为武陵山区岭高坡陡,峡谷深沟,山丘广布,以丘陵山地为多,平原低地很少,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该地区日照短、热资源不足、水资源不均,而荞麦具有耐旱、耐寒、耐瘠、生育期短的特性,能很好的适应武陵山区的气候与土壤环境。
  1.2 荞麦种植面积与产量
  湖南省荞麦生产状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前):1936年湖南省经济调查所丛刊记载,湖南省常年播种荞麦6 300 hm2,年产量0.86万t[11]。第二阶段(1950—1963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湖南省的荞麦种植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据《湖南统计年鉴》记载,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湖南省荞麦平均种植面积为260 500 hm2/a。种植面积最大的年份为1959年,达458 900 hm2,年产量达13.00万t。第三阶段(1973—1998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高产作物的推广和种植制度的改革[12],加上荞麦与油菜、小麦等作物的种植时间相冲突,荞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常年种植面积52 700 hm2,1975年种植面积最大,为84 900 hm2,年产量达4.17万t。第四阶段(1999—2018年):2000年以来,荞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 000~3 000 hm/a2,且以秋荞为主,平均年产量为0.54万t。这个阶段最大的特点是虽然种植面积趋于稳定,但是单产较之前几个阶段有了质的飞跃(见表1),20世纪50~60年代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400 kg/hm2,70~80年代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500 kg/hm2,2000年以来,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2 200 kg/hm2,最高达2 917 kg/hm2。   2 湖南省荞麦食品加工现状
  荞麦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我国荞麦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荞麦小吃种类繁多。在《中国荞麦》一书中,就详细描述了22种荞麦食品。湖南省荞麦加工技术开发较晚,主要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精深加工较少。目前市场上主要荞麦产品有荞麦挂面、荞麦营养粉、荞麦粥、苦荞酒、苦荞茶等。湖南省主要的荞麦加工企业及产品包括益阳克明面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苦荞挂面、常德津市由农民自发生产的苦荞酒、张家界金鞭溪苦荞茶、沅陵辰州荞韵公司生产的苦荞系列产品等。由于长期以来用于研究和开发荞麦产品的资金有限,专业人员匮乏,导致湖南荞麦种植规模小且分散、加工工艺滞后、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3 湖南省荞麦产业的发展优势
  3.1 地理环境优越,气候适宜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三面环山,包括东部的罗霄山脉、南面的南岭山脉、西部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中间多为盆地和丘陵,北部是平原和湖泊,形成从东南西三面向东北倾斜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冬季时冷空气从北部开口处长驱直入,比较干冷,夏季高温多雨,全省气候差异大,四季分明。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西部山区一带物种资源丰富,特有属种多,区系起源古老。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恰能满足荞麦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湖南省荞麦栽培可分春、秋两季。
  3.2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发展
  湖南省委2018年1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的意见》指出:要坚持质量强农、效益优先,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应。该文件的实施,大大加快了湖南省旱粮产业的发展进程。尤其是荞麦,作为湖南省的传统作物,易于加工转化,在深加工上有极大的潜力。同时,荞麦作为短生育期的填闲补种作物,也可以和大宗作物实行间作、套种,在种植结构调整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蕎麦既是湖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更是稳定湖南省粮食安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的重要基本作物,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3.3 营养价值丰富,发展潜力大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革命之本”的身体也越来越重视,荞麦保健品及荞麦食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科学研究发现,荞麦营养全面,拥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同时还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荞麦糖醇、多酚类化合物、活性肽和D-手性肌醇等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延缓皮肤、机体衰老,抗炎症,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辐射等功能[13]。其作为苦荞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植株的各个部位,包括花、叶、茎、果实和根,苦荞中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是其他粮食作物不可替代的,因此荞麦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4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品种混杂,且没有优势主栽品种
  当前湖南省种植的荞麦品种多为地方农家种,缺乏具有产区代表性和国际领先的优质种质资源。大部分品种均为20世纪80年代遗留下来的,良莠不齐,混而杂,有些品种性能退化严重,抗性弱、产量低、品质差。目前抗性强、高产、宜机、易裂壳等优质的品种较少,由于缺乏配套栽培技术,造成部分鉴定或审定出的优异种质难以广泛推广。
  4.2 种植分散,管理粗放,不成规模
  湖南省荞麦多种植在山区及丘陵地带,交通不便,且地形多变,管理粗放,致使种植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各级部门重视程度低,工作缺乏规划,尤其是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和产品精深加工方面。而生产基地建设、设备设施配套、品牌化建设及其营销渠道等环节也很薄弱。总体来看,荞麦在粮食结构及作物布局上仍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荞麦产业化发展。
  4.3 产值低,农民积极性不高
  与其他大宗粮食作物相比,荞麦种植技术落后,产量和效益低。政府、企业和农户对接不畅,企业和农户积极性不高,推广工作难度大。以鲜食玉米为例,2018年鲜食玉米产量9 500 kg/hm2,市场价2.0元/kg,收益约19 000元/hm2;而荞麦产量不足2 900 kg/hm2,市场价3.5元/kg,收益只有10 000元/hm2左右。此外,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劳动力雇用成本增加,且荞麦价格波动幅度大,这大大削减了农民种植荞麦的积极性,阻碍了荞麦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4.4 科研经费不足,科研团队匮乏
  多年来,湖南省农业科研偏重于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对小宗杂粮重视力度不够,荞麦等小杂粮项目支持力度小、立项难,科研经费严重缺乏,极大影响了荞麦科研、推广工作。目前,全省专门从事荞麦科研工作的单位仅有4家,专职科研人员不到10人,尤其是领军人物稀缺,荞麦品种选育及种植技术研究进展缓慢。
  4.5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龙头加工企业少
  湖南省以水稻种植为主,忽略了旱杂粮的发展,政府投入少。另外,目前湖南省荞麦生产加工的企业屈指可数,缺乏龙头企业,产品类型相对单一,以初级加工品为主,对荞麦进行多层次、多途径深加工综合利用的企业不多;由于受经济条件及市场消费的制约,荞麦加工企业规模都较小,且不是专门开发荞麦产品,有些企业只是部分涉及荞麦加工生产。
  5 湖南省荞麦产业发展对策
  5.1 加快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湖南省自主研发的荞麦品种不多,如凤苦1号、凤苦2号、凤苦3号和塘湾2号,都为20世纪80年代的老品种,部分品种的优异特性都已退化,因此,应加快推进湖南省荞麦的选育工作,尤其是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和有观赏价值的优质品种的选育。在系统性的种质评价体系上,选育优势亲本,开展杂交育种工作;与上级农业科研单位如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其他地方科研机构进行深度合作,引进优质种质材料,充实湖南省基因库资源;加强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在荞麦种植优势区建立品种示范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   5.2 增加政府投入,扶持龙头加工企业和种植大户
  荞麦是弱势作物,与其他大宗作物相比,重视力度不够,加工企业发展缓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政府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时,应重视荞麦产业发展并积极引导,增加投入,把初、深加工同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出台荞麦产业扶持政策,培育一批现代化水平的新型龙头荞麦加工企业;鼓励和培养一批种植大户,在优势产区,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生产,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确保优质原料,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改进目前资源利用不充分及初级产品恶性竞争等现状,加快技术创新及配套设施升级,进一步拓展产业链。
  5.3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培养科研团队
  相关部门应加大科研立项、科研经费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荞麦新品种、新技术研究。科研单位应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壮大科研力量,培养一支精干的科研队伍,促进荞麦产业快速发展。
  5.4 强化金荞麦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提升金荞麦的经济价值
  金荞麦为蓼科荞麦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开发潜力巨大,未来市场前景光明[14]。金荞麦浑身是宝,其叶、茎、籽粒可制成金荞麦茶,其附加值、保健疗效均优于苦荞产品。幼嫩植株部分可作为蔬菜[15],深受人们的喜爱,绿色秸秆还可作优良的牧草。此外,金荞麦还能开发成饲料添加剂和低毒、高效的天然兽药。因此,加强金荞麦产品的开发和推广,综合提升金荞麦潜在的利用价值与产能,能够大幅度的增加农民的收入。
  5.5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
  荞麦的花期20 d以上,单株开花量500朵以上,开花数量、时间和田间花势均强于油菜。通过多種形式来挖掘荞麦的文化价值,如日本长野县信州地区举办的“红花荞麦节”、越南河江省举行的“荞麦花节”,从而拓展其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建立多种类型的荞麦花海,开发农耕体验、文化体验、互动体验等旅游系列产品,丰富旅客的旅游体验,有效推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因此,可以在湖南的旅游城市如韶山、凤凰、衡山、资兴等旅游胜地大力推广观光荞麦的种植,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提升当地居民的幸福指数。将荞麦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结合,通过旅游业来促进荞麦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湖南地区荞麦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 昱,丁梦琦,张凯旋,等. 荞麦种质资源概况[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20(4):813-828.
  [2] 唐 宇,邵继荣,周美亮. 中国荞麦属植物分类学的修订[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20(3):646-653.
  [3] 史建强,李艳琴,张宗文,等. 荞麦及其野生种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3):443-450.
  [4] 胡银岗,冯佰利,周济铭,等. 荞麦遗传资源利用及其改良研究进展[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5):101-109.
  [5] Zhou M L,Sun Z M,Ding M Q,et al. FtSAD2 and FtJAZ1 regulate activity of the FtMYB11 transcription repressor of the phenylpropanoid pathway in Fagopyrum tataricum [J]. New Phytologist,2017,216(3):814-828.
  [6] 周美亮. 西藏荞麦的创新利用和发展前景[J]. 西藏农业科技,2018,40(1):7-10.
  [7] 赵 钢,陕 方. 中国苦荞[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5-64.
  [8] 冯佰利,姚爱华,高金峰,等. 中国荞麦优势区域布局与发展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3):375-377.
  [9] 董雪妮,唐 宇,丁梦琦,等. 中国荞麦种质资源及其饲用价值[J]. 草业科学,2017,34(2): 378-388.
  [10] 席绍葆,谢鸣谦. 乾隆辰州府志[M]. 长沙:岳麓书社,2010.
  [11] 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湖南省志第八卷—农林水利志[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
  [12] 张昌持. 湖南荞麦资源开发利用前景[J]. 作物研究,2000,14(2):58-59.
  [13] Ohnishi O,Tang Y,Ding M Q,et al. Molecular breeding and nutritional aspects of buckwheat [M]. London: Academic Press, 2016.
  [14] 杨玺文,张 燕,李隆云. 药用植物金荞麦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J],2019,21(6):837-846.
  [15] 何远宽,赵 维,马 杰,等. 菜用金荞麦高产栽培技术优化[J]. 贵川农业科学,2016,44(1) :52-55.
  (责任编辑:唐珊珊)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987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