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生阅读方式 提升学生阅读思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整本书阅读被列入高中生必修课程之一。受“碎片化”“速食化”阅读的影响,高中生的心智虽已日趋成熟,但仍需要语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兴趣,一起探索有效的阅读方法方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情商与智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方式;整本书阅读;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17-01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7.06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其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方能从主观中逐步走向客观,方能洞悉事物的本质,这对于即将踏入社会大门的高中生来说显得非常重要。阅读整本书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消除浮躁,引导学生见性明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素养。但这些能力的养成都离不开学校及教师的谆谆教诲,语文教师应结合实际,改变、创新整本书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静下心来,保持恒心,用心去品读与鉴赏,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一、高中生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高中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学生共读一本书,其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多,语言内容就会越来越丰富。
第二,学生阅读整本书,可以无形中开始猜测书籍的内容,预测故事情节,关注故事中主人翁的命运,进而自动自发地思考作品的创作主题与意义,进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现状、社会现状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实现思维的拓展。
第三,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可以对书中优美的词语、句型以及段落进行鉴赏,对书中的意境以及意向进行联想,进而加深对书籍内容的理解,激发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培养自身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以及审美品位。
第四,因为整本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就是在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体会作者的智慧,体会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感受到民族的伟大。而这正好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第五,受到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面对学校升学率的压力,再加上读书机制以及读书氛围的缺乏,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如果不督促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那么学生就会将读书的时间消耗在游戏中、题海中等。
二、引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建议
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语文既要授人以鱼,也要授人以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生活,培养学生審美能力和思辨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大戴礼记·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好的习惯使人受益终身。高中学生应对整本书阅读有个正确、全面的认识,放下手中的智能手机、平板,摒弃“碎片化”“娱乐化”的恶习,拿起书本,静心研读,并要求自己每天“三省吾身”,从每天的一点点改变做起,从每天的一点点积淀做起,使这个阅读成为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为一种自然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并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多数高中学生对整本书阅读不感兴趣,反而对各种App阅读软件上信息内容倍感兴趣,往往是激情满满。教师也深知被动式的学习只会是一种浪费精力的行为,所以在语文教学时,应创设趣味性强、和谐积极的阅读氛围,创新阅读方式,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的阅读习惯与态度,从“想要我阅读”向“我要阅读”转变,把这种动力付诸具体的行动中。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受益匪浅,并且成为一种习惯。
然而,不能简单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应有其目标性。学习最忌讳“死读书、读死书”,整本书阅读要求学生要深入挖掘字里行间蕴藏的内涵,要弄清楚本质,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从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就要培养学生“不耻下问”的习惯。勤思好问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问题时,学生要迎难而上,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能力去探究,去解答。如若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应向教师或其他同学请教,求其甚解,将知识进行内化,从而获得思维品质的提升。
(二)以问促思,以思导读
书本的内容来源于生活,与作者的生活环境、阅历息息相关。大量阅读文学作品,能够锻造高中学生儒雅的气质,让他们了解不同年代、不同地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学识与阅历。由于高中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经验和能力都有所欠缺,依然需要教师的引导。那么在阅读语文时可根据教学的要求与目标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在探索中去展开阅读,从阅读中找出答案,或者产生疑问,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都非常有益。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对书籍展开阅读。问题的设置应以教学教材的要求为出发点,增强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性,这对于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在教学过程中时常可以看到能力较差的学生面对厚厚的书本时,一筹莫展。而通过教师设置问题的引导,可以让学生触及书中的核心,产生阅读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思辨能力形成的前提。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需要的资料,应如何作答才能使答案具有整体性与全局性。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解题能力、思辨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并且学生还能从中亲身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进而把这种喜悦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爱上学习,爱上阅读。 (三)章节赏析,由点及面
在高中阶段,学生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为了完成学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每天都扑在习题以及课文知识的背诵之中,他们的“闲暇”时间已被压缩得所剩无几了。然而,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去大量阅读整本书,分析文中的脉络、人物的关系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悟,品鉴文学之美,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也会加大学生的压力,如果强制要求学生完成相当的阅读量,反而会让学生顾此失彼,得不偿失,给学生带来困扰。
大多数经典名著的篇幅较长,有的读起来十分费劲而且费解,这不免让高中学生望而生畏,不愿意去触碰这些书籍。再加上当下各种阅读软件App十分盛行,这类阅读轻松有趣、娱乐性十足,倒是激发了学生无限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整本书阅读无疑是雪上加霜,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碎片化”的阅读之中。既然这种现象无法避免,那么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学生的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带领他们跨越“速食化阅读”的鸿沟,迈入“经典名著阅读”的殿堂。为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书本的内容进行选择,选取其中重要的章节,减少学生的阅读量,降低整本书阅读的难度,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与分析,由点及面,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再由面到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从而为学生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四)补充情节,发散思维
对课文的内容情节进行补充,首先要求学生对课文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散思维,对故事情节进行补充、续写或者改编,有条件的还可让学生进行编导表演,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高中教材中的节选课文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在课本中,其既与原著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所区别。课文所选取的章节篇幅较短,对于人物形象的展现也较为片面,为了使故事情节具有完整性,教师可在教学目标与重点的要求下,布置情节补充作业。这就要求学生要去阅读整本书,了解每个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然后结合课文,发散自己思维,运用自身的综合能力进行情节补充,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的阅读可以提高学生提纲挈领的能力,让学生从章节出发对全书进行系统的梳理,掌握全书的内容,还能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交流互动,提升体验
“就像人喝酒,一生都在喝壞酒,不会觉得酒的坏,喝过一些好酒以后,坏酒一进口就不对味。”这是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对阅读品位的一个有趣比喻。有品位的人其“气自华”,高中学生的阅读品位和鉴赏能力要在不断研究学习与交流互动的体验中才能够得到有效培养。在课堂上或者在课后的闲暇时间,教师学生之间通过交流、讨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体验,从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和灵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以此作为铺垫,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萌生阅读的兴趣,从而对作品展开深入的研读,对作品和作者有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当然,为了实现教学的高效化,语文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阅读或者组织整本书阅读的研讨会,通过这类活动来增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例如设置一个情节情景,让学生去讨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将书中学来的知识应用于交流体会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中感悟生活的本质与生命的真谛,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其坦然面对高考,面对生活的压力。
三、结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高中的整本书阅读同样要坚持学与思的结合。整本书阅读是高中语文的阅读延伸,其负载着优秀文化的传承,负载着文化人格与社会主义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文学大师的对话,产生情感的交融,既可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审美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三观”,从而使其在各种文化思潮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晓琼.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J].文学教育,2019(18).
[2]宋彬斌.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天地,2019(13).
[3]彭赣清.整合资源 注重体验——对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实践[J].语文月刊,2019(4).
[4]赵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观摩整本书阅读公开课有感[J].新课程(中学),2019(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21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