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研究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30例。使用心电图进行诊断。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阳性率高于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阳性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阳性率高于ST段非抬高型心肌梗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臨床价值。
【关键词】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2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不断提升,这是一种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分支突然发生痉挛或者是闭塞,进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心肌损伤的症状,而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是由于患者长时间处于缺氧的状态而导致心肌坏死的症状,并且发病比较急,死亡率较高。心电图是心肌梗死诊断的重要手段。本次研究分析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治疗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7年5月~2019年5月,选取我院在此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患者为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中为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其中女性20例,男性4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24岁,年龄最大的为68岁,平均年龄(46.2±5.7)岁。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心脏疾病者(2)自身免疫功能缺陷者。两组数据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电图诊断方式,让患者保持半卧位或者平卧位,对其进行24小时持续心电监测,同时记录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进行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观察心电图的阳性改变率,同时记录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SPSS 20.0处理,心电图检测阳性情况用n(%)表示,差异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电图阳性率对比
分析下表1,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的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83%,急性期心肌梗死的阳性例数为13例,阳性率为43%,明显低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心电图阳性结果
在对照组的30例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中ST段非抬高型心肌梗死共出现10例,心电图阳性出现2例,阳性率为20.00%;在观察组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共出现20例,阳性率为70.00%,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严重危害了中老年人群的健康。在临床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主要表现在冠状动脉痉挛或者闭塞之后,此症状在患者患病初期较难被发现,单纯依靠临床症状无法做出精确的诊断,而且发病时间极短,导致心室颤动,进而难以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使用心电图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更为快捷和可靠,方便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干预[1]。
通过大量的临床资料可知,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将存在集中心电图变化,包含ST段抬高、T波巨大高耸和Q波未出现异常状况等等。对于ST段非抬高型心肌梗死来说,它的临床症状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着部分差异,对这两种类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将心肌梗死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区分,从而进一步地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心肌梗死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案。
心电图能够连续监测患者的情况,没有时间限制,所以医院常常使用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诊断过程当中,合理的使用心电图,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早期治疗赢取更多的时间,进一步保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对急性期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患者实施心电图诊断,研究结果显示,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的阳性例数为13例,阳性率为43%,超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阳性例数为25例,阳性率为83%,明显高于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的阳性率。
综上所述,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更为准确地判断患者病情,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3]。
参考文献
[1] 孙 玲.探讨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3):93.
[2] 赵淑红.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03):21.
[3] 李玉英.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临床价值观察[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8,19(04):339-34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446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