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地生态监测体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浩天 李云 周鑫
摘要:结合地面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3S”技术,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完善自然保护地监测体系。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20)03-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20.03.104
Study on ecological monitoring system of nature reserves
Zhang Haotian,Li Yun,Zhou Xin
(Guizhou Lvxing Qing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Guiyang Guizhou 550001,China)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monitoring technology of grou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3S" technology,an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of "space,sky and soil" is formed,and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nature reserves i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Key words:Nature reserves;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自然保护地是一个明确界定的地理空间,通过法律或其他有效方式获得认可、得到承诺和进行管理,以实现对自然及其所拥有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的长期保护。由于保护地主要指受到保护的自然区域,根据其内涵,一般称其为自然保护地,以便和人工的保护区域相区别。自然保护地类型主要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
我国自然保护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类型到多种类型的发展变迁。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历经数十年的实践和发展,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在此基础上,我国又相继提出了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生态空间保护关键区域,进一步完善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2019年6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督办法,其中包含了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的相关要求并指出要针对自然保护地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而监测工作被安排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通过研究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掌握自然保护地生态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动态信息,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监督检查执法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自然保护地可持续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1 指导思想
以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根本要求为指导思想。整合现有的监测资源,将地面监测和“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结合起来,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逐步建立完善自然保護地监测体系,支撑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监督检查执法等工作,使自然保护地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2 监测体系建设
2.1 监测区域
2.1.1 监测指标
监测自然保护地面积以及其核心区(重要区域)面积,评价自然保护地核心区(重要区域)等功能区划的合理程度,利用核心区(重要区域)面积百分比表示。
2.1.2 监测方法
由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提供相关批复文件,自然保护区等面积/核心区面积以批复为准,其他自然保护地面积/重要区域面积若有相关批复文件,则以批复文件为准;若未明确,则当地管理机构提供相关资料,由监督执法单位予以确定为准。
2.2 植物监测
2.2.1 监测指标
根据植被亚型或群系组的类型进行监测,确定各植被亚型或群系组的分布状况和面积。
2.2.2 监测方法
(1)样方法。主要适用于集群式分布的物种监测。在目的物种分布的主要地段设置永久固定监测样地,样地应兼顾目的物种不同的种群密度合理设置。样地面积20m×20m;每种类型的监测样地数量应≥3个。
(2)样带法。主要适用于随机和均匀式分布的物种监测。在目的物种分布的海拔和区域范围内,沿等高线每上升100m设置监测样带,样带宽10m,长度视物种分布范围定。监测目的物种所处的群落类型(群系)、胸径、基径、高度,样带内目的物种幼树、幼苗的个体数量及平均高度,人为干扰方式和强度,并挂牌标记和用卫星定位仪定位。
2.3 动物监测
2.3.1 监测指标
动物监测指标见表1。
2.3.2 监测方法
2.3.2.1兽类监测
(1)直观监测法。适用于昼行性的大中型兽类及易于观察的小型兽类。根据目的物种的活动规律,把监测人员按2~3人一组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沿样带行进,按要求注意观察、调查前方视线范围内各兽种的情况,并拍摄照片,清除监测对象踪迹。每条样带间隔7d后做次重复监测。
(2)踪迹监测法。适用于大中型兽类。监测者沿样带按l~2km/h的速度行走。观察兽类实体或兽类活动遗留的踪迹,拍摄照片和采集样本后,清除监测对象踪迹。每条样带间隔7d后做一次重复监测。
2.3.2.2鸟类监测
(1)样带监测方法。在日出后4h内进行监测,大雾、大雨、大风天气除外。监测者沿样带行走,速度为1~2km/h。边走边聆听与观察,发现鸟类时以双筒望远镜观察,确定其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发现鸟类痕迹(粪便、羽毛)时应仔细观察并拍摄照片,采集样本。每条样线间隔5~10d后做一次重复监测。 (2)样点监测方法。在日出后4h内进行监测,大雾、大雨、大风天气除外。监测者到达每一个监测样点后,应安静地等待5min再开始计数。每一样点调查时间为10min。将观察和听到的鸟类及发现的鸟类遗留痕迹记录下来并拍摄照片。每样点间隔5~7d后做一次重复调查。
2.3.2.3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监测
(1)样带监测。沿监测样带以1~2km/h速度行走。边走边聆听与观察,听到或看到两栖动物时,确定其种类、数量和活动状况,并拍摄照片。每条样带间隔3~5d做一次重复监测。对野外不能确定的物种需采集少量标本做鉴定。按要求记录在附录B附表、B.2和附表B.7中。
(2)样方监测。监测样方内听到或看到的两栖类动物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并拍摄照片。每样方间隔3~5d后做一次重复监测。对不能确定的物种需采集少量标本作鉴定。
2.4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
2.4.1 监测指标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指标见表2。
沿监测样线行走,沿途记录所见到的外来入侵植物种基本信息、分布地基本情况及入侵途径、繁殖能力、扩散方式、防治措施、适生面积等。并对外来入侵植物和所处生境拍摄照片。
在乔木、灌木、草本植物样方内分别调查入侵物种基本状况和其他植物种组成、个体数量、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郁闭度及下层灌木、地被物情况。
2.5 环境质量监测
2.5.1 监测指标
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等监测的国家标准。
2.5.2 监测方法
可通过全面收集自然保护地内的监测站或相关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制定监测方案并开展相关监测。
3 监测结果分析
3.1 植物监测分析
从植物的分布状况和面积,自然保護地的生境状况、物种多样性等进行分析,若有近三年监测数据,应做对比分析。
3.2 动物监测分析
从自然保护地动物的分布情况、物种情况等进行分析,若有近三年监测数据,应做对比分析。
3.3 外来入侵植物分析
从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入侵方式、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及防治建议等进行分析。
3.4 环境质量分析
根据监测数据,对比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对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若条件允许,可对比三年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4 结语
本文对自然保护地生态监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为建设自然保护地生态监测体系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议。目的是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自然保护地生态监测体系,为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工作助力。
参考文献
[1]游代安,申文明,刘晓曼,等.基于卫星遥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查技术研究[C].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2012,06:571-577.
[2]周茜茜.旅游产业发展助力生态资源保护的案例研究——以贵州省赤水市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7(11):174-175.
[3]赵心益.贵州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环境研究[J].环保科技,1994(2):16-20.
收稿日期:2020-01-21
作者简介:张浩天(1989-),男,布依族,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生态学、卫星遥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05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