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自然人文景观话语与语类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现代生态学这门学科研究人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和自然两者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研究生态学已成为当下的热点,外语界学者们众多的生态学术论文和专著不断诞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生态语言学、翻译生态学、生态翻译学等等。但到目前为止,还少有人涉及自然人文景观话语与语类翻译的问题。文章运用语类理论着重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类的同质性与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翻译问题;二是语类的特点与自然人文景观话语文化翻译问题,以期说明复合型语篇中不同的子类篇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同时说明自然人文景观文化翻译的策略和技巧。
〔关键词〕 景观;话语;语类;翻译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20)03-0033-08
引 言
景观从最早对耶路撒冷所罗门王国的城堡、宫殿、教堂、花草的“美丽景色”的描述到20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地理学家特罗尔(Troll)首次提出“景观生态”的这个概念,再到20世纪末我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肖笃宁(1997)[1]对景观所下的定义,这足以说明人们对景观的认识和发展成为“景观生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下,人们对生物与环境和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和自然和人类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过程的研究已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其它许多新兴交叉性学科也得以蓬勃的发展,如生态语言学研究有黄国文(2017)[2],张瑞杰、ArranStibbe、何伟(2016)[3]等;生态翻译学研究有胡庚申(2013)[4]等;翻译生态学研究有许建忠(2009)[5]等;生态翻译学与文学翻译研究有贾延玲、于一鸣、王树杰(2017)[6]等。除了个体对生态语言研究取得丰硕成绩外,还有两个生态研究学术团体很值得一提:一个是“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一个是“生态翻译学学派”。何伟、黄国文、王文斌等学者本着对生态语言学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国内外学术界的沟通和文化交流,服务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共同推动国内学术界,于2017年4月28日成立了“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随后,于2019年11月9日加入我国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现正式更名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生态语言学专业委员会”。自生态语言学研究会成立以来,该学术团体有几大特点:(1)定性精确,目的明确。该团体认为,生态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其目的通过揭示语言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加强人们对生态的认识,影响人们对生态所采取的行为,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和谐共生;(2)拥有一支高端学术人才带领的、国内外众多学者参与的和老中青相结合的雄壮的学术研究队伍;(3)已经发表和出版了许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和著作;(4)定期召开全国学术会议和国际会议。胡庚申教授的《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一出版,得到国内学者高度评价。10多年来,生态翻译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其主要标志有以下5点:(1)生态翻译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已经走出国门,受到美国、英国、南非、奥地利、波兰、德国、芬兰、俄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翻译专家和学者的关心、支持,涌现了一大批参与者;(2)2011年《生态翻译学学刊》的创刊发行,为生态翻译学研究者提供了学术平台;(3)2010年“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的适时成立和一系列学术会议的召开,为生态翻译学研究提供交流和传播的通道,大大促进了生态翻译学发展;(4)生态翻译学的研究视野越来越开阔,在深化和拓展生态翻译学本体研究的基础上,适时展开类似“译学研究的生态范式及其发展战略研究”等;(5)研究成果丰富多彩,据网络搜寻,已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上万篇,硕博士相关论文上百篇,国家级相关课题几十项。但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人涉及生态自然人文景观与语类翻译的研究。语类理论对景观话语翻译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运用语类理论着重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语类的同质性与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翻译,二是语类的特点与自然人文景观文化话语翻译。
一、 语类的同质性与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翻译
语类(genre)这个概念源于拉丁语genus,其内容包括“体裁”、“类”、“型”和“类型”。在研究前期,国内外许多学者以“体裁”的概念加以研究,囊括了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两大核心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的大师们对genre的语篇分析和研究,这对我们从事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翻译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Halliday开初把genre看作是语篇类型进行研究,后来更关注语类的研究,认为语式是语篇象征性的组织,语类的修辞目的与语域的语场、语旨、语式三大变项之间有着密切关系[7]。Halliday构建了下列语境模型: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语域、语义学、词汇语法和音系学。从而,也说明了Halliday十分注重语类与文化密切关系的研究。Hasan[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模式中的语篇”(Text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model)论文中充分阐述了语境和语域(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变项的关系问题,实例分析了语域的交际渠道、视觉接触、眼神交流、社会距离和角色。她曾阐述过“语类结构潜势”(generic structure potential),认为语类的语义结构由必要成分和可选成分组成,必要成分与语场具有较大关系,因而语场对语类的确定起着重要作用。Martin[9]对语类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语类不仅仅与语式、语场和语旨有关系,而且语类与语域的三个变量的总体目标具有密切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语境模型:即意识形态、语类、语域、语义学、语法和音系学。这种语境模型为语篇组织结构分析提供了合理的依据,这也就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语类”概念分析语篇,不再是以“体裁”概念分析语篇的缘故。Ventola(1987)[10]十分赞同Martin的观点,分析“服务”和“接待”等具体语类的语篇,并认为“语类是通过语言的活动来实现的,其实现还可以通过其他符号系统”。Eggins(1994)[11]也赞同Martin的观点,认为语类是语言使用类型的结果,这种活动的类型是有步骤、有目的的。Swales(1990)[12]是对genre的研究所形成的“北美新修辞学派”、“专门用途英语学派”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三大学派中的“专门用途英语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认为体裁(genre)是一组具有共同交际目的的交际事件。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派以“语言、语篇、语境”作为研究语言的重要内容,探讨了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以及人们是如何用语言表达意义的,如何用语言做事的,其研究深入广泛,成绩斐然,尤其是“语篇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运用,这充分彰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是一门适用性语言学。与此同时,该学派还详尽地讨论了语类结构、语篇类型、语类与语境、语类与修辞、语类与文化、语类与社会、语类与语义等诸多问题。依据他们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成效,我国著名学者方琰教授(1998)首次将genre 翻译为“语类”,并发表题为“浅谈语类”的文章,指出了语类的同质性,“即相同的形式、相同的内容和相同风格的类型”[13](18)。语类的同质性与前期“体裁”研究中的“文章体裁”具有相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体裁分为两大类:文章体裁和文学体裁。什么是文学体裁,陈刚等学者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说明。陈刚(2015)[14]著作《文学多体裁翻译》对散文、戏剧、小说、诗歌、对联、传記、歌曲等七大文学体裁进行了实践、理论及评析层面的讨论,此乃全国首部包括文学体裁翻译之巨著。文章体裁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文、议论文和描写文。每种文章都具有自己的语言特征和同质性,描写文就是具体地描绘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的文章,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类文章依据其性质和语言特点主要属于描写文和说明文,自然景观的形成主要是由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没有明显人类活动的影响”[1](172)。人文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由人类文化和自然物质共同产生的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话语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其共性在于文体均属于描写性或描写与说明复合性语篇,其区别在于人文景观话语更富有文化审美内涵。不同语类的翻译具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龚芬指出“辜正坤教授在1987年举行的全国首届翻译研讨会上提出了‘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在翻译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不同的文本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这才是一种科学态度和方法”[15](77)。我们“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16](131-133)。“表达功能旨在于表情达意,其文本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私人信件、自传、散文等;信息功能的核心是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其文本包括非文学作品、教科书、学术论文、报刊杂志等;呼唤功能的核心是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如通知、指示、宣传广告等等”[16](131-133)。廖七一认为,这样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大多数文本都同时具有这三种功能,只是一两种占主导地位[16](134)。从上述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纽马克对语类内容中的“类型”翻译和陈刚对语类内容中的“体裁”翻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同的丰硕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语类内容中的“类”的角度探讨“篇类”翻译问题,即“语篇类别”翻译问题。“类”,本义是指许多相同或相似的事物的综合。而“分类”,则是指事物的性质划分类别。“类”的概念属于科学的范畴,其中含有对事物进行分析、排比、归纳和综合;“分类”则是更进一步对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的研究,因为“分门别类必须有一个前提,即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而且在进行某一项分类时,分类的标准必须统一,换言之:标准只能有一个。标准不同,则分类研究成果各不相同”[17](36-37)。语篇类别翻译应该考虑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语篇”概念的界定问题;一个是语篇类别翻译的要求和标准问题。胡壮麟指出,“本书所谈的语篇是广义的,既包括‘话语’(discourse),也包括‘篇章’(text)。它可以是一个词,如发生火情时有人呼叫‘火!火!’;它可以是一个短语或词组,如上海街头小贩们的吆喝:‘五一香——茶叶蛋!’;它可以是一个小句,如在公众场所挂着‘禁止吸烟’、‘此路不通’那样的告示;它可以是一付对联、一首小诗、一篇散文、一则日记、一部小说(三部曲或其中的章节)……; 它也可以是一句口号、一支歌曲、一次对话、一场口角、一次长达两三小时的演讲……”[18](1-2)。这足以说明一个语篇可能就是一个同类篇,也可能存在子类篇,子子类篇,甚至更多。这就要求翻译者应该考虑第二个问题:语篇类别翻译的要求和标准问题。不同类别的语篇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就是文学类语篇翻译的要求和标准也大不相同,非文学性语篇翻译也是如此。译者应该依据原语语篇相同的形式、内容、风格的同质性和特点,明确其要求,确定其翻译标准。我们不妨选择一语类子篇《泰山》对自然景观汉英描写性语类的话语作一对比分析: 泰山的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魅力。春天,绿茵茵的山坡上,争奇斗艳的花朵随处可见。夏天,泰山的雷暴雨堪称奇观。秋天,枫树叶漫山遍野,蔚蓝色的河水穿流而行。冬天,雪盖群峰松披霜,景观素雅悲壮,别有一番情趣。喜逢艳阳日,极目远眺,重峦叠嶂,尽收眼帘[19](195)。
Each season here has its beauty: bright flowers in full bloom covering the green slopes in spring, spectacular summer thunderstorms which are rarely seen elsewhere, blue rivers running across the mountains overlaid with red maple leaves in fall, and snowcapped mountains and frosted pine trees in winter that present a quiet, grand spectacl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On a clear day one can see the peaks rising one after another[19](192)
上述语类子语篇依据其内容和文体属于描写性语类话语,其呼唤功能在于外宣,吸引读者去感受泰山壮丽的自然风景。描写性的文本具有描写文的同质性,即相同的内容、形式、文体,其翻译应该达到呼唤功能的目的和要求,依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功能采用对应的翻译技巧。汉语景观描写的语言表达“常常伴有大量的对偶平行结构和连珠四字句,以求行文工整,声律对仗,文意对比,达到音、形、意皆美,诗情画意盎然的效果”[20](104)。陈刚指出,描写型语篇,用词要生动形象,明白畅晓;旅游翻译有“直译、意译、归化、异化”4种方法和30多种英汉互译的操作技巧,如“增词、减词、加注、补偿、分译、音译、杂合、形合、意合、释义、重构、替代等等”[21](379-395)。汉语语类子语篇语言文字精炼优美,生动形象,描写细腻,文彩浓郁,写法风趣,效果感人。在上例短短的语篇中作者使用了大量鲜活的描写性形容词和连珠四字句,6句话生动地描述了泰山一年四季壮观的自然风景。在其英译文中,译者主要采用了归化和意译翻译方法以及意合翻译技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译者运用意合技巧,英译文头一句表达了原文语类子语篇中的头5句话,完全符合目标语读者的习惯,充分显示了归化翻译方法。应该说,英译文灵活正确地转换了语类子语篇的语义和功能。
按照语类的原理,一个语篇很有可能包含子类篇,子子类篇,子子子类篇。譬如说,记叙性语篇完全可能包含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子类篇,以形成复合型、交叉型、混合型,甚至融合型语篇。语类的同质性要求不同类型的语篇采取不同的翻译标准和方法。自然人文景观语篇往往包含描写和说明复合型子类篇,也很有可能包含诗句、名句、文化典故等子类语篇。我们再对《九寨沟》节选语篇和其英译文作一对比分析。
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北部,处于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一条全长50多公里的山沟谷地,平均海拔两千多米。因为沟里有九个藏村寨,所以就有了这个名字。深山中复杂的地质结构造就了九寨沟独特的地形地貌。宝石一样的湖泊,飞流直下的瀑布,覆盖着白雪的山峰,在多彩的自然植被装饰下,成了一个美丽的人间童话世界[22](32)。
The Jiuzhaigou Scenic Area is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from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o the Sichuan Basin It is a valley with a total length of more than 50 kilometers, and an average elevation of over 2,000 meters There are nine Tibetan villages in this valley, hence its name (the valley of nine villages) The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deep mountains have created the unique landform of Jiuzhaigou The precious lakes and waterfalls, covered with snow peaks and decorated with colorful natural vegetation, are more like a beautiful fairy tale world on earth [23](26)
在这一例写景状物的语篇中,包含了两个子类语篇,一是从“九寨沟风景区”到“就有了这个名字”构成了说明性子类语篇,二是从“深山中复杂的地质结构”到“人间童话世界”构成描写性子类语篇。两个子类语篇构成了复合型语篇。按照纽马克的观点,说明性语篇功能旨在传递信息;描写性语篇功能主要在于呼唤,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其翻译要求也应有所不同。说明文往往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能等概说、界说、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描绘出来。在汉语说明性子类语篇中,作者对“九寨沟”的位置、形状、成因进行了概说,其语言简洁明了,结构简易清晰,其英译文采用了直译翻译方法和音译翻译技巧,如把“九寨沟”音译为“Jiuzhaigou”,在该子类语篇中译文用词简易,结构均为简单句,有效地转换了原语的语义和功能。在汉语描写性子类语篇中,每个小句均使用了描述性形容词,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其英译文采用了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如译者把“宝石一样的湖泊,飞流直下的瀑布”意译为“the precious lakes and waterfalls”;英译文中的描述性形容词分别对应于原语描述性词语,如deep mountains——深山、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復杂的地质结构、unique landform——独特的地形地貌、colorful natural vegetation——多彩的自然植被、beautiful fairy tale world——美丽的童话世界。总而言之,语类的同质性要求我们对不同的文章体裁采取不同的翻译标准和方法。 二、 自然人文景观文化话语与语类翻译
语类除了具有同质性外,还具有一个总体目标,文化、语域配置和文章体裁四大特点[24](115-117)。语类具有与语域的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变项有关的特点得已公认,但仅仅看作是情景语境加以研究。高生文(2014)[25]的论文“翻译研究的语域分析模式”在评述了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思想的基础上,以一个崭新的视角首次提出了“语域的两面性假设”。他认为,语域的分析既要对语义分析,也要对所涉及的情景分析,二者统一起来分析才能更好地认识语域的本质,才更有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继续阐述了语域与翻译的三级模式,认为理解原文和译文的过程就是重建与再创语域的过程,就是原文和译文与译者创作和译者翻译的语境相互联系的过程。这篇论文为我们探讨语类的语域与翻译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翻译方法和思路。语类与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文化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庞大体系,我们可以从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历史学诸多学科领域研究文化,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为之所下定义的有四百多种,这正从一个角度说明文化的恢宏璀璨、绚丽多彩和历久弥新的特性。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社会性、系统性和历史继承性。“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管轨。他们的关系可以表述为:(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指的是人类一切的创造物,包括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和物质文化。(2)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3)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26](8-13)。语类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类[11]。各国的文化既有个性,也存在着共性。文化的共性在于“人类”,凡人都具有遗传因素,保尔·埃克曼(Paul Ekman)所调查中的“恐惧、愤怒、厌恶、惊奇、悲伤和喜悦”六种元情感就是很好的说明[27](463-465)。文化的差异集中体现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建设上的不平衡性。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中主要体现于社会习俗、自然关系、社会关系、思维方式和信念价值五个方面。龚芬(2011)曾引介了奈达(Nida)依据语言文化个性所划分的五种文化:“物质文化、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生态文化和宗教文化”[15](108)。例如:
(1) Be swift to hear, slow to speak. (语言文化)//敏于听,而缓于言(语言文化)。
(2) Burn ones boats.(物质文化)//破釜沉舟(物质文化)。
(3) 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is king.(社会文化)//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生态文化)。
(4) To put all cards on the table.(物质文化)//打开天窗说亮话(语言文化)。
(5) 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物质文化)//前车之鉴(社会文化)。
(6) Every bird likes its own nest.(生态文化)//鸟爱其巢,人爱其家(生态文化+社会文化)。
(7) Loaves and fishes.(物质文化→宗教文化)//世俗利益(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生态自然人文景观的日月云霞、奇花异草、风霜雨雪、高山大海、异兽怪石、森林草原、荒漠沼泽、热带雨林、鸟兽禽鱼、城市乡镇、乡村田园、名都胜迹等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妙的自然风景画卷和人类文明、人类文化的知识之窗。生态自然人文景观话语所蕴含的文化最主要涉及建筑、园林、文物、遗址、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当然还包括历史、宗教、语言、文学、服饰、音乐、美术、科技、经济、教育、卫生、体育、传统节日、饮食等诸多领域。生态自然人文景观文化主要体现于地名、景点名称、历史人物、诗词、名言、引喻、典故、习语等景观特色文化话语。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工具,文化具有共性也有个性,文化转换必须坚持翻译原则,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技巧。
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是翻译的两大策略,也是当下翻译领域的两大热门话题。率先使用这对术语是韦努蒂(Venuti Lawrence)在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来的[15](81)。翻译是由一种语言(原语)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的过程和产物。所谓归化翻译就是以目标语文化为基准,尽量符合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使目标语读者的理解毫無障碍。异化翻译就是转换成目标语的译文中仍保留原语文化的异质性。其实,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在我国文化翻译史上早有论述和实践。佛经的翻译经由异化到归化的过程;鸦片战争到20世纪30年代,严复和林纾采用的是归化翻译策略;鲁迅先生提倡异化翻译,认为文学翻译“必须有异国情调”。许渊冲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化的竞赛” “使用译语的表达形式的归化翻译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王东风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共存的现象”。刘英凯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等等。孙致礼曾在“文化与翻译”一文中提出了颇具有指导意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文化上要尽量采取异化,尽量避免归化;文字上不得已进行归化时,也要尽量不引起文化归化为前提”[28](11)。许多文化与翻译领域的名家都对翻译提出过各自的真知灼见。我们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与另一个国家、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研究文化与翻译,就要看翻译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和哪些文化因素影响和制约了翻译。在影响和制约了文化翻译又无对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异化译法;在不受影响和制约文化翻译又既有相对应的语言表达形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归化译法。 一般说来,应用型翻译往往采用五大策略“直译、意译、归化、异化、音译和数十种翻译技巧”[21](379-380)。 我们认为,在翻译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的过程中,在两种语言文化具有共性和相同或相似的语言表达方式的条件下以译入语为取向,采用归化译法;在原语和目标语文化内涵上具有差异时应尽量采用异化译法。以译出语文化为取向,采用异化译法,如the Kunming Lake→(昆明湖);Great Barrier Reef→(大堡礁);Niagara Falls→(尼亚加大瀑布);The Palace Museum→(故宫)等。该取向“以原语为基准,转换其文化内容,其目的是尽可能保留原语文本的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29](43)。以译入语文化为取向采用归化译法,如颐和园→(The Summer Palace);独乐寺→(Solitary Joy Temple);退思园→(Retreat and Meditation Garden);culinary heritage→(饮食文化)等。该取向“以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为基准,表达原文的内容”[29](43),使读者一看就懂,产生原文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除了所分析的几种翻译方法外,在生态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翻译中,还需要掌握几种文化翻译技巧。
1. 音译
当我们在翻译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的过程中,如果原语的文化词语具有独特性,我们可以采用音译技巧。音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词语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相近的语音表达出来的译法。自然人文景观话语音译主要用于景点人名、物名、地名等,如北京(Beijing)、上海(Shanghai)、Guangzhou(广州)、Dali(大理)、Wuhan(武汉);Kiessling(起士林)、Kakadu(卡喀杜)、Tuisi(退思)、Thomas Cook(托马斯·库克)(先名后姓音译成汉语);chocolate(巧克力)、jiaozi(饺子)等。音译还可以与意译相结合进行翻译,如建国饭店(Jianguo Hotel)、cigar(雪茄烟)、盘山(The Panshan Mountain)、天津今晚大酒店(Tianjin Jinwan Hotel)、桥东区(Qiaodong District)、呼伦湖(Hulun Lake)、乌龙潭公园(Ulong Tan Park)等。
2. 注释法
采用注释法的优点在于:(1)原语民族文化性很强,具有鲜明的异域文化形象,而目标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语,汉译时往往需要通过加注使目标语读者了解原语文化的有关知识;(2)将全新的文化概念译介入目标语文化中,给目标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增加活力。例如:
(1) 长江山峡
译注:The three gorg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the west of Chongqing to the east of Yichang in Hubei Province, is a magnificent canyon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known as one of the “Top ten scenic spots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23](13)
(2)故宫三大殿
译注:The three grand halls refer to the Taihe (Supreme Harmony) Hall, the Zhonghe (Central Harmony) Hall, and the Baohe ( Preserving Harmony) Hall in the Forbidden City. They are palaces used by the ancient emperors to exercise their power or to celebrate. Among them, the Taihe Hall is the largest, and the Zhonghe Hall is the smallest. The three grand halls are decorated in bright colors,with sensible layout and exquisite structure; they a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palace architecture. [23](17)
(3) the Rosetta
译注:罗塞塔碑,1799年在尼罗河口罗塞塔附近发现的石碑,其碑文用象形文字、古埃及通俗文字和希腊文字刻成,1822年对铭文中象形文字的释读使埃及文明的其他许多早期记录得以解释[19](171)。
3. 直译法
采用直译法的条件是,原語的语言形式和文化形象直接转换于目标语中,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和理解。此法有助于保留原语的文化形象,丰富两种语言的表现力。例如:
(1) 苛政猛于虎。
译文:Tyranny is fiercer than a tiger.
(2)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曾有诗云:“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译文: Wang Wei, a famous poet of Tang Dynasty, once wrote, “when residents live together in Wulingyuan, they would have the feeling that they were living outside the secular world”. [19](178)
(3) The stone peaks resemble beautiful “fairies”, “elderly people collecting medicine”, as well as “peacocks”, “lions” and other different images; there are high mountain peaks straight into the clouds, like a “rock forest”. [23](27) 译文:有美丽的“仙女” “采药的老人”,还有“孔雀” “狮子”等不同形象,一座座高高的山峰直入云间,好像一座“岩石森林”[22](33)。
4. 意译法
意译是在原语和目标语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所采用的一种翻译策略。如果以原语文化为基准,采用逐字逐句的直译或注释有可能导致目标语读者难以理解;如果以目标语文化为基准,采用目标语文化所表达的方式又容易将目标语的文化色彩加入于原语之中。在此情况下,译者可以依据词汇、语义和文化等方面的空缺,采用意译法,即采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内涵意义的一种转换方法。生态自然人文景观话语翻译也往往需要采用意译法。例如:
(1) 昭君出塞。
译文1:“Wang Zhaojun s Tragic Marriage Mission to the North of the Great Wall”. [20](117)
譯文2:“Wang Zhaojuns Marriage to the King of the Xiongnu”. [20](117)
(2) 红烧狮子头。
译文:Stewed Meatball with Brown Sauce.
三、 结 语
自然人文景观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人文景观语篇有着自身的特点,蕴含着描写与说明复合型或交叉型结构,构成子类篇+子类篇的复合型语篇。不同类型的语篇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描写文文字优美、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写法风趣,效果感人;说明文文字简洁明了,其表达方式重在于对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等进行概说、界说、解说。语类的同质性原理告诉我们,不同类型的翻译具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反之,只有相同形式、相同内容、相同的文体才能采用同一标准和要求进行翻译。同时,语类的文章体裁特点和文化特点对我们从事自然人文景观文化翻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语类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类。自然人文景观话语无不蕴含着文化,尤其是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奈达(Nida)所提出的五大类语言文化对我们转换自然人文景观话语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自然人文景观文化话语主要体现于建筑、园林、文物、遗址等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还涉及到社会、政治、历史、宗教、语言、文学、服饰、音乐、美术、科技、经济、教育、卫生、体育、传统节日、饮食等诸多领域。转换自然人文景观文化的翻译方法最主要的是采取“异化法”“归化法”“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等,还包括众多翻译技巧,如“注释”“增词”“减词”“补偿”“替代”“分译”“合并”等。实践证明,自然景观文化翻译还有很大空间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丁圣彦.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黄国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到生态语言学[J].外语教学,2017,(5):1-7.
[3] 张瑞杰,何伟,Stibbe, A.《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与我们赖以生存的故事》评介[J].现代外语,2016,(6):863-866.
[4] 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5] 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6] 贾延玲.生态翻译学与文学翻译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7]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 Semiotic Perspectiv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8] Hasan, R. Text i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model [A]. In Dressler, W. (ed.). Current Trends in Text Linguistics [C].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77: 228-246.
[9]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Amsterdam: Benjamins, 1992.
[10] Ventola, E.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Interaction: A Systemic Approach to Semiotics of Service Encounter [M]. London: Pinter, 1987.
[11] 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 Printer, 1994.
[12] Swales, M. J.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3] 方琰.浅谈语类[J].外国语,1998,(1):17-22.
[14] 陈刚.文学多体裁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15] 龚芬.翻译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6] 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7] 程郁綴. 唐诗宋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 胡壮麟.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19] 谭卫国.旅游文化精读范文[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20] 杨芙蓉.生态翻译视域下应用文体翻译探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21] 陈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2] 程爱民.中国概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
[23] Cheng Aimin. Understanding China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9.
[24] 李发根.语类翻译探究[J].外语学刊,2016,(4):115-117.
[25] 高生文.翻译研究的语域分析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14,(1):102-106.
[26]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
[27] (德)格尔德·米策尔(Gerd Mietzel).心理学入门[M]. 张凤凤,金建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28] 孙致礼.文化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1):41-42,46.
[29] 纪俊超.旅游英语翻译实务[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高生文)
Discourse of Ecological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ranslation Based on Genre
LI Qi
(School of Intercultural Studies,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22, China)
Abstract: Modern ecology is a disciplin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creatures, human and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function and process of natural ecosystem and cultural ecosystem. The study of ecology becomes the hot area nowadays and many academic theses and works, and new subjects in the circle of foreign languages have come out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es, such as ecolinguistics, translation ecology and ecotranslatology. But until now, few people explore the problems between discourse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d translation based on gen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exploring the two problems applying genre theory: one of the problems is genre homogeneity and the translation of discourse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other problem is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 between genre features and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The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the result that within compound text, different subtexts should use different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nd the skills and strategies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Key words: landscape; discourse; genre; translatio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526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