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见于行,发展于过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晓磊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005-01
  在一日生活皆课程的幼儿园,教師具有过程意识,关注幼儿的前期经验,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的活动过程,关注幼儿过程中的体验,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助推力。过程中教师能识别,发现、解读孩子的过程性行为,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幼儿能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新经验、拥有满足感、幸福感,是对我们为师者的基本要求,正如虞永平教授所说:过程意识,指向经验。
  案例一:老师将做好的配备降落伞的玩具小人与没有配备降落伞的玩具小人放在科学区,区域活动几个孩子发现了并把两个玩具小人同时从空中抛下,可以看出这几个孩子对降落伞的功能是有前期经验的,其他孩子的兴趣点也被点燃,都想来做降落伞,孩子的兴趣点是最好的教育切入点,这时候老师的支持是必要的。在引导孩子观察了降落伞的结构,介绍了降落伞的做法之后,老师投放了大量的可供自由选择的材料,做的过程孩子们抛来了很多问题:“降落伞怎么是歪的?”“有降落伞小人怎么还是那么快摔下来?”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发现,且原有经验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认知需求,他们需要支持来获得新经验,但这时候让孩子再次操作探究解决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契机。终于,反反复复的操作之后,孩子给出了答案:“因为线不一样长”“因为下面的橡皮泥太大了”“因为伞太小了,没有很多空气”,新经验在孩子行动的过程中获得了。做完降落伞的孩子们提出出去玩的建议,老师支持,但是要求等孩子们都做完,瞬间做完降落伞的孩子直接走到没完成的孩子旁边助力!品质这种宝贵的东西此刻提炼出来分享给孩子远比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来的更有意义,品质见过程,不关注孩子的行为过程,永远不会真正了解孩子。玩的时候孩子们抢着选择大伞面的降落伞,因为孩子们发现大伞面降落速度慢,几个孩子从滑梯上直接把伞扔下来,更有甚有的孩子直接站到了教室门口的台阶上自己“跳伞”!孩子们内心的小疑问正在用自己的小行动证明着,孩子们幸福的表情告诉我们这一探究的游戏过程就是最好的结果。这个小活动孩子的经验和问题是导线,探究与发现贯穿整个过程,学习品质蕴含其中,老师只是给孩子充足的材料,必要的支持,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尝试失败,发现问题,自己去找寻最好的答案。反思,一节集体教育活动难道真能给孩子科学吗?不能,科学的精神需要孩子一次一次不断地尝试,且过程中孩子们内心的强大动力,孩子们的思路总在千回百转,不断变换,孩子有他们的世界,有他们独到的理解,教师只需要关注,陪伴孩子整个过程……
  案例二:收完玩具,孩子们都搬起小椅子坐到了线上,涵涵的好朋友潇潇把椅子搬到了涵涵旁边就去喝水了,就在这时候收完玩具的丫丫看到这把空椅子就坐在上面,潇潇回来看到自己搬的椅子被丫丫坐了,就过来拉丫丫,丫丫哭着找老师说潇潇抢她的椅子,而潇潇无辜的说椅子是她搬的,两个孩子都有道理,老师刚想介入,只见涵涵平静的说:“老师,事情是这样子的,潇潇是先搬来的椅子,可是她去喝水了,丫丫不知道潇潇去喝水了,就坐在这里了,她们俩其实都没有错,只是她们都不知道,”“那现在怎么办呢?”老师引导,“旁边不是还有一把空椅子吗?潇潇就坐在那里吧!下次再交换”,我问潇潇和丫丫:“同意吗”?两个孩子点了点头,但好像情绪还没从刚才的事情中走出来,涵涵和潇潇也因为没有和好朋友坐在一起有点小遗憾,只见涵涵走过去小声对潇潇说:“下次你喝完水再搬椅子坐到我旁边,老师说过,好朋友不一定要坐在一起!”这一个很小的片段,如果只是关注结果,可能只是几个孩子理不清的小纠纷,但是基于对过程的关注,小片段折射出了孩子的很多能量:涵涵是一个懂规则的孩子,她知道老师的要求,知道老师可能会问的问题,同时给予老师可能想要的反馈,她能初步分辨小朋友行为的“对错”,会非常清晰地表达事情的前因后果,逻辑性很强,她能了解好朋友内心的想法,能关心照顾好朋友的情绪,同时不会为了满足和好朋友的内心需求而打乱规则,同时会想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些宝贵的东西提炼出来分享给孩子远比解决孩子之间的问题更有意义,幼儿的学习品质在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过程中更能体现。
  善于捕捉教育过程契机的教师会发现教育无时不在,无孔不入,教师一定要有关注解读幼儿行为过程的意识,将过程意识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点滴,探究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幼儿自主,教师适时介入。教师成长过程与关注幼儿行为过程是并行不悖的,点滴思考,点滴进步,所以,教育者要在过程中追求结果,追求过程中的最好结果,还认知于幼儿探究的过程并让幼儿享受于过程之中,在过程中求发展,力求师幼共长见于行,发展于过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67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