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政府不断加大行政资金的投入规模,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逐年增加。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责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深入探讨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了参考性建议,以期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的管理质量,通过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1.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顾名思义就是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如房屋、建筑物等,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改变原有的物质形态,使用周期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资产,另外单位价值虽然没有达到规定标准,但是使用周期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家具用具类、图书类等,也要作为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通常都是国家所有,单位使用,如果管理不到位会造成资产流失或闲置,意味着国家财产的损失,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至关重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和处置的各种管理方式的统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目的是使行政事業单位科学合理的投资固定资产,让资产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其次是日常使用管理制度的建设,目的是使行政事业单位提高固定资产使用率,减少资产空置现象同时降低资产损坏率;最后就是固定资产处置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固定资产处置明细账健全管理基础。
  2.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业务职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单位开展各项业务和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使用周期长,单位价值较大,在单位开展公共服务和业务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固定资产加强科学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完成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
  (2)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摸清家底、建账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固定资产的重置和闲置;其次通过制度健全,主要从采购制度、出入库制度、日常维护制度、内部调拨制度、盘盈盘亏制度、报废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
  (3)有助于保障国有资产的价值。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且固定资产占单位总资产的比例较大,固定资产管理机构承担国家职能,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及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并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完善单位的内控制度,以有效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减少资产的浪费,保证国有资产的价值。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意识欠缺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出现重视度不够、认知度不足、管理理念不强等现象,导致资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不到位。由于未专门设置相关岗位而出现一人兼多岗的局面,造成资产管理职责不明确,相容职务也难以分离,致使资产管理内部缺少互相监督,导致管理者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主动性和严肃性,会计处理与实物管理脱节,账实不符现象比较突出。
  2.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一是资产在采购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管机制,没有形成公开、透明、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二是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人为因素过多,造成资产严重浪费。三是资产处置程序不规范和监管措施不到位,造成随意处置、随意核销的情况时有发生,资产损失、资产浪费情况较为普遍。四是监督制度不完善,约束不力,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问责制度。五是会计核算不及时,无法及时反映资产变化,经常出现账实不符。
  3.内部审计监督不到位
  目前,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生命周期没有进行全程的管控和审计监督,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管理方面存在隐患。例如没有对固定资产的政府采购进行科学的审计监督检查,造成重复采购或超规模采购,出现资产的闲置。没有对固定资产维护、使用等方面进行审计监督检查,造成固定资产短暂的生命周期和使用效率不理想。没有对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管理和价值形态管理相结合进行审计监督检查,造成政府采购的或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资产未入账或未及时入账,出现账务和实物不一致的现象。
  4.固定资产缺乏信息化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处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实行动态化管理。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只注重资产卡片登记管理,使用管理、折旧管理、报废处置管理等都没有执行到位,造成平台上的资产管理和实物管理相脱节,导致系统资产与实物资产不一致,最终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信息,无法控制资产的后期管理。
  5.专职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资产管理人员要求财务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熟悉固定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独立完成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对本单位的资产设备随时进行检查、监督和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具有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数字统筹能力、学习能力。目前大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配备这样的专职资产管理人员,其资产管理的综合素质不高,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1.树立固定资产管理思想意识
  在意识形态方面,我们应该提高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实行三级管理责任制,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三级责任人。明确责任人的职责权限,定期对责任人进行绩效考核。领导要带头,在思想上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在行动上要建立和完善固定资产采购、使用、盘存、处置等制度,工作人员要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培训学习,在工作中自觉遵守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要在工作中充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通过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2.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根据单位的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相结合来制定,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制度,使用管理制度,清查盘点制度,报废处置管理制度等,结合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来建立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以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最大化为中心,调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积极性,提高固定资产运行能力。
  3.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内部的审计监督
  首先,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大力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和处置上要重点关注,并组织专人采用定期、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进行清查盘点,发现盘盈、盘亏都要查明原因并分别处理。最后,通过加强社会媒体、互联网等外部监管力量,共同监管来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提高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
  “环节多、过程长、信息量大”是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符合现阶段发展要求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建议充分利用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数据库,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报废、处置等整个过程的日常信息要及时更新,结合条形码技术,对每一个实物固定资产都贴上条形码标签,从购入到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能对实物固定资产进行全程的跟踪管理。而且通过资产卡片处理信息,及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从目前的静态管理转变到动态管理,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质量,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真正科学化。
  5.提高专职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是行政事单位要配置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选拔综合素质高、专业性强的人员为固定资产负责人,负责人要管好固定资产的股室,对股室里的每个人员要合理安排工作,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管理近况。其次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来提高资产管理队伍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最后是建立健全相关考核制度,定期考核,明确奖惩。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在当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普遍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内部审计监督、管理方式落后等问题,为提高管理质量,应从加强领导重视提高认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应用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着手,预防国有资产流失,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尹运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纳税,2019(06).
  2.付利.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贸实践,2018(22).
  3.潘燕.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分析.现代经济信息,2019(01).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837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