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研究 行于实践 显于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玲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而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学习流程,即上课前学生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数字教学资源(视频、PPT等) 预先自行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开展互动(讨论、质疑、解惑、探析等),完成学习任务,使得学生能够更专注于自主的基于任务的学习,研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学习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本人执教《基础化学》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配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 研究 实践 效果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18-2020年度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一般课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LXB0025。
【中图分类号】G712;O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4-0133-03
一、始于研究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要用好它,首先要弄清楚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模式?尝试过的人是怎么做的?他们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查阅大量网络资料后,本人对“翻转课堂”有了初步理解。
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 sroom”,是指重新组合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了学习流程,即上课前学生利用教师提前准备的数字教学资源(视频、PPT、电子教材等)开展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开展互动(讨论、质疑、解惑、探析等)并完成有关练习,使得学生能够更专注于自主的基于任务的学习,研究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实现对学习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
“翻转课堂”是一种信息时代出现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多年前就已受到我国教育界同仁的热切关注,不少人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事实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进教育理念与本地教学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占用课堂时间讲授教学内容,从而能有更多时间与每位同学交流,解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问题。课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规划学习时间、把握学习节奏、选择知识呈现方式;教师则采用辅导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过程获得优于单纯课堂教学的学习体验。实践证明,绝大多数尝试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行于实践
为了实施好这种教学模式,本人认真研究同行的思路与做法,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避免他们犯过的错误,弥补他们探索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在所带课程《基础化学》教学过程中尝试实践。
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本人再次翻阅了大量关于翻转课堂的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并不断修订、完善实施方案,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逐渐爱上了这种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发挥翻转课堂的作用,探索契合高职教学实际的有效做法,我和同事们决定开展相关课题研究,恰逢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出《关于申报2018-2020年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的通知》,我们的课题《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高职化学课教学中翻转课堂应用探析》获得批准立项。
在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本人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首先,分析授课班级(煤化工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现状。该班共有学生43人,其中参加高考的理科生8人、文科生6人,其余均来自中职学校。由于《基础化学》是理科课程,文科生和中职毕业生基础相对较弱,若组内没有理科生,那么他们的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就难以保证。因此本人提出将全班学生分为八组,每组保证有一名理科生,文科生分在不同的组,组员人数控制在5-6人。至于组员,考虑为了小组合作学习,建议学生在坚持前述原则的基础上自愿组合。学生分组后,引导他们选出小组长,便于小组成员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合作学习,从而保证学习效果。
然后,建立班级和各小组微信群。据调查,该班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开学之初,该班班主任已组建了班级微信群,本人随即进入该群。每个小组很快也建好了各自的微信群。
接下来,本人详细给学生介绍了实施翻转课堂的目的、意义、过程及细节,期望得到大家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切实提高学习能力,以适应我们所处的这个终身学习型社会。一开始,學生对这种能让他们自由选择学习时间、地点的教学模式充满了期待。
教学过程中,本人认真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再将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模块,用搜集来或自己制作的微课(时长控制在3-6min的视频或PPT)呈现在班级微信群里,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并在线个别辅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阅更多有关资料,拓宽知识面。上课时间内,安排各小组交流讨论,设法启发学生思考、理解、掌握应知应会知识点,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同时,本人倡导组间交流学习,探讨解决组内合作仍未克服的难题;关键时刻,为学生提供帮助、点拨、启发,带领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本人明确告诉学生,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随时准备为大家答疑解惑,解除后顾之忧。经过一学期的试行,本人发现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原来爱睡觉的学生来不及睡了,爱玩手机的学生顾不上玩了。反而是学生们充分体现了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整个课堂也变成了生命化课堂。
通过实践,本人认为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活动可分为五个方面,学生活动可概括为五个环节,简述如下: 教师活动五方面:
1.研究教材内容,准备教学资料。教师提前认真研究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知识基础,制作导学案、PPT等教学资料。
2.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教师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及课程标准,明确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进而收集资料,研究整合教学资源。
3.推送教学资料,引导学生学习。将教学资料推送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数字化设备进行课前学习、完成自测题,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解决个人独立学习时遇到的问题。
4.了解学习情况,调整实施方案。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内容组织,制定因人而异的辅导预案,增强教学过程的针对性。
5.组织课堂学习,实现答疑解惑。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倡导组间交流学习,探讨解决组内合作仍未克服的难题;关键时刻,提供帮助、点拨。
学生活动五环节:
1.自主学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料,开展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合作学习。
3.组间协作。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提交课堂,由组间互助协作解诀。
4.释疑解惑。通过小组合作和组间协作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堂上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进行拓展和延伸。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以便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
三、显于效果
首先,这种教学模式便于学生灵活自如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地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再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学习,因为网络资源非常丰富,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这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教师不得不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特点。
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反映: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合知识基础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传统的课堂集中讲授模式,对基础好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吃多了”,但是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可能又“吃不饱”。同时,这种模式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隐私,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基础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怕别人笑话他“连这个都不知道!”想知道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请教,又担心别人讽刺他“出风头”、“就你能”,与教师的交流互动离开课堂、变成一对一时,前面的顾虑就不存在了。另外,这种教学模式,对学习时间被碎块化了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适用,尤其是学生干部和业余爱好比较多的学生,仅限于课堂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太不自由了,时间也太有限了。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集中讲授的时间少了,但是比原来忙了,答疑解惑的环节更多是延伸到了课堂外。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得到了突显:一是教师鼓励学生自己从网上查找教学资料,教师通过对比多人的资料,择优呈现在班级群里,“好”表现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更强了,主动学习的热情更高了;二是随着对组员了解的增多,小组长根据组员的特点,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让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同时有获取成就感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对于学生的突出表现,教师不能视而不见。本人明确告诉学生,会及时记录他们的这些良好表现,在期末成績考核中也会有所体现,这完全符合成绩考核的过程化特点。
经过两年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尝试,本人认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合理分组是基础,智能通讯设备是关键,网络畅通是保障。
1.合理分组
首先,组员人数不宜太多。本人认为4-6人/组的规模比较适宜;其次,分组既要体现异组同质,又要体现同组异质。不同组间,学生的大概情况差异尽可能要小。比如,每个组都有基础好的也有基础差的组员,数量不多的女生和文科生分在不同的组;同一组内,组员要有差异,既要有男生又要有女生,既要有理科生,又要有文科生和中职生。组内有基础较好的成员,有利于组员间开展同伴学习,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小问题”,从而进行基本知识的学习;组内有不同特质的组员,便于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关键设备和网络保障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呈现形式离不开智能设备,呈现途径离不开网络渠道,因此,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必须要有可利用的智能设备(手机、平板或笔记本电脑),好在身处信息时代的他们,每人至少都有一部智能手机。同时,随着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完善,学生在校园内上网已完全能够实现。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条件在各级各类学校已具备。
翻转课堂是应“信息时代”之运而生,有诸多优势,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挑战和考验,要让它切实发挥作用,我们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真正付出了,回头看效果,心里会感到安慰——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值了!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2]杨刚,杨文正,陈立. 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熊炯.“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作者简介:
陈玲,女,甘肃靖远人,本科学历,教育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选矿工程。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942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