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全球化视域中的生态危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路日亮

  摘要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全球化根源于资本的扩张,资本的贪婪和扩张必然导致生态环境危机。但全球化又有两面性,全球化改变着世界,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全球化唤起了人们的生态意识。全球化使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必要和可能。
  关键词 全球化 资本 生态危机 环境治理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812(2009)04-0004-10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国际联系不断加强,全球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和向全球推进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诸多领域。在全球化、区域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与国际政治、外交、经济、贸易、人权、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等广泛地交织在一起,成为世界问题复合体。
  
  一、全球化根源于资本的扩张,资本的扩张必然导致生态危机
  
  面对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化是以现代西方文化为底色的全球化。20世纪的历史和今日的全球资本主义证明:资本主义尚未耗尽自己发展生产力的潜能,它在部分吸取马克思的批评之后,不断地调整着生产关系,从而继续释放物质生产力。马克思之后的西方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例如,在各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逐渐改善;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工人阶级不再绝对贫困化了,他们的劳动条件也日趋改善。但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没有改变,它的本质就是无止境地追求利润,无止境地追求资本的增殖,也就是无止境地追求经济增长。
  1、资本的扩张极大地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资本是全球化的助推剂,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体制基础,二者的捆绑上市使全球化更具趋利性,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生态危机日趋加重。
  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还是世界历史的开拓,资本起了轴心作用。当今的全球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资本推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产生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资本的扩张本性。为了追求利益,在资本的驱动下,世界贸易逐步发展起来。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为什么资产阶级要“到处落户”、开拓世界市场呢?马克思认为,这主要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资本开创世界历史的冲动完全是出于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的贪婪本性。因为,“流通时间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限制=必要劳动时间的增加硎余劳动时间的减少=剩余价值的减少=资本价值自行增值过程的障碍或限制。因此,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资本越发展,从而资本借以流通的市场,构成资本空间流通道路的市场越扩大,资本同时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所以,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的。离开了对外贸易与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根本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
  马克思认为,“一般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生活条件。”资本是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只有靠不断地占有剩余价值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资本天生所具有的对剩余劳动的追求本性,使资本不断处于扩张状态,从而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和流通也不断处于扩大的运动之中。随着资本的发展,国内市场变得越来越小,以致成为资本发展的障碍。要实现剩余价值,资本家必然要突破国内市场走向世界市场。因此,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当资本“奔走于世界各地”的时候,却不自觉地成为推动全球化的强大力量。
  2、资本的扩张隐含着深刻的生态危机
  当今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全球变暖,土地资源枯竭,沙漠化不断扩大,温室效应加快,臭氧层减少,酸雨像洪水猛兽般吞噬大片的树木和良田,水资源日趋紧张,许多物种濒临灭绝……地球上适宜人类生存的空间日益缩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日益恶化。而生态危机实质上是人的危机,其直接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资本的全球性扩张。
  资本主义从一开始就与大规模环境破坏相联系,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全球环境破坏的历史。在全球化之前,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在国内造成的危害。20世纪末,“全球化”这个概念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应运而生。全球化的发起者和直接推动者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发达国家更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全球市场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离不开资源和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竞争与垄断,在垄断中造成了国际间的不平等和不公平,这种不平等和不公平集中表现是:在流通领域一资本流向各地,利润流向发达国家;在生产领域――企业遍地开花。污染留给发展中国家。
  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公开宣称:资本主义是建立在贪欲的基础上的。近现代世界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在对富强的追求的同时,造就了一个角力竞技世界,一个无止境的追逐财富和权力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中,一方面是民族国家之间争夺经济利益和政治霸权的战争,另一方面则是榨取地球以创造财富的战争。如大卫・梭罗所言:人类不仅彼此之间进行战争,他们也对自然界进行战争。正因为如此,现代人类生活在双重战争(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和人与自然之间的战争)的阴影之中。不同国家所贮存的核武器总量已足以毁灭好几个地球,只要人类的物质欲望和权力欲望仍在膨胀,核战争的阴影就挥之不去。即便人类有足够的理智,保证不打大规模的核战争,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我们也摆脱不了另一种战争的毁灭性危险,即在贪欲的支配下,人类会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即不顾一切地榨取地球,让地球交出更多的乳汁,从而使人类在生态危机中愈陷愈深。可见,今日之经济全球化将隐含着深刻的生态危机。
  3、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生态危机
  马克思早就指出,通过殖民统治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必然是不平等的。然而,在全球化时代,资本不断扩张的同时仍然隐含着自由贸易后面的世界性剥削与压迫,即强国对弱国的统治与剥削。马克思把这种不平等的体系看做是两极的对立,即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对立,认为资产阶级“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与西方。”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这种对立逐渐固定化,整个地球变为一个“中心”与“外围”即宗主国与附属国构成的体系,从而导致了城乡之间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二元不平衡发展,这种

不平衡发展形成了二元对立结构,进一步造成了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新陈代谢断裂,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
  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把当今世界经济分为三个结构位置――中心的、边缘的和半边缘的。在国际劳动分工中三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心民族国家有高效率的资本组织结构和较高的工资水平,他们通过军事、政治和贸易权力从附属的边缘国家获取经济利润。边缘国家属于原材料产地,有低效率的资本组织结构和较低的工资水平。半边缘国家在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起着缓冲作用,然而半边缘国家通过对边缘国家的开发而最终被中心国家所开发。因此,在当今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本主义不仅包括资本所有者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且还包括中心国家占有整个世界经济的剩余价值。既然边缘国家在世界体系分工中是原材料产地,那么,在环境问题中必然处于“被污染”、“被破坏”的境地,因而造成环境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见,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在二元对立结构的不平衡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球资本积累,耗尽了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污染了全球环境。
  4、全球化使“生态帝国主义”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所谓“生态帝国主义”是用以描述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对这些国家进行“生态掠夺”的行径。而经济全球化在生态危机转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方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机会,将资源型经济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导致跨越国界的全球性产业结构的分工与重组。按照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重组企业的动力源泉是在生产成本可以外化的条件还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获得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投资或跨国公司经营的途径,将一些高耗能、高物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夕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直接掠夺那里的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洁净的空气和干净的水源,从而实现环境污染转移。
  二是依靠雄厚的资本,侵吞发展中国家资源。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利用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的心理,使其廉价出售本国的自然资源,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转移到其它国家,以此保护本国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安全。
  三是直接出口公害,制造“污染转嫁”。发达国家的“高产出、高消资”模式,除了消耗大量的生态资源外,还产生数亿吨的垃圾及危险废物。在全球化过程中,有些发达国家通过、vTO机制和全球投资、跨国公司等渠道,直接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洋垃圾”和倾倒废物。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环境政策、环境法律都没有发达国家严格,这使发展中国家无法有效防止污染转嫁和新一轮更加隐蔽的生态侵略,无疑加剧了生态安全危机。
  四是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保护本国环境,转嫁污染。所谓绿色贸易壁垒,是环境问题全球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发达国家打着绿色保护主义的旗号,以环境保护和公平贸易的名义,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实际上是对发展中国家的限制。它干涉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不顾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水平的差距,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出口损害环境为由,实施限制或制裁,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他们从中渔利。这种歧视性措施既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又保护了自己的生态环境和安全。
  总之,全球化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污染转嫁的机会增多,可能产生新一轮的生态侵略。发达国家这种做法起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一是保证了自己国家的环境,二是得到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三是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因此,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掠夺是一种新的“生态犯罪”,是资本主义唯利是图、不计后果的本性在新形势下的反映。
  
  二、全球化改变着世界,也为全球环境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生态平衡对于经济发展是条件,也是需要。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经济不可能持续发展。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使人类面临着未来如何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这样一种局面使人类加强环境合作、共同对付这些问题的需求上升。全球化是重大的社会变革,它不仅仅是一个全球性资本扩张、生态危机的运动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人类文明的全球l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全球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也是人类文明的新转机。人类今天面临的生态危机必将被生态文明所代替。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l、全球化唤起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全球观念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同时也是全球化深入的一个前提。完成生态革命首先必须转变生态思想。经济全球化必然伴随着观念文化的全球化和信息流动的全球化,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全球观念的形成,反过来,全球化及全球观念又促进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随着世界性的经济利益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同民族国家各具特色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交往也在同时进行和展开,全球化也为生态文明开辟了道路。
  事实上,全球化使一些新型生态价值观念不断形成。西方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思考环境问题,如有人提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经济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要在地球的生态与资源的极限内生活;增长不等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未来是共同的;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这些思想和观念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传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
  尤为突出的是,全球化也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广泛地推广到各国社会发展的决策中,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在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框架下,党和国家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战略,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战略思想,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大又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文献,揭开了人类开展生态革命与创建生态文明的序幕,标志着用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反映了人类正在进行生态革命并告别工业文明时代的步伐正在加快。在这些观念和发展战略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普遍增强,逐步树立起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的诞生,是人类文化战略的转变;是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人类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的转变。
  第一,树立了人与自然同存共荣,人天合一的自然观。生态文明观认为,人不是自然的主人和征服者,而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万物之一员,自然之一分子。人类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必须以保证整体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为前提。人类干预,改造自然及其运动过程,必须以不破坏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有序流动为限度。人类不能只是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索取自然,而且还要保护自然、补偿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与自然同存共荣的发展道路。
  第二,树立了社会、经济、自然相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彻

底改变自然资源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和环境可以无限容纳污染的旧观念,摒弃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增长不计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的做法,摒弃把GNP作为发展的唯一指标的做法,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社会的发展,从而把资源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人口数量的控制与素质的提高都包括在发展概念之中,以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树立了选择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生态文明观认为,盲目地高消费并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而且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每个人的消费都直接或者间接地消耗各种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同时产生各种排放物和废弃物。因此,现代文明应当提倡“够用为好”的观念,人类应改变过去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选择健康、适度的消费行为,提倡绿色生活,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第四,树立了“绿色”生活观。生态文明观认为,人类要想健康地生活,就应该树立“绿色”观念,践行“绿色”生活,推行“绿色”运动。全球化使环保运动、绿色运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扩展,人们提出了“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绿色政治”等思想。生态文明的浪潮极大地冲击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喊出了“还我阳光”、“还我蓝天”、“还我清水”的强音。在加强污染治理、重视环境保护、实行清洁生产的过程中,生态社区、生态村庄、生态城市、绿色住宅、生态包装等不仅是一些崭新的口号,而且日益成为人们的行动。既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又要控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间的平衡。
  2、全球化使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必要
  生态问题具有连动性,就像巴西的蝴蝶会引起德克萨斯州的龙卷风一样,南极冰川的融化会影响全球生物的生长与发展,中国西部的沙尘暴直接刮到日本和韩国。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成熟,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也在以一种人类难以控制的方式迅速在全球蔓延。
  全球化把世界各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安全观―一“共同安全”或“集体安全”。在全球环境的压力下,国际社会各个层面从专家、环保人士到普通民众,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到非政府组织以及公司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关注我们的地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不同国家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达成一些共识,这是环境问题有望解决的前提条件。
  国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给各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只有加强国际环境合作才能够解决。因为环境恶化的后果不会因为一道疆界而产生分隔,最终地球上的人类将共同面对。在全球化时代,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共同需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不被全球化的浪潮抛弃,它们必须也正在全力以赴地发展经济;然而目前,这些国家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已严重妨碍了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发达国家来说,为了治理公民关心的具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配合;同时,为了不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影响到本国的安全和发展,也为使这些国家保持一定的支付能力、扩大发达国家对其的出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越来越加以关注。因此,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更迫切地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
  3、全球化使国际环境合作成为可能
  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对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强化了国际间相对互惠的合作关系,使全球环境治理从可能变为现实。
  第一,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为国际环境合作的实现提供了政治、经济基础。全球化使“经济――社会―-生态”构成了一个复合系统。冷战结束后,原苏东国家都转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国也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利益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共同的生存和经济利益,各国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同时,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技术交流和资金流动更多,使各国的环境保护技术、管理能力提高更快,资金上也得到更多的支持,有利于按国际规则解决跨国生态问题,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
  第二,全球化为解决环境问题搭建了政治平台和组织机构。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加深,国际社会的各种组织和相应的法律应运而生,从而为全球治理创造了条件。环境问题还催生了一些全球化组织,近几十年间,非政府的环境保护行动大量出现,而与环境问题相关的非政府组织已经数以万计。如联合国设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sD)等专门机构和组织,联合国开发署、联合国工业发展署、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也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推动了环境合作,联合国还专门设立全球环境基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参与保护全球环境。一些国家就区域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全球和区域环境合作。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东盟、非洲联盟等区域性组织。他们的存在及活动推动了真正的全球性环境运动。
  第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全球统一的游戏规则的制定,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法律平台。世界市场的扩大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配置成为可能,可以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地、更合理地利用,客观上促进全球环境合作;而全球统一的游戏规则的制定,则成为各国提高环境意识的外在力量,并且为国际环境合作提供了法律平台。在联合国环境署等机构和组织的推动下,各国达成了为数众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环境公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安全议定书》、《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关于在国际贸易中对某些危险化学品和农药采用事先知情同意程序的鹿特丹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关于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合作协议》等。这些公约都有各自核心议题,履约进程和相关遵约、违约机制,公约通过召开缔约方会议审议履约进展,促进了核心领域问题的解决。
  第四,全球化推动了国际环境合作行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环境合作从政府间合作、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合作、非政府环境组织与国际组织合作、跨国公司与驻在国政府合作、区域环境合作都有了很大发展,并推动着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形成。包括:召开全球峰会,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制定国际环境宣言和行动计划,明确全球环境保护的方向;举行多边环境谈判,制定相关的国际公约、协定,就一般原则和制度性机制达成一致,再通过议定书为缔约方规定具体的权利和义务,推动共同关注的问题的解决;建立全球环境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履行国际公约;建立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并由相关的机构进行全球环境评估,为国际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环境管理标准(Is014000系列)和生态环保标志,引导公司企业和公众在生产和消费时考虑环境因素……这一切,使全球环境保护正在向制度化方向发展。
  第五。全球化为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奠定了基础,而科技的发展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力途径。有人认为,生态环境的破坏、世界性的环境污染是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生态危机是“技术圈”对“生物圈”的冲击,新的科学技术会毁坏地球,危及人类生存。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至少是不全面的。近代以来,对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机器工业生产,而武装工业化的正是科学技术。同时,农药、化工产品等对环境的危害,直接原因就是科学技术。但解铃还须系铃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解决当今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要靠科学技术。当今的全球化,也有两面性,它一方面创造了环境问题的恶化和扩大化,另一方面又推动了生产的技术改进,促进了节能减排,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等。人们相信,科技的负面效应从来没有超过它的正面影响,而且在负效果出现之时,技术的潜力就会被用来减少或消除这种负面影响。所以,我们有理由将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寄希望于科学技术。从现实来看,目前已有相当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被人类用来控制和解决全球问题,英国泰晤士河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恢复,足以显示出人类依靠科学技术治理环境污染,控制这一全球性问题光明灿烂的前景。
  总而言之,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双重影响要求人类用其世代积累的智慧,超越眼前的利益纷争,携手应对生态危机的挑战,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
  因此,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携起手来,共同为建设生态文化,塑造生态文明作出贡献,需要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799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