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52∶1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颂英

  据报载,2007年全省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结束,省直单位平均报考比例达到52∶1,多数职位报考比例超过100∶1,个别职位报考人数竟然高达800∶1。
  这是一条令人忧虑的信息,这条信息所蕴含的内容更是令人深思。
  从教育部门提供的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有495万,比去年就业峰值还多出82万。加上去年的积压,目前待岗的大学毕业生有700多万。高等院校迅猛扩招和国家机关人员众多,已使大学毕业生通向公务员的就业之路异常狭窄。
  52∶1,省直机关可以从容挑选,选拔出优秀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但是,要实施这个挑选,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成挑选程序,选出人选,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省直机关招聘一名公务员的成本是多少,不知是否有一个额度?省纪委、监察厅招聘2名公务员,有1600人报名,这个成本又将是多少?百里挑一,千里挑一,能够挑选到真正优秀的人才,大家还能欣慰,如果……领导何以交待,舆论何以面对。我们天天讲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样的招聘形式,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我们能否改一改,今后党政部门不再直接面向大学毕业生招考,而是从各级机关中,在经过实际工作锻炼的干部中层层选拔,逐级充实到国家公务员队伍中来。人事组织部门不光要承担领导干部的考察,也要担负一般干部的选用,以保证公务员队伍的质量。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当然首先要依靠大学生本身更新就业观念,不光只盯着省会城市,中心城市,望着上层机关,效益单位,更要看到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但是,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个学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其家庭付出的精力、财力是一个怎样的数字。现在,人力资本投入,已经成为寻常百姓的一个很重的负担。做家长的,做学子的,都期望有一个好的回报、好的前程。所以,在引导大学毕业生转变观念的时候,国家也应完善服务措施。面对贵州这个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我们的就业资讯很不充分,我们的补偿政策很不完善,我们的激励措施很不到位。要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宽处立业,没有一个保障体系是很难做到的。如果这方面工作不能落实,大学生转变观念只能是一句空话。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52∶1,供需矛盾如此突出。“52”的问题,要由国家部门采取对策。“1”的质量,要由用人单位作出考量。笔者也参与了所在单位的招聘考试,应聘者均为大本科以上毕业生,面对一场“应知应会”的考试,没有一位考生获得高分。即使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题目,也有不少考生交了白卷,如今高校的教学质量真是令人担忧。在应聘中需表现的表述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更是难以令人满意。对于即将面对的公务员招聘考试,大学生们,你们能否把握机遇,你们准备好了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07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