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胡适先生“胡说”的真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胡东芳

  胡适先生在北大做教授时曾有一段轶事留给后人诸多启示。他上的课深受欢迎。不仅学生爱听。甚至连他的许多同事也经常到教室里听他讲课。他的讲课为什么惹人喜爱呢?他是怎么讲课的呢,原来,他在讲课过程中,每讲到一个问题,总是以这样的引经据典的教学模式讲起:
  关于这个问题,“孔说”,引上一段孔子的话后进行分析,然后又“孟说”,引上一段孟子的话再进行分析,然后再“荀说”,引上一段荀子的话再分析一番……然后再从古到今,又引出今人对这个问题的观点,诸如,张三说、李四说、王五说等等,同时指出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及相同或相异之处。通过上述引经据典式的分析,他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并且站得比别人更高。看得比别人更远。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下面轮到我‘胡说’了。”恰恰是因为“胡说”,奠定了他在北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恰恰是因为“胡说”,表达了他对所研究问题的与众不同的思考、见解与观点:恰恰是因为“胡说”,表现出了他对所研究问题理解的深度与广度。研究需要“胡说”,而“胡说”能否形成的关键则在于充分全面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即要做所谓的研究综述或文献综述或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工作。
  这大概是“胡说”的真经所在吧!
  毫无疑问,胡适先生之所以能够“胡说”,是因为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或日文献综述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文献综述的意义或价值。那么,究竟什么是文献综述。为什么要做文献综述,怎样来做文献综述呢?只有明确了关于文献综述的上述最基本的问题,才能在今后的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练就文献综述的本领。
  所谓文献综述,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某一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查阅、归纳整理与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状况的过程。它对研究的各个部分都将提供有益的信息,是建立在“知识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之上积累的”判断之上的。任何研究都需要研究者对前人的文献进行回顾与评估,从而判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有新意、有意义:并告知读者自己对于本研究领域的熟悉程度,从而增加该研究的信度。文献综述并不是要提供某方面研究摘要的纯粹汇总。而是要对以前的研究方法、结论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隔阂,从而明确本研究的必要性与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实际上,“研究一门学问,或者研究一个专题,第一步工作就是了解过去研究的情况和已经达到的水平。要做到这一步,必须精通这一学问或者这一个专题。这一件工作不做或者做不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就不能开始。因为,如果不了解过去的研究情况,不知道什么问题已经解决,什么问题还没有解决,什么问题已经解决到什么程度,而贸然下手,必然会闹笑话。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而你还死啃不休:别人已经有充分理由证明此路不通。而你还死钻不止,其结果必然是浪费精力,南辕北辙。”(见张杰、杨燕丽著:《追忆陈寅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版第145页)当选题确定以后,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尽量搜集写论文所需要的资料。当所需要的资料搜集好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对文献作认真的整理,写出一份详细的文献综述出来。它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筛选、比较、综合和评价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客观评价,并提出自己观点的情报研究活动的总和。
  在这一系列的步骤中,根据冯友兰先生的观点,需要做到五个字:全、真、透、活、综。他说:“历史学家研究一个历史问题,在史料方面要作四步工作,每一步工作都必须合乎科学的要求。第一步的工作是搜集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全’。第二步的工作是审查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真’。第三步的工作是了解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透’。第四步的工作是运用史料,这一步工作的要求是‘活’。”(<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3页)
  任何一项研究工作都不可能“前无古人”,都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某些前人相关研究的资料,都需要研究者对前人的研究进行回顾与评估。教育研究也应是如此。然而,在很多人的教育研究乃至教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常常可以见到未交代前人工作的论文。
  通过文献综述工作,将前人已做的工作阐述清楚,明确参照点,就可以更好地让读者弄清你的创新点何在。而割断与前人工作的联系,人们就无法判断你的研究的“高度”和“价值”。现实中的许多教育研究,有的研究者企图走“捷径”,未下功夫查阅前人已做的相关工作,甚至还有人误以为写上“填补空白”、“没有同类文献”等词句可以提高研究的价值。殊不知,不去做相关的文献综述工作,不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怎能让我们高屋建瓴,怎显得我们与众不同?
  概括起来说,文献综述工作在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防止盲目的重复研究,少走弯路,不走错路,提高研究的成本效益比。
  ◆找到本领域研究前沿所在,明确自己的研究是否处于前沿高地。
  ◆弄清前人对于该研究问题所持的不同观点以及成败的论证工作,形成自己的主题及创新点。
  ◆了解他人在同一个研究问题上采用的不同的研究思路。形成自己的研究新思路。
  ◆帮助构思论证主题的理论框架、论证技术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找到最佳的研究方法。
  那么,文献综述究竟该怎么做呢?通常有三个基本步骤:第一步是围绕研究。全面搜集已有研究成果,特别是权威性的文献,在罗列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第二步是针对上述归纳整理的观点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既指出其中的优点,也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步是在前两步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引用前人的论点以衬托出本文的“高明”之处,并为后续的研究埋下一个伏笔。
  为了更好地说明文献综述的做法,我们不妨举一个“好的”与“差的”文献综述的思路实例,在比较中展示文献综述的方式与方法。
  有两个研究者,他们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产生了兴趣,打算加以研究。他们围绕这一问题搜集到各种各样的文献资料,分别写出了两篇(关于素质教育与应武教育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的文章。其中一个研究者的文献综述是这样的:
  在围绕研究主题搜集材料以后,往往这样来写文献综述: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张三说的,引下一段张三的话:第二种观点是李四说的,再引下一段李四的话:第三种观点是王五兑的,又引下一段王五的话……以这种简单地罗列他人观点内方式来完成文献综述,这样显然是不够的。也很难表达出开究者的观点。
  另一个研究者的文献综述则是这样的:
  首先,围绕研究主题对材料进行概括总结,写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通过对该问题探讨以来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的归纳整理,发现人们对该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有三类观点。第一类称之为“对

立说”。该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是一种对立的关系、矛盾的关系或水火不相容的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张三,在其某某文章中指出……(引出一段原话并注明出处);还有李四,在其某某著作中提出……第二类称之为“交叉说”。该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不是一种截然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有王五,还有马六等。第三类称之为“融合说”。该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既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也不是一种交叉的关系,而是一种融合的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有赵七,还有魏八等。
  其次,针对上述三类观点进行评价,分别指出“对立说”、“交叉说”以及“融合说”观点的合理及不合理之处。具体的写作形式是:“对立说”的优点在于什么,其不足又有什么;“交叉说”的合理之处是什么,不合理之处又是什么;而“融合说”的重心在于什么,它的优点在于什么,它的缺点又在于什么。
  第三,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这样来表述: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这一问题的看法上,已有的“对立说”、“交叉说”以及“融合说”都有其优点,也存在着不足。因此本文在充分吸取其优点的基础上认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既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也不是一种交叉的关系,也不是融合的关系,而是一种崭新的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称之为“说”。
  差的文献综述往往只是:
  ◆简单地罗列他人的观点,提供的是某方面摘要汇总式的“编年史”:
  ◆未能将论文的主题和创新点作为主线来筛选和评价文献:
  ◆对他人的观点不作分类与综合:
  ◆对他人的观点不作分析与评价:
  ◆无法在他人观点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或无法建立起自己的观点与已有观点的内在逻辑。
  好的文献综述则是:
  ◆对相关的研究观点、研究方法、结论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与盲点,从而找到自己研究的起点与创新点,
  ◆可以使研究者在现有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之间建立起内在的逻辑联系,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提炼、集中研究问题,确定基本的概念与变量,寻找适当的研究方法,发展适合该研究的分析框架。
  总之,文献综述反映研究者研究工作的基本功和文献阅读量,它贯穿在研究的不同阶段或论文的不同部分。而不同阶段或部分的文献综述又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撰写文献综述时,心中一定要明确本论文的主题和创新点所在。围绕主题和创新点来筛选文献,是为了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明白己提出新观点的缘由。阐明问题部分的文献综述,主要作用是交代主题的理论背景,用来引出主题或创新点;其他部分的文献综述,其作用则是为了衬托研究的创新点以及论证研究技术的创新等等。
  (责任编辑:陈玉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3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