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与金融支持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曼怡 李 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是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和“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金融对城镇化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北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在对北京远郊区县城镇化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通过金融支持和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效应分析,提出了北京远郊区县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路径。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三农”问题和“二元结构”的根本手段。北京市区和近郊区已经基本实现城镇化目标,然而10个远郊区县城镇化率较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镇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积极发展金融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对北京的城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北京远郊区县城镇化进程
国际上常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英国在1900年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5%,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199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达75%。
就北京城镇化的发展而言,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7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1.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5%。近郊区(朝阳、海淀、丰台)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78%,已经基本实现城市化的目标。而10个远郊区县人口675万,其中,城镇人口为280.2万,城镇化率仅为42%,远远低于近郊区和北京全市整体水平。2009年北京郊区县的城镇化率详见表1。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北京郊区城镇化率较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不仅远郊区县与近郊区城镇化率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远郊区县内部发展也不均衡,例如,门头沟区的城镇化率达到62%,而延庆县的城镇化率仅为27%。可见,北京远郊区县的城镇化发展有待进一步深化。
金融支持与城镇化发展的关联效应
金融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融支持了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金融支持了城镇化过程中企业的发展;金融支持了城镇化中的人口规模扩张和素质提高。
金融资本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作用,特别是资本供给极度匮乏的乡镇地区的中小企业。资本被看作是企业的血液,支撑着企业的运转,一个成功具有活力的企业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从短期内看,企业需要银行的流动性贷款应付资金周转;从长期来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开发新产品需要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城镇化不仅是人口简单地由农村进入城市,更重要的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在文化素质、思想意识、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城市居民接轨。现代金融服务是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业发展不仅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且改进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金融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交易,加快了资金的流转,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理财投资渠道和资产增值。
金融支持北京远郊区县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透视
金融机构对金融支持城镇化发展缺乏战略眼光。首先,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北京市城镇化发展战略存在矛盾。在北京地区,只有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定位于立足城乡,服务三农,远不能满足北京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其次,对北京城镇化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趋势的认识不足。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的打破必将带来巨大的金融需求。再次,金融服务创新性不足。当前,金融服务不符合城镇化过程中的特殊需求,产品开发针对性不强。在北京,金融机构对远郊区县的生态保护工程、乡村旅游、现代农业等特色农业经济金融服务手段单一。
金融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北京不仅是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所在地,而且外资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北京均设立了分支机构。然而,考虑成本与风险等因素,这些金融机构大都设置在市中心和近郊区,10个远郊区县的乡镇地区几乎为空白。加之20世纪90年代四大国有银行大量撤并县以下营业网点,导致农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巨大的资金量,无论是城镇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中小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
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比例过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金融业快速发展,为本市的城镇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而城镇化建设融资的结构,过于倚重传统的银行信贷手段,直接融资比重较低。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到融资结构严重失衡。表中数据反映了整个北京市的融资结构,考虑到乡镇地区均为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几乎为零,这更加剧了融资结构失衡。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抑制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金融支持北京郊区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构建北京良好的金融支持的基础性环境,以规避郊区农村金融弱化的机制。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制定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扶持政策。北京市政府应明确城镇化的战略目标,吸引资金流入农村城镇化地区。中国人民银行应通过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导金融机构把支持城镇化作为新业务的拓展领域。北京银监局应支持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加大支农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涉农企业融资方面加大资金投放。此外应加大对北京农商行的支持力度。作为支农主力军,应在税收、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方面实行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的最直接体现。首先,政府和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文化,广泛开展诚信宣传,培育农民的诚信精神。其次,加快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同时应强化对失信企业和个人的道德惩戒、法律约束、行政处罚,切实维护信用环境建设。
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优化融资结构。北京乃至全国必须积极发展债券市场,优化金融市场融资结构,逐步改变目前间接融资比重偏大的金融市场结构。市政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仅靠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不能满足其需求,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既可以缓解资金不足的状况,又可以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同时,在城镇化基础建设中推进基础设施的资产证券化,能够广泛活跃大量资金,缓解建设资金的不足,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可以支持建设者在短期内收回项目投资,加快资金周转。通过证券化手段,项目的投资风险在资本市场中也得到了分散。
因地制宜,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北京郊区的产业结构明显不同于市区,根据各区县产业发展现状,应创新资金投入渠道和金融服务方式。例如,围绕门头沟区的特色农业、昌平区的绿色养殖、密云县的生态旅游,要积极发挥金融的支持作用,推动农村特色产业的结构升级。此外,金融机构可利用自身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为农村企业和个人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帮助其拓展销路,这样不仅增加了中间业务收入,也降低了贷款的违约率。(作者分别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学校科研处处长,硕士研究生;本论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都市边缘地区城镇化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科研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7XJ0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2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