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有效德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林存肃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目前德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都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一代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使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疏导,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功效
1.二者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而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基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根据社会需要和我国中学教育的现状,将基础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现二者在内容、方法、途径上的优势互补,形成1+1>2的合力,将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2.二者结合有利于改进传统的德育工作。首先,二者结合有利于完善德育功能。德育有两种功能:一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二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功能。传统德育只注重满足社会需要,片面强调社会规范的要求,而忽视受教育者的心理需要,结果造成老师讲的学生不爱听,学生想听的老师不讲,这是造成传统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要根本改变这种现状,就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满足个人心理需要,关注个人心理平衡,以提高个人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为目标,这在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与思想脉搏。只有二者实现有机的结合便德育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注重满足个人心理需要,德育的功能才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二者结合有利于德育工作方法、方式上的多样性、趣味性、生动活泼性。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接触到有关心理的知识,会感到新鲜有趣,特别通过谈心活动,心理咨询,贴近学生心灵,教师学生思想沟通,有助于思想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我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有效德育
近年来,我校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工作系列。
(1)学习类问题
主要是由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学校教育方法的影响而形成的。在现行的中等教育体制中,我国的教育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现象,绝大部分是普通中学,学生在中学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考大学而准备的,实际上升入大学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面临的是升学难、就业难的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差的后进生更是感到升学无望。一种毕业后无出路的忧愁和恐慌感控制着他们,这一种情况反映在学习上,就是感到学习的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出教学内容过难,这种情况导致了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去寻求不正当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2)人际关系问题
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A.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敬,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使学生的心理遭到严重的创伤。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往往病态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有一种压抑感,消极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B.同学间的关系问题。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缺乏人际交往的必要知识和技能。C.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四、对策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使教育者懂得,学生是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任何有损害人格尊严的教育都会伤害学生的心理。认识到这一点,教育者就不会斥责学生“你真笨”,“你好不了了,无药可救”。传统德育常把学生出现的问题视为思想政治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使教育者懂得:学生是孩子,孩子有孩子的身心特点,孩子在成长发展过程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大多是心理问题。
传统德育主要运用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教育者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如倾听、同理、宣泄等引入德育,从而丰富了德育的方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部分教育者改简单粗暴的方式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真正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原则、方法等引入到德育中,在班主任工作、学科教学、校园文化建设、课外校外等活动中,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10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