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域产业集群与财政支持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刚
[摘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地方政府必须要转变角色定位,加强财政扶持力度,重视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培育“区位品牌”,最终促成区域产业链形成,加快区域产业集群发展。
[关键词]广西;区域;产业集群;财政政策
[作者简介]刘刚,广西财经学院人事处讲师,硕士,广西南宁530003
[中图分类号]F061.5;F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O1-0012-0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为广西区域经济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之而来的必将是各类企业的集中发展,地方政府应当采取积极的财政支持手段把集中发展演变为产业集群发展。
一、广西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
(一) 区域外推动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分别提出在综合配套改革、重大项目布局、保税物流体系、金融改革和开放合作等多方面给予北部湾经济区大力支持,打造“产业集聚优势”。2010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1月到11月,广西生产总值达到6030.17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9%。随着自由贸易区与周边珠三角、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长株潭一体化等多区域经济的融合,地处中西部和东部地区交接,连接东盟贸易前沿的广西,在现代物流、能源、基础工业、金融等产业将不可避免接受重新整合,部分产业将逐步集聚发展。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东部产业的转移趋势加剧,广西成为面向东盟国家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必将推动广西区域产业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增长一级,周边区域发展力量要求广西全方位的开放,推动部分产业持续发展不可避免。
(二) 区域内生动力
广西《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特别强调了发展西江经济带产业集聚优势基地、柳州老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资源富集区工业基地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区域型和县域型经济。产业集群发展是县域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因素。2010年前三季度,广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2%,是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及40个配套文件的推动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广西区域经济将从会从现有的政策供给主导型增长方式向中间扩散性增长方式变迁,形成以县域经济为增长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县域产业集群效应的进一步显现,最终会形成需求诱导型经济增长方式。县域经济、产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产生强烈的政策和制度需求,在广西区域内产生强大的动力,从内部推动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广西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产生条件
(一) 产业链的科学整合
集群发展的优势源于产业内部的分工合作而形成的外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新企业的进入是集群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保持产业集群的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有的学者甚至把产业集群称之为新企业的栖息地。目前,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普遍集中在初级工业品和农业产品的产业合作上,产业链较短,整个生产流程并不复杂,所需的参与者也不多,导致现有的产业规模带来的合作效应小于竞争效应,很多企业无法找到一个稳定的利益基础,新企业进入反而加大了竞争强度。因此,必须适时地采取财政政策整合产业链,利用财税政策支持产业开发,整合现有产业链,通过技术革新、产业承接等方式,拓宽产业发展渠道,挖掘产业链发展潜能,为企业分工合作提供基础,也为新企业的进入创造大的空间,逐步形成利益一致的基市场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 稳定的区域化市场
产业集群是某类企业在某个特定区域内的高度集中发展,意味着产品供给必定大于地区需求,这就需要有区域性甚至是国际性的市场作为集群基础。比如温州打火机产业集群生产的打火机约占世界金属外壳打火机市场份额70%,在国内市场更占到了95%份额。地方政府应当认识到区域化市场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条件,通过政策设计和发展规划,把提供区域贸易环境、发展区域物流和建设配套机构作为经济建设重点,把产业集群的核心从产品制造本身转移开来,避免简单产品制造产业链较短的缺陷,而将促进区域化的稳定市场的形成作为首要任务;否则,企业将会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法形成大量同类企业集聚的现象。
(三) 充足的知识资本积累
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自然禀赋虽然能够带来某种产业的竞争优势,但这种竞争优势不会长久,尤其是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历史文化悠久、资本雄厚的传统产业集群也不得不向知识低头。如新英格兰地区优质的木材曾使其生产的高尔夫器材在世界称雄一时,但随着纤维材料的兴起,传统产业却迅速衰落。因此,有学者提出,产业链较长的产品或服务为产业集群的存在打下了基础,全球化的市场打开产业生存的空间,而知识导向可以集群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地方政府要在财政支出当中确保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利用区域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知识外溢及衍生促进集群的形成,推动区域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的整合。
(四) 加快集群辅助机构建设
产业集群作为一个系统化的发展模式,商业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辅助机构的建设是集群的经营活动不可或缺的支持条件,辅助性机构有助子集群内的企业合作和竞争的效率,同时促进企业进行创新。美国硅谷作为一个完善的集群,不但集聚了全球主要风险投资企业,同时还有完善金融服务、贸易资讯、经理人市场和职业咨询等辅助机构,这些辅助机构在为高科技产业集群的服务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本产业的集群,比如在斯坦福大学附近就集聚着硅谷的主要风险投资企业,对当地中小企集群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
(五) 稳定的社会资本投入
社会资本是新经济社会学的研究范畴,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Putnam)指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他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效率。由此可见,社会资本在组织发展当中的基础性作用,无论是传统产业集群抑或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社会资本可以为集群内企业带来企业之间的信任,增强企业合作的意愿,减少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加快集群内知识的扩散和应用。他在其著作《让民主运作》一书中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了意大利传统工业社区如制鞋业社会资本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中,供应商、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以亲缘地线等关系形成了紧密的
纽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在经济政策中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持稳定的社会资本投入,维系集群基础。
三、广西区域产业集群的财政支持手段分析
(一) 转变角色定位,促成产业链形成
区域产业集群不仅要求政府消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更强调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采取有效的手段来促成产业集群,尤其是推动市场的不断拓展,促成区域产业链的逐步形成,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稳健增长。因此,地区政府首先需要重新思考在产业集群过程中的角色的定位,从区域经济整体来系统思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充分挖掘特定区域竞争优势,而不仅局限于考虑一些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围绕《若干意见》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做文章,加快发展与大型企业集团相配套的产业集群,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协作。其次是合理运用财政手段,集中资助对本地区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产业,特别是以地方经济特色为主导,发展壮大特色经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特殊引领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把主要精力放在财政资金运用上,把挖掘产业链作为财政政策的财政协调的重点,可以利用财政政策扶持、财政贴息的方式,对特色产业上下游企业给予扶持,引导社会资金加入重点建设项目中,以较少的财政资金牵引、衔接大量的民间财力,在实现“十四个千亿产业”的同时,逐步形成与之相配套的十四个产业链。
(二) 发挥税收激励作用,实现产业升级
2008年起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财政部门可以有效的运用国家财政税收政策引导提高企业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拓宽资源利用。面对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立足科学采用新政策引导,避免企业因集中发展而在资源利用上发生的竞争激烈、人口压力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分工合作相对均衡,全力打造链条式、集聚型工业格局。一是政府可建立“绿色财政”,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地区生态环境的建设。所得税上可增加对企业为治理污染而调整产业结构,改进工艺技术。改进生产设置的允许税前抵免或直接在应缴税金中直接抵免,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不但在高新技术上加大投入力度,还应在环保技术上研究、开发、引进和使用。二是对财务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良好,依法纳税的企业,可以参照市场劳动力价格和当年政府颁发的工资增长指导线,自主决定工资水平,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可以列入成本。三是对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达到一定比例可以认定为劳动服务企业,予以享受劳动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吸纳下岗失业人员不达到一定比例的,按实际吸纳的人数进行享受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
(三) 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拓展市场规模
在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和《若干意见》等政策中,国家多次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强民营化驱动能力,如加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平台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等。能否改变和纠正财政资金重点扶持大企业、对中小企业扶持支持不足的行为,赋予中小企业同等的地位,在财政资金上给予其支持和鼓励,帮助中小企业妥善解决融资困难、融资渠道单一等系列问题,将决定未来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地方政府应当抓住经济区规划和《若干意见》中建设南宁组团、钦(州)防(城港)组团等功能组团,“打造西江经济带”和“柳州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鼓励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与“十四个千亿产业”相配套的企业发展,如在中小企业持续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不足时,财政资金予以一定的支持;将财政资金的部分用于产业集群企业的员工培训教育,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竞争力;保证中小企业软环境的加强,进而提高企业的对外竞争力;对有助于鼓励提升中小企业知名度的各种形式的交流会的开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投入等。
(四) 重视技术创新,培育“区位品牌”
高技术产业薄弱作为制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鼓励企业创新,培育“区位品牌”在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推动广西自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而财政投入是政府支持企业创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一是直接涉足企业研发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或通过财政拨款来鼓励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并且对一些新兴或重点领域给予倾斜性的政策支持。二是对企业自主创新进行直接补贴,这是由于技术创新具有投入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企业独自投入有一定困难,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可为企业提供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以弥补企业资金的不足,从而确保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来源,从源头上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建立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相关激励机制。三是对“区位品牌”产业给予侧重支持,“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国际上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广西区内如平果铝、玉柴工业等,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地方产业基础和产业特点,在财政税收政策上重点扶持品牌项目,推动类似于柳州汽车、机械、冶金、化工产业以及来宾的糖蔗综合加工产业、崇左的锰深加工产业和西北旅游产业等区位品牌产业。
(五) 注重知识资本培育,形成知识服务产业机制
《若干意见》中,国务院分别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和“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广西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的首要任务,体现出知识资本培育和知识经济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建立和广西区域产业集群,发展北部湾经济,最根本、长期发挥作用的是人才。不但要加快北部湾及北部湾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着重培养实用技术型、管理营销型和国际贸易型人才,还要建立与发展北部湾中小企业集群和发展北部湾经济区想匹配的人才库。再就是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会展服务、信息服务等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快中小银行重组改革步伐,拓展证券、保险、期货等各类金融业务,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促进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充分发挥融资担保作用。二是大力开发企业理财服务、结算服务、电子银行服务。三是加快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培育研发设计、营销策划、工程咨询、中介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
[参考文献]
[1]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R].国务院,2008年.
[2]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R].国务,2009年.
[3]昊史杰.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J].甘肃社会科学,2010,(5).
[4]杨瑞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社,2009.
[责任编辑:舒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5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