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自主学习在高中美术鉴赏应用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由于美术鉴赏不在高考范文以内,得不到部分学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来提高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效果,到达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鉴赏方式;鉴赏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167-01
  
  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讲,就是通过美术鉴赏内容的系列学习,不仅可以去欣赏一些美术作品,同时也可以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去感受、体验、分析和判断作品,以获得审美上的享受。
  由于美术鉴赏不在高考的范畴以内,所以美术鉴赏课也理所当然的成了一些学生的休息课。经常会有一部分学生不是看课外书,就是在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调动起来,如何在学生们欣赏艺术大师们的杰作时,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评价、反思作品的能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独立的创作,成为美术鉴赏教学中时时需要面对解决的问题。通过在工作中的不断总结,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学的目的。
  
  1、选择恰当的鉴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只有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才可以避免产生厌学情绪,保证学生对美术鉴赏课兴趣的持久性。
  如在鉴赏印象派绘画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印象派的色彩,笔触,激情等,可以配以印象派的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意境氛围中去了解印象派,提高审美能力。
  如在鉴赏《蒙娜丽莎》时,由于学生们的知识底蕴,审美能力的差异,其鉴赏结果也是多种多样的。此时,教师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讨论,对于各种结果,都给予充分的表扬,并给以一定的引导,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不仅可以是学生了解作品的内涵,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如对陶瓷的鉴赏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中去考察;让学生在网上收集相关的资料,了解陶瓷的历史、文化、发展,真正感觉到艺术的魅力所在。
  
  2、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基本能力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美术鉴赏方法,就无从下手,更谈不上接受作品中美的熏陶,提高审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一些美术术语和鉴赏方法的教育。
  如在鉴赏《哭泣的女人》时,有些学生认为这与什么都不像,把作品与现实相对应,最后得出不美、很丑的结论。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掌握鉴赏的方法,不理解作品的艺术活动和作者的时代背景、思想感情。
  如在鉴赏齐白石的篆刻时,其刀法的苍劲有力,布局的强烈对比,完全是通过纯粹的形式所表现的,像点画的粗细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
  可以看出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评判的标准,鉴赏的方法也相同,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与技巧,才可以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开拓自己的艺术眼界。
  
  3、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
  
  美术鉴赏的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学习民间美术鉴赏时,可以要求学生到民间、集市中去收集旧的剪纸、年画,也可以从网上、报纸、杂志上收集有关的图片资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收集资料,用自己的观点分析、理解和评价其艺术作品。
  如在《原始人的创造》中,对于原始美术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起源于劳动,有人认为起源于游戏,有人认为起源于巫术。这个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发表各自的看法,在讨论中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网络已经成为现在人们收集资料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也是美术鉴赏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网上可以查到画家、作品、背景、评论等等,不仅可以了解到许多作品的背景,评论,更可以在查阅、欣赏中学会对艺术的鉴赏。
  如在鉴赏项圣谟的大树风号图时,只要在百度中输入“项圣谟大树风号图”,就可以搜索到大量与作者有关的作品,本作品的时代背景,所要表达的意义以及人们对其的评价。
  
  结 论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会评价的语言,掌握鉴赏的方法,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因此,我们在加强自己各方面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总结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就一定可以上好一堂成果的美术鉴赏课。
  
  参考文献:
  [1]张仁霞,浅谈农村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鉴赏方式的多样化形式探索,http://training,teacher,com,cn/informadon/cen-ter/StudyGuide/gaozhong/meishu/jgsy/34M508042901 htm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546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