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结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琛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下,社会工作在实现社会关怀、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社会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衢州市虽属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但从人均GDP来看,位居我国同期人均GDP中值,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结构研究是对未来社会工作者需求的一种研判,其分析断不能脱离现实。本报告对现阶段衢州市社会工作者队伍进行了充分调查,系统地分析了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结构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推进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to achieve social care and alleviate social conflicts and so on, social work is important increasingly. Team-building for social workers also made new demands. Quzhou is less developed regions in zhejiang, but ranked the median of China per capita GDP over the same period, with strong representation. Demand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research is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needs of social workers. Analysis can not be divorced from the reality. The report fully investigated the team of social workers of the stage in Quzhou and analyzed factors of demand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the ranks of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to promote the basic way.
  关键词:专业社会工作者 社区工作 需求结构
  Keywords: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community work the structure of demand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民政厅民政理论重点项目“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结构研究”成果之一。
  2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王思斌在1995年提出,我国在没有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之前,存在着行政性、非专业性的社会工作,即本土社会工作。
  作者简介:周琛(1981--),女,籍贯浙江金华,衢州学院经济与贸易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社会管理。
  
  衢州市属浙江省欠发达地区,从人均GDP看,位居我国同期人均GDP中值,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09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显示:衢州市总人口数为248.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1.95万,农村人口196.89万人。衢州市共有6个县级行政区,13个街道,93个乡(镇),67个城市社区居委会,13个居委会。近年来,随着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衢州市的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为了进一步了解衢州市现有社会工作者的相关情况,为建设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照,展开本次调查。
  一、衢州市社区工作者现状
  在社会学领域,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社会工作者在实际服务输送过程中也大多以社区为重要平台。因此,以社区工作为切入,既符合理论要求,又符合实际需要。
  (一)衢州市社区工作概况
  衢州市各地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站)为平台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已初步建成。社区干部队伍结构和人员素质逐步优化,按每400户配1名工作人员的要求,各地通过退、留、招、调、派等渠道选配社区工作者,依法选举社区干部。截止2010年6月,全市社区工作者共有459名,其中居委会主任68名。2009年新招聘农村社区工作者138人,其中有35人为高校应届毕业生。目前,衢州约有社会工作人员5500人,但只有80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其中63人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17人获得社会工作师),仅占总数的1.5%。从总量上看,衢州市专业社会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由实际社会工作者提供,具有鲜明的“本土社会工作”2特色。
  为进一步了解衢州市社区工作及社区工作者现状,课题组设计发放了问卷。共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2份,回收率为98.2%,有效问卷171份,有效率为99.4%。
  (二)社区工作者的基本情况
  社区工作者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专业、职业资格、工作年限、专业培训等方面。问卷反馈结果表明,当前社区工作者主要有以下特征。
  1.性别构成。数据显示,女性社区工作者占社区服务人数的绝大多数,性别结构明显不合理。我们在文献梳理中也发现,以女性为主导似乎是社会工作者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这也许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具有关爱他人的特质相关。专业社会工作者“助人自助”的精神,需要对待服务对象富有更积极的态度和爱心。进一步访谈发现,造成女性偏多、很多男性不愿从事此项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社区干部待遇相对较差。
  2.年龄构成。调查数据显示,年龄最大的64岁,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39.04岁,36-45岁的占被调查人数的59.1%。这与后续关于社区工作年限的调查,5-10年、10年以上的占总人数的68.4%的调查结果相符合。结果表明,当前衢州市社区工作者年龄总体偏大。这一年龄结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这一群体拥有良好的社区事务处理经验,另一方面则意味着青年学子服务社区的意愿、社区的吸纳能力都有待于加强。(图1)
  3.教育程度及专业构成。调查显示,81.2%具有本专科学历的社区工作者,说明社区工作者的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与这两年国家就业和社区招募政策有着密切联系。但专业化、职业化特征不明显。调查中,没有一人具有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背景。在公共管理相关专业中,行政管理所占比例较大(76.7%),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区服务的行政化特征。社会工作者是以“助人”为特征的专业性人才。正如医生、律师以专业知识提供服务一样,社会工作者也需要具有专业性背景,即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受过专业教育培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图2)
  5.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被调查人员,只有32.2%的社区人员已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从证书持有率上看,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亟待进一步扩大。根据相关规定,我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从以往经验看,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不仅针对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相关人员,也涉及未经专业教育但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相关人员。这符合当前实际,是壮大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的有效途径。(图3)
  6.专业培训程度。调查数据显示,54.4%的社区工作者接受过专业社会工作培训,与后续统计数据大体一致(在问及获取社会工作知识途径时,50.3%的被调查者表示参加过培训)。在系统化、专业化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之时,利用专业培训不仅符合实际需要的,而且是当前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的有效途径。同时,社会工作者本身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需不断地接受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鉴于此,近97.7%的被调查人员明确表示愿意接受社会工作的相关培训。(图4)

  (三)社区工作者工作满意度
  除社区工作者基本情况之外,我们认为现有人员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十分重要,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需求。只有清楚地知道现有的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知道未来需要什么。因此,该部分的调查重点是社区工作者对目前工作的满意程度。
  1.对工作的整体满意度。统计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对现有工作的满意状况呈正态分布。基本满意的占52.6%,非常满意的占3.5%,非常不满意的占2.3%。这表明在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推动下,和谐社区建设具有显著成效。
  2.自我评价满意度。调查主要从工作本身、成就感、工作自主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成就感的满意度最高(14%表示非常满意)、工作自主性次之,工作内容的满意度最低。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工作者的特点,“助人自助”容易获得较高成就感,并且需要有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当然也表明,不仅社会工作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而且需要不断提升社工作者自身的专业水平。
  3.人际关系满意度。社区服务机构内部,有关同事间的分工合作及融洽程度,被调查者的39.2%表示非常满意,70%以上为基本满意或更高满意度。针对社区服务对象,被调查者的14.6%表示非常满意,并能得到赞赏,78%为基本满意或以上。被调查者对这一维度具有较高满意程度。沟通作为社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4.社会支持度。数据显示,被调查者的14.6%表示自身工作能得到社会赞赏,感到工作很有价值,因而非常满意;38.6%表示满意,39.8%表示基本满意,6.4%表示不太满意,0.6%表示非常不满意。面向社会、服务民众是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之一。社会和案主的肯定是对社会工作者的最大支持。我们在后续数据分析中也注意到,被调查者的8.2%表示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缺乏民众理解。
  5.薪酬福利满意度。薪酬福利是被调查者非常关注的内容。我们在文献梳理中发现,收入满意程度对社会工作者影响较大。从应付未来不确定性上来看,被调查者的16.4%为非常不满意,53.2%为不太满意。从工作压力与报酬匹配度上看,12.9%为非常不满意,60.2%为不太满意。从福利待遇满意度来看,不太满意52.6%,非常不满意为21.1%。三组数据似乎给出了一个强烈信号:现有社区工作者对薪酬福利满意度普遍较低。课题组针对社区工作者收入状况所作的另一调查结果显示,衢州市社区工作者的收入低的为1.4万元,高的也只有2.6万元,平均收入为2.2万元,低于衢州市同期人均收入。
  6.工作目标支持程度。我们从工作想法实施程度及专业化培训程度两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被调查者80%以上表示基本满意或更高满意度,5.8%表示对工作有自己的想法和憧憬,并能付诸实施,非常满意。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培训的满意度方面,65%表示基本满意或以上,40.9%表示不太满意,4.1%表示非常不满意。从工作想法的实施程度上看,目前社区工作者的个人想法和实施能力,在现实社区工作中有一定展现。但对专业化培训的满意度则明显不高。上述分析表明,社区工作者有良好的专业化培训期望,但现实与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四)社区工作者工作现状
  1.社区工作的内容。为更好地了解目前社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了解社区工作内容需求,课题组展开了这一调查(共10个选项)。被调查者可根据所属社区作出选择,可多选。统计数据显示,所选项中占前三位的是:社区环境卫生72.9%、老年服务44.7%和社区治安44.7%。结果说明,最初的社区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等需求不断增强。(图5)
  2.社区工作涉及的知识。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赖于专业性知识和技能。该调查涉及社区工作需要运用的知识,结果显示,据前三位的依次是社会工作、法律、社会保障,其中社会工作知识高达93.5%。有关社会工作知识的获取途径,93%的被调查者是通过阅读书报,参加培训的为50.3%,与前述所调查的参加培训情况大体一致。很多被调查者在访谈中表示,获取社区工作所需知识主要是通过自学,因此十分希望能参加相关的专业培训。(图6)
  3.从事社区工作的目的。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工作者理应树立基本的职业价值观。被调查者的42.7%认为社区工作“是自己喜欢的职业”,21.1%认为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两个数据说明被调查者对社区工作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但另一调查表明,衢州市近三年新增社区工作者63名,离职27名,离职率总体不高。这说明需要加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价值观教育,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图7)
  4.社区工作者内在需求和外在工作支持。要切实做好社区工作,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是关键自身出发。50.3%的社会工作者认为专业知识技能是阻碍自身社区工作开展的首要因素,17.5%的认为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可见,加强社区工作专业知识和社会工作实际技能的培训,是提升社区工作者素质的主要内容。从外因上分析,66.1%的社区工作者认为推进社区工作最需要的是经济投入,15.8%的人认为需要政策支持。社区工作作为一项公共事业,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近年来,衢州市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如何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提供更好服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图9)
   二、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采集与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要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变,还存有以下突出问题。
  (一)社会事务管理社会化程度不高
  行政管理仍然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国家与单位包办社会事务的传统根深蒂固,“小政府,大社会”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政府和民间社会工作组织处于非平等竞争,“政社不分”现象较为普遍。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质量不高
  现有的社会工作者从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看比例也不是很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性社会工作人才,尤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社会人才。现有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手段和方法仍比较落后,缺少科学的从业标准、行业自律和评估机制。大多社区工作者接受专业培训少,专业知识技术不足,难以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系统化服务。
  (三)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不够规范,职业培育力度不够;相关立法工作缺失,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规范和发展都缺少法律规范的保障。未能客观公正地建立起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价、激励机制,在职业评定、使用、晋升等方面缺乏政策保证。社区工作者收入普遍偏低,严重影响社区工作的整体推进。
  (四) 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度不高
  社会上相当部分人对社会工作感到比较陌生,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认同度普遍偏低。这就需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让人们不断认识、理解、尊重和接纳社会工作者。
  (五) 社会工作需求缺乏针对性
  社会工作有不同类别,其区别主要是服务对象的不同。现阶段社会工作内容仍处于探索期。未来的社会工作内容,必须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特征和需求,不断增强社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衢州市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结构构建
  以动态的方式看待衢州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结构,构成“四力模型”:职业政策、当地社会需求、未来社会服务以及服务对象特征。通过四个要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衢州市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结构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需求层次
  衢州市的专业社会工作刚刚起步,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其社会问题仍集中在基层。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工作服务大多将以社区为输送平台。从需求层次看,衢州市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应立足基层,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完善公共服务,满足基层群众的社会需求。
  (二)需求布局
  专业社会工作需求在地域上将呈现渐次推进的梯度格局,即在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的同时,将由城市逐步向小城镇和农村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布局上应统筹城乡,探索并完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在社区服务基础较好的社区,优先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向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薄弱的社区渐次推开。
  (三) 需求形式
  以政府为导向,培育社会工作机构,探索政府与社会协作,实施专业社会工作。从衢州市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现状看,社区管理存在着行政化倾向,“政社不分”现象较为普遍。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是吸纳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重要领域,有利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也是政府公共服务有益的补充,为部分特殊群体提供多元化需求。
  (四)需求内容
  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内容应符合当地社会需要、未来社会发展、服务对象特征。衢州市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城镇化、社会转型、区域合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专业社会工作的需求将满足于社会救助、老年服务、残疾人服务、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需求,并逐渐拓展到职业教育服务、医疗社会服务、企业社会服务等领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四、专业社会工作者需求的保障措施
  专业社会工作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为切实保证专业社会工作的顺利推进,首先必须从制度上予以保障。
  (一)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政策服务机制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明确自身在专业社会工作者人才战略中的职责和任务,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制定专业社会工作职业政策法规,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社会工作需求的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
  (二)建立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保障机制
  坚持多途径培育。从实际社会工作者中培育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引入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督导,健全社工制度,培养本土督导。通过专业教育培训、专业职业实务培训,完成实际社会工作者向专业社会者的转变。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确保其年收入不低于当地上一年的职工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实行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相挂钩的待遇和晋升体制,执行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标准,引导社会工作者职业发展通道规划。
  (三)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机制
  我国目前已形成以“购买项目”为主的上海模式、以“购买岗位”为主的深圳模式。两种模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比较而言,“购买岗位”要比“购买服务”更为简单,比较适合培育社会工作机构的起步阶段。
  (四)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认可度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要在政府、高校、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以及社会工作者之间形成合作机制,共同承担推广、普及社会工作的责任: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推动和支持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关高校应充分发挥知识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在行动中倡导社会工作;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要以专业化的优质服务和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服务对象和社会大众的信赖、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莹.如何区分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J].中国社会导刊,2007(4)
  [2] 万雪芬.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J].理论月刊,2009(10)
  [3] 徐小平.社区社会工作者素质现状及对策――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工作者素质调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
  [4] 杨荣.功能与角色:中加社会工作者比较――以社区发展为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 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6]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98-2008)[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钟莹、赖丰茹、麦富兴.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状况及其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884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