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刍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 红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举措,对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审计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5-0041-02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条件,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几乎都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相脱节,“重用轻管”现象十分严重,各有关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致使固定资产的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漏洞。
  一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在对某区的一次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竟然有10%的单位没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有将近10%的单位虽然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简单之极,形同虚设,根本达不到管理的效用,其余的80%单位尽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谨,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偏差,许多单位没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固定资产保管、使用是否正常一无所知,不能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是房屋产权不明晰。在某区,过去有40%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用房都归房产局来管理,而房产局又把这项业务交给下属的房产物业公司来处理,各行政事业单位都不拥有自己办公用房屋的产权,财政每年要拿出不小的一笔开支来为这些单位缴纳房租费。后来,由于房产物业公司进行改制,实行企业化管理,那些房屋产权没有及时明确。某单位连续几年拖欠房租费近20万元,被房产物业公司向司法部门提起了诉讼,而该单位几年内连续更换了几任领导,不知道该追究谁的责任。最终,这笔费用还是由财政来承担,造成了不小的浪费。还有些单位从前为职工谋福利联建的职工宿舍,至今产权都不清楚,职工个人办不了房证,不能进行交易;单位每年还要对这些宿舍进行维修,开支也不小。
  三是核算与资产管理相脱节。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管账的和管物的相互脱节,处于都管又都不管的状态。这种现象非常严重,从而使单位资产存量不实,账实不符。个别单位对上级部门拨入的电脑,接受捐赠的空调、相机等物品,有时未能给核算中心提供合理的记账凭证,会计核算中心不能入账,也极其容易造成账实不符。这样的问题若不引起重视,不予以管理,则会变成私有资产,致使单位的国有资产在无形中流失。
  四是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节。财政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形成的主要渠道,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持运转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多年来,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体系的不健全,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资产信息渠道不畅,致使预算安排缺乏科学准确的基础性数据,难以有效控制资产的重复购置和超标准购置。一些单位不按预算规定的用途和标准配置固定资产,由于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严重,削弱了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政策性。
  五是管理手段落后、责任划分不清。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还都停留在古老的、原始的阶段,没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落后的管理手段,只是简单的一收、一付。由于所需经费全部由财政承担,因此,对如何管理好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没能清楚地划分责任,没能把固定资产的管理落实到每个人。固定资产的多少、使用效率的高低、与账面是否相符,没人能说得清楚。
  六是重采购、轻处置,浪费严重。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对固定资产的政府采购非常重视,有的单位甚至零星的办公用品都进行政府采购,但采购回来以后,固定资产得不到必要的维护和利用,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有的领导认为某些固定资产用处不大了,没有经过国有资产部门批准、审核,随意出租、出借、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增减变动手续不全,人情交易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固定资产浪费情况严重。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清查,真实、全面、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逐步建立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的运行机制,同时为财政部门编制年度预算、完善资产配置管理、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制度和秩序创造条件。
  鉴于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漏洞和对固定资产实施严格管理的重大意义,笔者认为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内控制度。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必须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纠。各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各种资产的采购制度、采购前的审批论证制度、验收制度、核算制度、处置制度。规范资产采购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记录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完善购入、领用、报废手续及凭证传递制度,建立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有制约的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二,尽快明晰房屋产权。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督促下,在审计部门的监管下,财政局联合房产局等部门将久拖未决的房屋产权问题尽快解决,该是谁的就是谁的。职工宿舍问题应由各单位拿出意见,由政府出面统一协调,界定产权。尤其是货币化分房政策出台后、清理津贴补贴后,各单位的职工不应再享有这样那样的额外待遇,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三,核算与管理良好衔接。在核算中心建立一个固定资产管理平台,把各单位的固定资产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利用影音的形式做成卡片保存起来。会计核算中心要与财政、政府采购、审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加强联系,定期或不定期派人到各行政事业单位了解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确保固定资产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第四,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为部门预算和完善资产配置创造条件。围绕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和资产管理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配合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科学合理地分配资源,节约高效地利用资源。资产配置标准要坚持为预算管理精细化服务的原则,提高资产配置的计划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第五,建立和完善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当前,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牵头,财政部门、纪委、审计部门联合开展一次彻底的资产清查,摸清行政事业单位的“家底”,由各单位做好基础数据的采集,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具备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统计等功能,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动态监管。
  第六,增强单位负责人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实行单位领导干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作为固定资产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任期内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与领导干部的绩效挂钩,并作为对领导干部年终考评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不论单位大小,应分工明确,设置固定岗位,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审计部门对单位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干部真正承担起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第七,政府采购部门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加强信息沟通。政府采购部门把通过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信息及时通报给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便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建立信息档案加强管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也应该及时将对单位日常管理及报废、拍卖固定资产情况通报给政府采购部门,便于核查,也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第八,各监督部门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监管。审计、财政、房产、土地管理以及纪委等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加强监督,形成健全的监督网络,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责任编辑 荀福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3244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