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贷”现状及风险控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在“互联网+”时代,“校园贷”作为互联网金融下的产物,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在校大学生中发生的多起“校园贷”相关的负面恶性事件的曝光,“校园贷”这一话题受到包括教育部、银监会等在内的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高校大学生对“校园贷”的基本认知及使用情况;分析“校园贷”运营机制,从财务管理专业的角度,阐述“校园贷”高额利率形成的原因;帮助学生对“校园贷”等网络信贷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财务安全教育的角度给在校大学生敲响警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校园贷”;使用现状;风险控制
基金项目: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创新训练项目:“江苏省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高校‘校园贷’现状调查及风险控制研究”(项目编号:201812684003Y)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1月11日
一、“校园贷”发展历程
近些年来,由于“校园贷”引发的多起恶性事件不时地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甚至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同学因为申请了“校园贷”以后,无法偿还,连累到家人、朋友,最终无奈选择退学的案例,舆论将“校园贷”归类为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恶魔般的存在。校园贷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根据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最早的“校园贷”是由银行提供给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主要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2002年信用卡业务开始在大学校园推广,“校园贷”从之前的助学贷款拓展到了消费贷款,最初向大學生发放信用卡为商业银行拓展了业务也能满足学生合理的消费需求,但之后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出现还款困难,导致坏账率高等现象出现,为了遏制风险,2009年中国银监会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满18周岁学生发放信用卡,向经查已满18周岁但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需落实第二还款来源。由于这项规定的出台,大学生信用卡业务逐步退出大学校园。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平台等迅猛发展,2014年起“校园贷”再次进入大学校园,而此时的校园贷,不同于上述以银行为主的贷款业务,其主要包括:新兴的小额贷款公司;新兴的网络借贷机构;互联网网商消费金融公司,如京东白条、花呗等。2014年后兴起的P2P网贷平台共有2,000家,这些平台只有工商登记和工商营业执照,没有一家取得金融许可证,在没有监管的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迅猛发展,此时伴随着暴力催债、自杀等恶性事件的频发,以高利贷放贷和陷阱式的罚息为主的“校园贷”引起了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2017年6月,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叫停了P2P网贷平台的校园贷业务。然而,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有的P2P网贷平台通过改头换面,以购物商城、培训贷、兼职贷、就业贷、美容贷等幌子继续进行着高额放贷的勾当。
2018年公安部已经将“校园贷”列为打黑除恶重点。
二、高校大学生对“校园贷”的基本认知及使用情况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高校大学生频繁地向各种不规范的网络贷款平台借款?高校大学生对于“校园贷”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选取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104位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中发现:82.6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活费够用,没什么问题。还有17.31%的学生认为自己生活费不够用。他们的生活费主要用于餐饮、娱乐和购买服饰为主,而用于学习培训的只占很小一部分。当出现生活费不够用时,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向自己的亲戚朋友借钱。其中,有5位学生有过借贷行为,以互联网网商消费金融公司京东白条和花呗等方式为主。随着电子支付的方式越来越便捷,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在网上购物,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正好满足了同学们没钱无处可借的烦恼。
另外,调查结果还显示,57.69%的学生对于校园贷的基本运作流程表示不太清楚,35.58%的学生表示基本了解,而只有6.73%的同学表示了解得较为透彻。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对“校园贷”所谓的低息贷款需要保持警惕,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免费的午餐,然而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对于校园贷的利率计算方式,80%以上的学生表示并不清楚,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校园贷”利滚利的高额利息的形成几乎毫无所知,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导致大学生贸然接触“校园贷”进而陷入深渊的原因。
通过上述调查结果不难发现,随着人们对“校园贷”问题关注度的提升,国家、社会、家庭及学校等各个主体在“校园贷”防范方面,通过不同的方式教育和警醒着学生,使得学生初步形成了远离“校园贷”的意识,然而互联网时代下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网络购物平台的出现,学生们的消费及支付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欲望也不断加强,在对于各种网络贷款平台的运行模式没有清晰认知的情况下,难免还会落入“校园贷”的陷阱。因此,对于“校园贷”运行机制,尤其是高额利息形成原因的分析显得尤为必要。
三、“校园贷”运营机制分析
要想让学生远离“校园贷”的魔爪,必须要让他们明白不良校园贷中存在的各个陷阱和套路,为何一旦陷入就会万劫不复。在具体分析不良校园贷的运营机制之前,首先来了解一下货币的时间价值理论以及普通银行贷款利息的计算过程。
(一)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告诉我们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比如,投资人在做投资决策时,如果方案1能够使其在1年后获利1,000万元,而实施方案2能够使其在5年后获利1,000万元,相信所有的投资人都会选择方案1,原因是即便不考虑通货膨胀及资金收回等因素的前提下,1年后获得1,000万元,投资人可以选择存银行定期、购买货币基金,4年后通过这种最稳妥的投资获得的本息之和都必然大于1,000万元。由此可见,时间可以创造额外的利息。 (二)分期付款利息的计算方法。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出现了现值和终值的概念,现值也称折现值,是指把未来现金流量折算为基准时点的价值,用以反映投资的内在价值。终值是指现在某一时点上的一定量现金折合到未来的价值,俗称本利和。而在计算分期还款各期应偿还的金额时,运用到的则是由现值和终值引申出的投资回收系数。所谓投资回收系数,是指在预定的回收期内,按复利计息的条件下,每年回收额相当投资额的比率。在利率与期限既定的前提下,每年要收回多少资金才能定额回收原来的投资。
例如,假定以10%的年利率借款20,000元,分10年还清,每年至少要归还多少现金才能还清贷款本利?根据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P=A·(P/A,i,n)=A·[1-(1+i)-n]/i
A=P·i/[1-(1+i)-n]=20000×10%/[1-(1+10%)-10]=20000×0.1627=3254
也就是说,每年至少要归还现金3,254元,才能还清贷款本利。
上述计算过程中的i/[1-(1+i)-n]是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称作投资回收系数。
同理,假设以1%的月利率借款3,000元,分12个月还清,每个月至少要归还多少现金才能到期还清贷款本利?
A=P·i/[1-(1+i)-n]=3000×1%/[1-(1+1%)-12]=261
由此可见,在正规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中,分期付款的利息本就大于本金除以还款期数,而各类不良校园贷由于存在着各种陷阱,进而導致最终还款金额远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本利之和。
(三)校园贷高额利息形成的原因。首先,“校园贷”本身的年利率就远远高于银行等正规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息,一般年利率在10%~40%之间;其次,学生在向这些网络贷款平台借款的时候,拿到手的已经是扣除利息后的金额,例如某学生借款1,000元,年利率为40%,则真正借款到手时只拿到500多元,这400多元的差额包括40%的利息400元,也就是人们俗称的砍头息,另外一部分差额是在这些非正规平台办理校园贷款的时候,缴纳手续费、服务费、材料费等各种明目的费用。然而,在计算还款金额的时候不仅按照全额1,000元计算,同时还要承担40%的高额利率;由于学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当出现无法按时还款时,还要承担20%左右的逾期费,在逾期仍然无法偿还的情况下,这些网络贷款平台进一步提出只要支付30%左右的续期费即可延迟一周归还。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致使还款金额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四、“校园贷”风险防范若干建议
“校园贷”问题已经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国家及学校等各有关部门也都展开了多种措施来预防“校园贷”问题的发生,即便如此,不良“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仍然频繁发生,因此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杜绝“校园贷”的发生,关键还是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从借款的原因、借款途径及借款可能带来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引导,进而让学生能够自觉远离“校园贷”。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通过对104位在校生的调查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将生活费花在了餐饮、娱乐及购物方面,很少会在书籍和培训方面做投资,走在校园里我们经常会看到背着名牌包包、穿着限量版鞋子、用着最新款手机的学生,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日益严重,学生们往往忘了自己的主业是学习,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花在了修饰自己的外表和吃喝玩乐方面。作为学校,特别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寻求正规的筹资渠道。当学生真正遇到经济困难,为维持正常的学业需求需要借款时,可以寻求正规的借款渠道,比如申请助学贷款,政府为帮助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助学贷款服务。另外,近年来,国家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高校大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方面,从而帮助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当然,作为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勤工助学或者是兼职等方式为自己赚取生活费,进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三)重视个人征信问题。据专业人士透露,近年来征信报告中显示90后的恶意逾期、网贷逾期占绝大部分,10个老赖黑名单中,9个是90后,甚至报告显示长期逾期。而很多90后表示不知道逾期所带来的影响和问题。大数据时代,征信记录打通,“老赖”将无处遁形。征信记录主要来源于征信报告,征信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用于查询个人或企业的社会信用。个人征信出现问题的话,将严重影响到之后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借贷平台的使用者,对于个人征信的意识薄弱。各大银行对于征信查询次数有严格的规定,对于一些不懂业内知识的人们,动不动就去申请网络贷款、信用卡等,一次申请不过就申请第二次、第三次,或者这家银行申请不过,就换家银行接着申请,殊不知你每次申请信用卡或者网络贷款都会查询个人征信。查询征信的次数,在短时间超过6次,以后再去申请信用卡或者贷款,银行都会直接拒绝。所以,在没有特殊必要或者没有一定把握的情况,不要轻易去申请所谓的网络贷款或者信用卡。
综上所述,作为在校大学生,我们要重视个人征信问题,不要轻易去各种网络贷款平台借款,一旦影响到个人征信,从长远来看必将后患无穷。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3.
[2]疯狂未了校园贷[EB/OL].新闻调查,2018.11.17.
[3]王铭,陈文雯,王守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5).
[4]许夏冰,黎晓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校园贷”风险防范机制问题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4).
[5]吴亚弟,王晓晓.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对高校“网贷”现象的思考[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700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