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发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提要] 近年来,皖北地区社会经济加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快于全省,已经成为全省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然而,皖北地区仍然面临着生态环境约束趋紧、创新资源要素缺、产业发展层次低等问题。当前,有必要系统梳理面临的优势、潜力及存在的问题,重点突破、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增添动能。
关键词:皖北地区;优势;潜力;问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3月29日
一、发展优势
“十三五”以来,皖北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势头。2016年皖北六市GDP增速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2017年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2018年增长7.8%,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但主要受“两淮”影响,亳州、阜阳分别增长10.1%、9.5%,居全省第1、2位,蚌埠、宿州均增长8.5%,并列全省第4位。
皖北劳动力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有望持续释放人口红利。皖北地区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755万,分别占全省的38%、53%。14岁以下人口占全部人口22.8%,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中长期人力资源储备丰富。庞大的劳动力群体,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外出务工群体中,锻造出一批高素质产业工人和企业家队伍。经过多年大建设、大发展,皖北地区城市发展框架进一步拉开,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全省,居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消费升级和新型城镇化潜力巨大。
皖北农业和能源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巩固,有望加快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皖北农业耕地面积占到全省的50%,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畜牧、中药材、蔬果等农产品生产基地;煤炭、石英石、铁矿石等矿产资源丰富,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和能源基地。亳州现代中药、阜阳生物医药、淮北食品加工、淮南新型煤化工等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正在形成。通过深度挖掘和利用特色资源禀赋,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煤电化一体化、大数据、硅基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皖北地区有望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探索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路子。
合作共建效果显现,园区建设加快起步,有望进一步夯实产业发展载体平台。近年来皖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度有效提升,开发园区发展框架全面拉开,正在进入起步加速期。目前,省级开发区已经实现皖北县级全覆盖。2018年,皖北六市40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开发区1.4个和0.1个百分点。南北共建园区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全省39.9个和26.7个百分点。随着开发园区加快建设,产业发展的平台短板得到改善,集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皖北交通條件改善,区位优势渐显,可以在新一轮扩大开放中更好利用内外部资源。皖北地区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长三角、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沪、京九、京广、陇海等国家骨干铁路和京台、济广、连霍、宁洛等高速公路在此交汇,阜阳、蚌埠是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特别是随着商合杭高铁全线贯通,皖北将跃升为长三角与中原腹地的联通枢纽,可以更好发挥“左右逢源”优势,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国家和省政策红利叠加,皖北内生发展动能释放,可以在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路径上做出探索。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脱贫攻坚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为皖北地区区域协调、共享发展提供支撑。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皖北地区转型发展、绿色发展注入活力。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原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引导下,资金、土地等要素资源向皖北倾斜。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皖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日益增强,发展动能正在释放,高质量发展前景广阔。
二、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环境约束紧。2018年,全省城市地表水水质倒数后四位、空气质量优良率倒数后五位全部为皖北城市,均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皖北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最低的淮北市仅为全省的1/3,以全省1/5的水资源支撑了全省约1/2的耕地和人口以及全省主要电力、煤炭生产的用水量。此外,近年来皖北地区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阶段,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等生态空间受限,生态系统功能有所退化。
(二)创新资源要素缺。皖北地区科教资源和创新平台短缺,普通高校仅有24所,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各1家,新型研发机构仅2家,分别占全省的1/5、1/9、1/12和1/1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8家,仅占全省的15.5%。研究人员数量不足全省的1/5,加之收入水平和生活宜居度不高,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创新投入总体偏低,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1.1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94个百分点。
(三)产业发展层次低。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9∶44.2∶40.9,农业比重高于全省5.3个百分点,农业大而不强问题突出。2017年,皖北地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为2.0∶1,低于全省2.2∶1、河南省2.94∶1和山东省4.7∶1的水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全省及周边地区。传统产业比例偏高,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新兴产业培育不足,支柱产业竞争力弱。县域产业不强,企业规模体量偏小,整体实力偏低。产业对外开放低,2017年外贸依存度仅为4.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皖北地区人均交通密度较低,2017年,人均公路里程20.57公里/万人,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1.4%,其中,人均高速里程0.42公里/万人,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2.9%。高铁通车里程仍然较低,城市间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滞后,城际快速通道不足,城际高速仍未完全实现畅通直达,严重制约城际联动发展。物流枢纽地位较差,缺乏区域陆港型、港口型、空港型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弱。 (五)民生领域短板多。皖北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在前两年已有17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实现摘帽脱贫基础上,截至2018年底,全省14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皖北仍有8个;按照人均纯收入3,100元脱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47.6万人,其中有21.4万人在皖北,占45%;由于脱贫正向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产业扶贫基础不牢固,自身造血能力不强,巩固脱贫成果压力较大。2018年,皖北城镇、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8,780元、11,405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收入比为2.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05个百分点。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皖北发展事关全省大局,只有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加快皖北振兴的强大合力。一是省加快皖北地区发展领导小组坚持把支持和推动新一轮皖北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心,摆上重要位置,定期研究协调解决事关皖北振兴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省皖北办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紧密跟踪皖北发展动态,深入调研制约皖北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系统谋划加快皖北振兴的战略措施;三是结合省市机构改革,进一步优化皖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组成人员。
(二)强化规划引领。皖北地区正处于换挡加速的关键阶段,必须紧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研究谋划事关皖北长远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一是结合国家启动编制“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提前谋划新一轮加快皖北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明晰未来五年皖北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二是结合破解制约皖北发展的瓶颈和短板,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领域,研究谋划和储备一批关键性、区域性、综合性的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
(三)完善要素保障。结合前期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围绕人、钱、地等要素保障,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提升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是推动干部定向交流。皖北振兴特别是皖北县域振兴,亟须建立一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议定期从省直有关部门、皖江地区有计划选派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处级以下干部到皖北地区挂职和任职,强化业务指导交流。二是加大财税金融支持。落实各项财税支持政策,逐步提高省级财政对皖北地区的补助比例和增量税收返还。用好长三角一体化政策机遇,积极争取长三角财政统筹资金对皖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协调省级金融机构对皖北地区给予信贷倾斜。三是加强重点项目支持。加大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项目建设的规划许可、立项审批等支持,重点保障用地指标需求。适当降低重大项目用地的条件和標准,取消配套资金或降低配套比例。
(四)深化结对合作。推进南北结对合作是省委、省政府支持皖北发展的重要政策创新。一方面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主导相结合,进一步优化皖江皖北结对合作机制,建立合作双方主要领导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合作事项由开发区向人才、教育、医疗、劳务和文化等多领域延伸拓展,促进区域间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共建园区运营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管理模式,支持国内外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和开发区等参与园区共建,鼓励共建双方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共同投资开发创造的净利润按投资比例或股东约定进行分成,园区工业总产值、经营(销售)收入和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可按一定比例在两地政府间进行分配。
(五)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注重从统筹协调、压实责任、强化能力等方面入手,确保皖北振兴发展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落实。一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领导小组单位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协同推进重大事项、重点任务的落实。二是细化工作具体举措。省直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深化落实具体支持办法,在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上向皖北地区倾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三是定期组织干部培训。在组织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干部及分管部门负责人培训的同时,扩大培训范围,加快实现干部全覆盖。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振宇,周燕林.皖北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1).
[2]秦煦.科技支撑皖北发展创新驱动后发赶超[J].安徽科技,2014.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1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