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盐城地区“民艺”文化传承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国内经济发展面临转型,各地开始思索未来产业形态。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能够树立地方特色,增加吸引力并带动经济发展,成为未来产业形态的一种重要形式。实地调查盐城地区特色“民艺”,分析传统“民艺”的生存现状,研究盐城“民艺”如何能从内而外,从民众到政府决策层建立一套围绕“人”“文”“地”“产”“景”的“民艺”文化体系生存发展策略。
  〔关键词〕民艺;文化传承;盐城;民艺文化
  一、何为“民艺”
  “民艺”从字面我们可以将其解释为“民间工艺”“民间技艺”或者“民间艺术”,它们都终是围绕着“民”这一主体,也就是来自民间,或者来自手工艺人群体,他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从事的艺术性或者是技术性的活动,今天我们将其简称为“民艺”。中国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家,各地围绕生产生活产生的“民艺”多姿多彩,极富生命力与魅力。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政府集中精力发展大城市,手工艺赖以生存的土壤遭到很大的破坏,农耕时代的精湛技艺慢慢变得不合时宜。
  各大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人口快速流动,经济高度融合,文化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地域特色越来越模糊,甚至连旅游景点的建筑式样与纪念品都趋同。人们开始反思与觉醒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开始注重自身的特色与内涵建设。而“民艺”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在本地生产生活中获得的宝贵经验,能够很好地彰显地域的特色与文化。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地域之华,珍惜发展“民艺”文化。“民艺”的文化继承也从政府发展经济的功利属性,慢慢过渡到居民内省性的传承,不再单纯迎合他人,而是尽力去扩展内涵,修炼内功,自得其乐,树立文化自信。
  二、盐城地区的“民艺”文化考察
  盐城位于江苏北部,地域广阔,河道众多,有特色鲜明的滩涂地貌,辖亭湖区、盐都区、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大丰市、东台市等地。其中东台发绣、建湖和盐都的糖画、大丰的柳编和麦秸秆贴画、阜宁的面塑、盐都的剪纸都是较为有名的“民艺”种类。笔者通过调研考察,现对盐城地区的“民艺”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目前,各“民艺”门类都有较为有影响力的传承人,像亭湖区的八十多岁高龄的“民艺”人孙东成,技艺精湛,可以随心捏出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其家族四代都是面塑艺人,孙老从8岁开始就跟随家人学习面塑手艺,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举办的“民艺”展中获奖,还曾受邀给外国友人当面表演面塑,作品被抢购一空。然而,孙老对面塑的传承与发展充满担忧,他说当下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面塑。孙老在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抽出半个月来制作面塑作品,一方面是节下里气氛好,购买的人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小孩子认识与了解面塑技艺,寄望后人能感兴趣,将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
  另一“民艺”特色门类东台发绣,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日本等国都享有很高声誉。二十世纪末,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东台建立了发绣工艺研发加工厂,民间也有几十家小型的发绣加工厂。从事一线发绣生产需要技艺与耐心,销路不是很畅通,普通发绣工人工资并不高,很少有年轻人愿意选择这一行业,而很多年纪大的绣娘,眼力又跟不上,加之生产的发绣品种缺乏新鲜题材,久而久之,很多小工厂慢慢支撑不下去,濒临倒闭。
  三、盐城地区“民艺”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盐城“民艺”文化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发展进程中“民艺”文化普遍遭遇的问题,即缺乏内发性,市民缺少对传统“民艺”文化的认同与珍惜。时代快速发展,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人们认为一切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才是适合自己的,大步往前,却忘记思索过去,缺乏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带来的问题是没有人愿意去继承传统“民艺”。有识之士早早发现这个问题,倡议搞“非遗”申报,保护传承人,保护“民艺”文化,但这种保护是脆弱的,覆盖面也很单一,甚至有时候会变成自娱自乐。没有来自市民的参与和互动,民艺没有了传统土壤,就很难壮硕地成长发展。
  盐城的“民艺”和全国各地“民艺”面临的情况一样,脱离传统生活方式是其无法很好传承的最大症结。也正是这个原因,民众无法直接了解原本近在咫尺的传统民间艺术。目前一些艺术研究机构、艺术家对盐城地区的传统“民艺”是寄予很大关注的,但是仅凭这些微小的力量无法让即将消逝的“民艺”重燃,也无法给民众带来直接的福祉。“民艺”传承要以当地市民为后盾,让其认同“民艺”并成为“民艺”文化传播的主體。
  当前,盐城地区的“民艺”还缺乏历史文化的延续,缺乏深度,艺人往往停留在技艺表面,缺少文化内涵拓展,题材枯燥。另外,各地由于地理条件与历史文化不同,“民艺”的特性也不同,但由于经济现代化,信息流通快,很多地区的“民艺”会快速模仿一些爆款,而慢慢丧失自身的特色。
  盐城“民艺”在资源开发与行销方面尤其显得滞后,产业单一,多依靠政府举办展会与庙会,受众人群狭窄,缺少“民艺”生长的公共空间,没有将“民艺”与当地特色景观进行融合。
  四、盐城“民艺”文化的营造策略
  盐城的民间工艺、民间技艺、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通过政府进行的经济形态转型,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各类博物馆、旅游景点、特色小镇都是围绕营造盐城本地“民艺”文化开展的,但这是从上至下的塑造,会造成空洞,缺乏市民参与的人文精神。在此,笔者通过对比日本等国家“民艺”发展起步较早并且比较成功的经验,探讨我们目前发展盐城“民艺”要从“人”“文”“地”“产”“景”等方面进行。所谓“人”是指“民艺”文化的传承对象;“文”是指“民艺”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要有历史的延续性,有传统有创新,“民艺”人要不断学习;“地”是每个地域的“民艺”文化要有区分度,不能一哄而上,互相抄袭,尊重“民艺”的地理环境;“产”是指“民艺”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要实时反思,如何行销和推广“民艺”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除了经济性,“民艺”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景”是指“民艺”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营造和当地的特色环境、景观等结合起来。   前面说过,“民艺”文化传承需要肥沃的土壤,在培育“民艺”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广大市民的关注与支持,如何才能让“民艺”引起市民的关注呢?首先,“民艺”种类最好是跟市民日常生活相关,可以使用的并且有存在意义;其次要培育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要把“民艺”作为所在地的精华文化来对待,满足市民的精神需求即自豪感。以盐城亭湖的面塑为例,传统面塑的最初功能是作为儿童玩具,在农忙之余、节庆日里可以增加额外收入。发展到今天,儿童玩具琳琅满目,儿童活动五花八门,对于面塑这一“民艺”来说,很难像以前一样,把目标人群定位在逗乐孩童这一群体上了。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这门技艺该将目标定位转型到哪里呢?笔者认为当下的目标人群可以定位为社区里的退休老人和学龄前婴幼儿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为什么将用户群体定位成老人和孩子呢?老人退休后有很多空闲时间支配,并且老人有退休金,对娱乐休闲等活动需求较高,反而对金钱效益需求没有太关注。所以,在这些退休老人中推广,他们可以从事娱乐自己并能提升精神内涵的“民艺”活动,政府可以在社区活动中心购买“民艺”人的服务,“民艺”人自发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公共空间以表演形式进行推广都不失是个好办法。学龄前儿童也是“民艺”人的传承对象,面塑,就好似橡皮泥的前身,很适合孩子动手创意,这是传播传统文化非常好的契机。这些孩子可以在爷爷奶奶带领下去社区活动中心参加“民艺”活动,也可以周末在父母带领下参加“民艺”活动。同样,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政府可以组织“民艺”人定期到学校宣讲,让学生了解“民艺”的历史发展、文化历程等,并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最终目的是展示“民艺”的魅力,让孩子们喜爱自己的传统技艺,树立自豪感。总之,通过“民艺”人所在社区活动中心与校园为载体,将目前“民艺”单纯作为商业创收以及吸引旅游的定位进行拓展,让其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当下,很多“民艺”都是通过政府保护才赖以生存的,最著成效的是非遗体系的创立以及各地的博物馆和民俗馆的宣传。笔者通过考察发现,这样一些导向往往让“民艺”发展呈现不均态势,有的门类没有争取到政府资金项目支持,自身就很难发展,苦苦挣扎,而政府扶植的门类因为很高端,对继承人要求也很高,又形成了少而精的导向。因此,还是要由下而上,培养全体市民尊重爱护“民艺”文化,以此为自豪,从小在自己生活的周围感受“民艺”的熏陶,建立文化自信,才能使“民艺”脱离政府的哺育时,依然顽强生存。虽说如今的社会形态与过去大不相同,人们的生活元素变得丰富多彩,这时人们往往更多追求精神上的发展,“民艺”文化就是认同我们自身从过去到今天的历程。因此笔者主张,“民艺”文化要脱离产业化经济发展的定位,比如有些地方的“民艺”特产,不拿到外面去销售,只放到产出地展出售卖,游客想一睹當地“民艺”品,就必须亲自走一趟,才能体验到,这避免了旅游景点各地特色“民艺”的窜杂,千篇一律,缺少特色,失去吸引力。
  结 语
  盐城“民艺”艺术水准高,但是面临传承中的各种问题,笔者通过思考,得出相关的策略,即要建立一种文化自信,自下而上地对“民艺”进行继承与宣传,政府职能部门仅仅作为引导和配合,重点是提升大众对“民艺”文化的认同与消费。让盐城“民艺”深入人心,让市民爱戴进而去学习制作,是当下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尹雨)
  参考文献:
  [1]邓福星,唐家路,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盐城市志.南京[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23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