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上海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效果评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通过“国八条”“国五条”等一系列的政策对价格快速上涨的房产交易市场进行价格和供需等方面的调控,然而2014—2015年上海公积金贷款政策不断地放宽,同时贷款利率不断下调,这一措施助推了上海房地产价格的升温。文章基于利益相关者模式对该时段的公积金贷款政策进行了评估,通过各方的利益点综合评价该政策的执行效果。
[关键词]公积金 利益相关者模式 公共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9.23;F832.479 文献标志码:A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3年2月26日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7号)提出了五项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希望以此来达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国五条”出台之后房价涨势立缓,多方向、多维度的各部门辅助政策开始出台,调控房价走势,不久全国房产价格开始降温,曾经的炒房热开始从疯狂走向理智[1]。然而仅仅一年多时间之后,作为房地产调控指向灯之一的公积金贷款政策方向开始转向,2014年11月起至2015年10月,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连续5次发文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4.5%下调至3.25%;五年期以下(含五年)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由4.0%下调至2.75%。在仅仅9个月的时间里,不论五年期以上还是以下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降了1个百分点,下降了近30%[2]。同时,公积金管理中心调整了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放宽了对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改善型第二套普通住房的信贷政策,个人和家庭最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也相应上调。一系列的公积金贷款政策的出台都在鼓励居民使用个人公积金贷款购买个人商品住房。
一、多利益方博弈分析
由于公共政策本身的制定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就是社会利益重新进行调整分配的一个过程,经过各方平衡、博弈协调并且最终出台政策,故下文将从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政策的几个利益相关方的角度,分析利益方情况和政策效果。
(一)利益相关方一: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的利益诉求主要在于寻求房价、物价和社会的稳定,代表的是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政治利益。基于此目的,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房价调控政策和措施,以期解决商品房价格虚高、市场供应不合理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因为房价骤降而引发房产持有者的不满和抗议等问题,以及导致社会不稳定的一系列的问题[3]。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主要一方,中央政府的目的在于通过公积金政策间接影响或限制商品房的投机销量并稳定商品房价格,而非使房价一路暴跌。只有稳定商品房价格,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
(二)利益相关方二: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虽然同为政府方,可地方政府却是与中央政府角度截然不同的另一利益相关方。地方政府为了自身政绩,往往会不断追求经济的发展,寻求房价价格的升值,土地价格进一步抬高,政府收入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同为确定性利益相关者的地方政府在可以自己决定掌控的范围内,出台有利于稳住房产价格的各类公共政策。上海市公积金中心出台的这一系列贷款利率下调政策等都是这一利益相关方利益驱动的较好体现[4]。公积金贷款利率的优惠有助于刺激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积极性,从而带动房产市场的交易再度活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地方政府所关心的房價稳定目的达成。
(三)利益相关方三:公积金管理部门
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寻求的是公积金归集余额增加,企业公积金缴交覆盖度提高,以及提升公积金余额的资金再利用率,这些都能体现出该部门的政绩和功能。优惠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使得企业的员工们更具有缴交公积金的意愿或者督促企业为员工按规定缴交公积金,从而提高员工福利保障水平[5]。
《2017年上海市住房公积金年度报告》中表明,2013年至2017年缴存额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约13%,整体公积金余额规模迅速的扩大,缴交单位数量、缴存余额和缴交员工数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以此达到了公积金管理部门的政绩利益目的。
(四)利益相关方四:企业
不同于前三方主要是政策制定的利益相关方,企业是主要的住房公积金政策的执行方。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其主要利益目的在于尽可能地寻求降低人力成本,并达到合理避税的目的。同时,企业也通过公积金这个福利方式吸引人才,增加员工的住房保障,以达到留住员工的目的,促进公司人员的稳定,这样有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6]。
基本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为企业和个人各7%不变,自2016年起,补充公积金的比例上限从8%下降到了5%,公积金缴交额同时可在税前扣除,相应地减轻了企业方人力成本的压力。通过这一政策,公积金缴交单位数和员工数在数量上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一政策的效果。
(五)利益相关方五:普通个人
作为缴交公积金并进行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直接受益方和政策对象,普通个人有政策响应最大的驱动力,企业及政府为普通个人缴纳的公积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当于增加了员工收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的住房问题。2014—2016年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趋势整体表现为下行再上扬的形态。自从2013年国务院的“国五条”发布后,全国的贷款发放量有明显减少趋势,而2014年末开始的5次连续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拉动了2015年和2016年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发放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刺激了个人购房的需求,而且不断增长的企业公积金缴交金额也符合了普通个人这一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二、结语
文章通过对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相关的5大利益相关方进行政策效果评估分析,结合2013—2016年的上海市住房公积金数据对2014—2015年期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的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政策进行评价和评估分析。但是由于各方的利益并不相同,利益方反馈效果不一,甚至会出现相驳的情况,综合下来,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的公共政策还是符合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积金管理中心各方的利益,然而对于企业方和普通个人来说长期利益显现效果并不是很好。综上所述,通过利益相关者模式来看,该公共政策总体能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但效果仅限于短期内显现而非长期显现。
参考文献:
[1]廖梅杰,何晟颖.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分析——以房地产政策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19- 21.
[2]王立,王峥,王永梅.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利益考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J].管理学刊,2012,25(4):80- 84.
[3]杨黎明,余劲.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对房价影响的动态研究——基于2002—2011年七个二线城市的面板数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5):76- 83.
[4]吴芳. 基于有效性分析下的住房公积金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冯静,杨志云.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6- 30.
[6]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住房公积金2017年年度报告[R ]. 20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45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