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从教材、学生以及教师三个维度分析了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0.105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互联网+”、业财融合、财务共享等新观点的出现,这也对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会计学专业中,《中级财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在工作岗位中运用最多的知识,可以说《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是整个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基石和明珠。
2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从教材、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对此门课程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1 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课程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但当前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以《企业会计准则》为蓝本进行编写,内容晦涩难懂,导致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从业人员的“指南”,同时也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在目前的教材编写过程中有大量的准则原文,虽然有益于会计准则表达的严谨性,但同时也是缺乏接地气的表现,导致学生看起来不知所云,产生厌学情绪。
第二,内容体系参考职称考试,脱离本科教学的实际。职称考试的教材编写是非常完善的,体现了当前最新的会计准则,是成为一名会计师所必备的财务会计能力,即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能力。本科教学和职称考试有着显著的差异,本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的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学生掌握的是会计思维方法,明白的是会计准则背后的出发点,但遗憾的是市面上的教材大都忽略了这一点。
第三,教材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如上所述,大量引用会计准则原文和参考职称考试教材的结果就是教材内容繁杂,重点不突出。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是整本书都是重点,因为教材被学生用笔划线划的面目全非了。当然,这也是《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的特点所在,但这也说明教材的编写没有照顾到学生学习的感受,有点罗列知识点的倾向,而非在传授知识,不成体系。
第四,仅限于会计要素核算和报表的编制,忽略了最新的会计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中级财务会计》的确要求学生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但从整个会计学专业的培养来说,仅仅掌握这些是不够,这些只是成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者的基础,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财务工作者,必须跳出这些基础工作(知识)的层面。
2.2 学生
学生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中心点,一切的教学活动的目的和结果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是00后,他们所处的成长环境已经与80后有显著的不同,主要的变化就是移动智能设备的出现,智能手机已经称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仅从课程教学的角度来分析,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接受知识的态度不积极。目前的大学成绩考核体系下,不少学生以考前突击60分为主要目的,平时学生态度较为消极,靠考前突击,即使考试及格,也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
第二,碎片化学习成为日常学习的主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碎片化学习得到提倡,但这并不适合在校的学生。碎片化学习过于分散,《中级财务会计》内容多且杂,这就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抽出时间进行集中学习,这样才能起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第三,学习方法以“背”为主。《中级财务会计》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内容多且杂,于是在日常的学习中经常“轻理解、重背诵”,短期内看起来很有效果,但长期来看,以“背”为主的学习方法,忽略了准则制定背后的逻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会很短暂,题目稍微发生变化,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处理。
第四,眼高手低。《中级财务会计》和其他的课程所有不同,它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理论,运用会计准则,解决企业中的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课堂上课堂上的听懂不代表自己会做,更不代表做对。
2.3 教师
学生对《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第一印象来源于教师开学时的第一课,而第一印象如何,又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条件所限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传统讲授为主。由于《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内容较多,课时又有限,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进行“满堂灌”,开展其他教学方法(如情景剧、专题讨论、习题精讲等)的时间较少。传统的讲授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如果能多开展其他的教学形式则更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第二,忽略学生的需求。传统讲授最大的缺点就是忽略了教学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接受知识应该是主动的,积极地,而传统的课堂讲授忽略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重实践,轻理论,教学理念较为落伍。《中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内容以准则为中心,涉及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教师的讲授多集中于分录如何做,导致学生课堂上似乎听懂了,但动手做题就感觉困难重重,这主要是因为没有理解分录背后的逻辑,没有考虑准则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忽略会计基本理论的教学,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会陷入“背分录”的误区之中。
3 提升《中级財务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3.1 编写适合本科教学的教材 一本適合本科教学的教材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阐述每一章节的内在逻辑体系,也即内容安排之间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的罗列知识点;第二,在讲解会计准则时,语言表达尽量“接地气”并穿插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因,让学生不仅明白怎样做,更明白为什么这样做;第三,精编案例业务,尽可能的“一张蓝图绘到底”,尽可能的以一个经济业务的变形来讲解,让知识点可以串起来。综上所述,一本好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应该以会计准则为指南,以学生需求为中心,在通俗易懂的同时又不失严谨的表达出会计的业务处理方法。
3.2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首先,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中级财务会计(I)》这门课相当的枯燥,教材编写又以《企业会计准则》为蓝本,晦涩难懂,因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成主动的汲取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会计准则进行理解,避免以背为主的学习方法。最后,学生务必抽出集中的时间动手做题,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3.3 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会计准则制定逻辑的讲解。此门课程主要讲解会计要素的确认、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处置,内容多且杂,学生容易陷入“背分录”的误区,这就要求在讲课时注重对会计准则制定逻辑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知识,将知识活学活用。其次,在传统的讲授的同时,适当增加其他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针对存货跌价准备,让学生收集资本市场上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披露信息,进行专题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掌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处理,还可以明白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目的以及对财报当期和未来的影响。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听取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然后对课程教学进行调整,不能只顾课程进度而忽略了学生的掌握程度,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专业知识,更要将会计环境发生的新变化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了解诸如业财融合、财务共享中心、管理会计等新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黎,李然,吴建新,陈风云.财务共享背景下的会计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师,2019,(03):62-63.
[2]谷增军.基于财务共享理念的基础会计课程改革[J].新会计,2019,(02):26-28.
[3]宋宏丹.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以大连海洋大学会计专业为例[J].财会学习,2019,(05):214-215.
[4]马亚红.业财融合背景下我国会计本科教育变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9,(03):113-1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5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