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进口贸易结构与地理分布的实证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发挥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一般认为初级产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会增加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相反最终产品的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较大,且會增强本国在国际经济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通过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和地理分布的分析,发现我国初级产品和资本品的进口比重很高,消费品市场比重很低,对一些资源生产国市场依赖程度较大,对日本和韩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相对较大。
  关键词:进口贸易;贸易结构;地理分布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1.030
  1 前言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许多学者提出需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思路做出重大转变和调整。主张由原先注重需求管理,转变为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并重,具体到国际贸易领域则主张修正长期以来倚重和强调出口贸易的做法,需把进口贸易作为供给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积极作用。
  目前,关于进口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赖明勇(2002)、王益兵(2004)、徐光耀(2007)、陈勇兵(2011)等指出进口贸易有益于我国经济增长。冯永琦(2013)、裴长洪(2013)则指出不同类型的产品,如初级产品、中间品以及最终产品等分别对经济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产生不同的作用。认为初级产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且易增加对国际初级产品市场的依赖程度。最终产品的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较大,且会增强本国在国际经济各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这些研究着重分析了我国进口贸易产品结构,但很少有涉及到进口贸易的地理分布,忽略到国际关系可能对进口贸易产品的影响以及对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干扰。为此,本文将从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和进口商品地理分布两方面详细的分析目前我国的进口贸易格局,以希为进一步研究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提供一个较全面数据分析和支撑。
  本文的数据将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资料,采纳SITC商品分类,借鉴裴长洪(2013)的分类方法将进口商品分为初级品、中间品、资本品和消费品四类。其中初级品对应于SITC0-SITC4,含88个子类,主要指资源产品和农产品原料。中间品对应于SITC5-SITC6,含85个子类,主要指没有成为最终产品之前处于加工过程中的产品,如化工产品、纱线等纺织中间产品。资本品对应于SITC7,含50个子类,主要指企业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等,如动力机械设备、机电工具等。消费品对应于SITC8,含31个子类,主要指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产品,如服装、家具等。
  2 中国进口商品的总额及结构
  2.1 中国进口商品总额及增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绝对额增长明显。2004年中国自国外进口商品约5610亿美元,至2017年进口额增长至18440亿美元,14年间进口额增加3倍多。
  虽然中国进口商品绝对值不断上升,但与中国日益扩大的出口商品相比,进口在整个中国的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没有明显提升。十多年来,进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2%至49%区间,且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近几年进口增速明显放缓。2010年和 2011年是中国进口额增长最迅速的两年,进口总额最高达到19590亿美元。随后中国进口增速迅速下降,尤其是2015年和2016年,增速为负,2017年进口又再次增长,但总额仍未超过2013年和2014年。
  2.2 中国进口商品的结构
  从中国进口商品结构来看,资本品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商品类别,其次为初级品,最后为中间品和消费品。以2017年为例,资本品、初级品、中间品和消费品的进口总额分别为7369亿美元、5791亿美元、3308亿美元和1309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40%、31.4%、17.9%和7.1%。
  从近十几年发展趋势来看,中间品和消费品的进口比重缓慢下降,资本品则先缓慢下降,又逐渐上升,初级品在我国进口商品中的比重是缓慢提高又逐渐下降。其中2011年至2014年间,初级品进口显著增加,其它三类商品增幅下降较大,2012年资本品增幅达到近十几年最低点,仅为35.9%,中间品增幅也于2013年达到最低点,为17.3%。从2015年开始,初级品的进口增幅开始下降,与此同时,资本品的进口增幅开始上升。
  细化至各类商品,具体情况如下:
  (1)初级品。从结构来看,初级品进口主要集中于SITC2类(粗材料)和SITC3类(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相关材料)两者占到初级品进口的90%左右,主要为石油、石油产品及副产品、金属矿砂及金属废料和煤、焦煤。近几年,SITC0类(食品和活畜)的进口总额开始缓慢上升,其在初级品进口中的比重,由2007年5%,缓慢升至2017年9%,主要为含油种子和含油果实。另外天然气和软木、木与纸浆与废纸近几年进口也在逐年增长。
  (2)中间品。我国中间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SITC5类(化学及有关产品)和SITC6类(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十几年间SITC5类(化学及有关产品)产品的进口额呈现增长趋势,而SITC6类(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进口略有所下降。2004年我国SITC5类(化学及有关产品)进口额占当年中间品进口额51%,2017年上升到58%,进口额占比增长7%。而SITC5类(化学及有关产品)进口额则呈现减少趋势。2004年我国进口额占当年中间品进口额49%,2017年减少到42%,进口额占比减少7%。具体至商品来看,中间品进口主要集中在有机化工产品,其次为初级形状塑料,再其次为有色金属、医药产品以及钢铁等。从商品增速上看,近几年随着清洁能源的推行以及国内纺织业的发展,有机化工产品、有色金属、纺织纱线,织物制成品、橡胶制品、肥料等商品的进口总量有所下降,但医药产品、精油、香膏和香水原料等商品的进口总量上升迅速。   (3)资本品。我国资本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SITC77类(电气机械、仪器和用具)和SITC75类(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其中SITC77类(电气机械、仪器和用具)约占资本品进口贸易总额的一半,但从2012-2017年间增长速度明显放缓。SITC75类(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的进口则迅速提升。
  (4)消费品。我国消费品的进口主要集中在SITC87类(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及器具),SITC89类(杂项制品)和SITC88类(摄影仪器,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钟表)三类商品,2017年这三类商品进口贸易总额为1140亿美元,约占消费品进口总额的87%。其中,SITC87类商品所占比重最大,进口贸易额为770亿美元,约占消费品进口贸易总额的57%。但与日常消费最为密切的服装、鞋子、家具等产品所占比重很小,但近几年这几类商品的增速很快。
  3 中国进口商品的地理分布
  3.1 初级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从初级品进口的地理分布上来看,我国的初级品中最主要的产品矿物燃料和润滑剂分布在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俄罗斯三个国家。但从数据上看,我国从沙特、安哥拉进口总额呈下降趋势,但从俄罗斯、澳大利亚、伊拉克进口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目前俄罗斯已经超过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成为矿物燃料和润滑剂的最大进口来源国。
  在粗材料方面,澳大利亚、巴西、美国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国。2017年来自于这三国的产品约占粗材料总额的50.07%。但三国中,来自澳大利亚、巴西的粗材料比重不断上升,而美国比重则缓慢下降。
  在近几年增长较快的含油种子和含油果实、纸浆及废纸以及纺织纤维进口中,美国都位居第一进口大国的地位。
  3.2 中间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我国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呈现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点,产品的前十大进口来源国几乎遍布全球各个大洲,但从总量来看,化学及有关产品进口主要来源于日韩美德,以材料分类的制成品主要来源于日韩智美德等国。日韩是我国中间品进口最大两个来源国。
  除此之外,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和瑞士是我国医药产品的前五大进口国。智利是我国有色金属的第一大进口国,约占进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越南在2017年反超日韩成为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制成品的第一大进口国。
  3.3 资本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在资本品进口来源国方面,日本、韩国、德国、美国仍是我国的资本品主要来源国。2017年从这四国进口的资本品总额为3261.2亿美元,占我国资本品进口总额44%。这其中,日韩两国尤为突出。2017年我国对日韩资本进口总额达2015.9亿美元,占比为37.36%,道路车辆、个别工业专用机械、一般工业机械设备及机器零件、金属加工机械进口主要进口于日本和德国,电气机械仪器和用具零件、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仪器、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进口主要进口于日本和韩国,近几年越南在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仪器以及办公室机器和自动资料处理仪器的进口额增大,并成为我国电信和录音及音响设备仪器进口最大来源国。
  3.4 消费品进口的地理分布
  在消费品方面,日韩、美德及部分东南亚国家是我国主要的进口来源国,其中日韩两国对我国的进口贸易额达到360.3亿,约占消费品进口贸易总额的一半。但从进口增速来看,对日韩的进口比重近年来呈下降趋势,而对美德的进口迅速增加。2007年,我国对日韩的进口额约为308亿美元;2012年,上升到476亿美元;2017年,迅速下降至328亿美元。我国对美德消费品的进口比重逐年上升,贸易额从2007年的91.6亿美元上升到2017年的235.8亿美元,所占比重从2007年的15.35%增长到2017年的30.79%,所占比重翻了一番。此外,越南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消费品的主要进口国,2017年为我国消费品的第五大进口国。
  具体至各类商品,日本和韩国是我国专业、科学及控制用仪器及器具消费品的前两大进口国,占我国该类商品进口总额的30%-40%,不過近年来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对美国和德国的该类商品进口比重不断上升。美国和日本是我国杂项制品的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日本、韩国、瑞士和美国是我国摄影仪器,设备和供应品,光学产品,钟表商品的主要进口国。我国在服装及衣服配件和鞋子方面主要来源于欧洲和东南亚,其中意大利和越南分别是服装及衣服配件和鞋子的第一大进口国。此外,家具及其零件,床上用品、旅游用品,手袋等和预制建筑物,管道,发热和照明装置设备则主要来自于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等欧洲国家。
  4 结论
  通过对我国进口贸易结构和地理分布的分析,我国进口贸易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远低于出口贸易。近几年虽然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商品绝对额增长明显,但是不管是贸易额还是发展增速都远远低于我国出口贸易,且增速有放缓的趋势。
  第二,进口贸易结构中初级品和资本品进口是我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内容。这其中初级品主要集中于矿物燃料,润滑剂和粗材料方面,且初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说明我国工业发展结构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仍旧很大。中间品和消费品在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中所占比重很小,我国目前进口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有很大优化空间。
  第三,从地理分布结构上看,初级品依赖于俄罗斯、沙特、安哥拉等资源国家,而其余资本品和中国品主要来源于日本、韩国、美国和德国等国,消费品来源国相对分散些,但日韩仍是主要的来源地。显然,我国对日韩两国的影响力要相对较大些。总体而言我国对主要进口国家还是具有局限性和单一性,对东南亚、非洲、西欧地区的产品进口仍待挖掘。
  参考文献
  [1]裴长洪.进口贸易结构与经济增长:规律与启示[J].经济研究,2013,(7).
  [2]冯永琦、裴祥宇.中国进口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6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