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更加迫切和重要。小学阶段作为人生理想、个人品质等重要的形成期,扎实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意义重大。班主任作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人,更应该在班级管理、常规教学中强化德育工作。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新时期“生态育人、立德树人”教育新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1.1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小学班主任作为与小学生最“亲近”的人,在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要求上责无旁贷。
  1 当前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小学班主任承担着班级管理、常规管理、德育教育、生活保障、班级文化等方面的职责,是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在德育工作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对德育工作不重视
  部分小学班主任不重视德育工作,在班级管理的重心上,将主要的精力放在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学业保障、卫生习惯等方面;在完成学校政教处下达的德育工作任务时,存在轻视、应付、懈怠的心理。如某教育局开展班主任工作常规督查时,发现很多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日志中,多是班级管理、卫生要求、行为纪律等方面的内容,在德育工作方案、德育活动组织、德育工作落实等存在很大的欠缺,反映出小学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轻视。
  1.2 开展德育工作不务实
  有的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形式单一单调,只注重了德育工作的形式,在德育工作效果上不能保障。如有的班主任一學期开展的德育工作无非是常规的德育教育、德育班会等,说教多于行动,形式多于内容;甚至单纯从积累德育活动材料的目的出发,带有很大的功利性;还有的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中,不能遵循德育工作的规律,对国家关于德育工作的要求、政策等不熟悉,“按老经验做事”“穿新鞋,走老路”,让德育工作浮、飘、虚,与新时代德育工作“生态育人、立德树人”的理念相违背。
  1.3 德育工作与社会现实脱节
  德育当为时代服务,而德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清晰地提出当前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很多小学班主任的意识中,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范畴,与社会是否进行联系无关紧要。正是在这样的偏颇认识下,小学班主任组织开展的德育活动大多集中在学校的层面,很少与社会实践进行联系。
  根据新时代德育工作的要求,德育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要求仅仅依托学校德育阵地,是远远不能达标的。社会上的德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成效。
  2 导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弱化的原因分析
  根据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育人理念及新课改等基本要求,针对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根据原因提出具体有效的建议和决策。一般来讲,导致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弱化的主要原因有下列三点。
  2.1 学校和班主任思想认识问题
  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德育应该占据首要地位。首先培养有德的人,才能培养有才的人。但是,受教育评估机制、传统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德育工作在部分学校和小学班主任的思想认识中,存在轻视倾向,甚至认为只要学生在德育方面不出事,就无关大局。
  此外,受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教学评估的影响,很多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智育的工作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进行教学评估的时候,将教学质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指标;有的地方无视小学阶段不准进行大规模集中统考的规定,巧立名目,以“过程性检测”之名行“集中统考,按分排名”之实。学校为了取得较好的评估名次,不至于在排名中落后现眼,不得不调整和改变工作策略和中心,将工作重点放在教学质量的提升上。有的地方的小学生不仅需要上晚自习,更要在早上早早起床温习功课,在这样的现实下,小学班主任根本不会付出时间和精力开展德育活动。
  2.2 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
  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开展几次活动就可以达成德育工作目标,其中涉及了教育学、心理学、德育观等基本的专业知识领域。
  很多教师没有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升意识,或者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将时间和精力投放在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上。对德育专业知识研究的欠缺,影响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有的班级开展的德育活动缺乏创意,人云亦云,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有的小学班主任开展的德育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呆板,对学生影响力不强,德育活动极度弱化。
  很多小学班主任不具备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的主动意识,在安排和布置班级德育工作时,满足于上传下达,对上级部门及学校政教处等安排的德育工作活动贯彻落实不好,不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性拟定德育工作方案。
  2.3 缺乏对社会德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
  德育工作途径单一,内容浅薄,育人效果低下,这是很多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社会资源开发和挖掘工作的滞后,让学校的德育工作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任务。
  在很多小学班主任的意识中,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范畴,与社会是否进行联系无关紧要。正是在这样的偏颇认识下,小学班主任组织开展的德育活动大多集中在学校的层面,很少与社会实践进行联系。   如有位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端午节”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时,该教师开展的活动主要有: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包粽子,并上传包粽子、吃粽子的图片。这样的德育活动显然是比较单薄的。
  有经验的班主任往往会这样做:(1)开展“端午节”由来的小调查;(2)了解本地的“端午节”风俗;(3)写一篇《端午节记事》或者画一期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4)帮助家长包粽子;(5)从生态发展的理念,提一条关于文明过节、生态过节的小建议。
  对二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后者开展的活动远远比前者丰富,在活动的安排上,后者也重视了对社会资源的利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人角色以及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3 建议与策略
  根据当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从新时代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教育形势出发,结合各学校小学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的建议和方案。
  3.1 确定德育工作的应有地位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理念,健全和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估机制。在评价的标准上,坚持“生态育人”“立德树人”的核心素养观,坚持从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进行评价,消除单纯以教学成绩(智育)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在评价的形式上,坚持过程性与专项性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和多元。
  学校要将德育建设放在学校的议事日程中,在拟定工作计划、发展规划、特色创建等远景目标时,要对德育工作进行充分谋划,确保德育工作决策部署科学,并通过相关的评估机制,保障德育工作策略和规划部署的落实,营造德育为首的浓厚氛围。
  小学班主任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责任人,要承担使命,提高认识,將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学生管理、行为养成、学科教学等密切结合起来,担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探索德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探索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通过各方齐抓共管,让小学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不再虚化。
  3.2 加强德育工作的创新性
  小学班主任要通过学习培训等形式,加强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在德育效果的保障上,班主任自身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做到以身作则,以德服人,用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班主任通过加强自身修养,严守教师职业道德,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出榜样,强化和保障德育影响力。
  在德育形式上,小学班主任要将德育工作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如刘辉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中认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环境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在班级环境和文化的打造上,教师可以制订班级公约,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德育方面,教师通过讲解“大丈夫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内涵,让学生懂得注重平时的卫生打扫,其实就是在修身养性,沉淀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从一言一行做起,接受德育的影响和感染。
  在德育工作的创新性上,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德育工作形式,提升德育工作的品质。例如在学习《悯农》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反映农民辛苦劳作的图片和小视频。通过语文学科学习,接受深刻的热爱劳动、珍惜粮食、感恩社会等德育教育。
  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教育艺术,积极运用心理学知识巩固德育工作效果。如在心理学中,尊重是双方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信任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在校园中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尊重, 无论哪个层次学生都会给予教师同样的回报。从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接受班主任施加的德育影响。
  3.3 拓展德育工作的教育途径
  德育当为时代服务,而德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清晰地提出当前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根据新时代德育工作的要求,德育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要求仅仅依托在学校德育阵地,是远远不能达标的。社会上的德育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影响和削弱了学校德育的成效。
  因此,班主任要善于走出去,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如班主任在班级家委会的组织和协调下,可以前往红色基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前往敬老院、福利院开展献爱心活动;在学生中进行向贫困地区捐书活动等等,以此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德育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倪悦.新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索[J].才智.2019,(03).
  [2]陈大伟.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03).
  [3]刘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09).
  [4]刘辉.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入德育的有效途径[J].文教资料,2019,(01).
  [5]李仙.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措施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18,(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8970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