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PBL教学法在《组合数学》课程中的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介绍了PBL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组合数学》这门课程中。介绍PBL教学法《组合数学》课程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中的运用实例。最后分析了该教学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PBL教学方法 组合数学 计数问题
  《组合数学》的多数章节都是基于问题产生的思考,如基于著名的斐波那契兔子问题可以引导出递推关系,基于若干物体放入若干抽屉从而衍生出的鸽笼原理。该特性给PBL教学法提供了良好的问题基础。接下来,我们将介绍PBL教学法在《组合数学》课程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中的运用实例。
  1.提出问题:n元集的r-可重复组合的计数问题,即从n个不同的物体中允许重复地选取r个物体的计数问题。教师可以做简单的引导,比如从黑白两个球中可重复的取两个球,有几种取法?答案应该是3种(黑黑、白白、黑白)。
  2.学生查找资料:通过图书馆经典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料的查阅,学生会发现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如经典分析法,不定方程求解法,生成函数法等等。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进行深入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以学生为中心。
  3.分组讨论:根据学生选择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针对三种方法进行分组讨论。并在各小组中选择一名同学进行讲解。
  4.教师总结:学生在通过查阅文献,分组讨论后,对自己所选择的的方法有了较好的理解,但对于其他方法的理解较为薄弱。教师需要重新梳理相关知识内容,做好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工作。
  集合的r-可重复组合是指从集合中可重复地选取r个元作成的多重集。n元集的r-可重复组合的计数问题有若干种方法。
   5.教学效果与反思:上述的三种方法分散在组合数学课程的不同章节中,通过PBL教学,我们通过该经典问题将不同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起来。
  优点:运用PBL教学法,能有效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该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到了引导和辅助的作用。面对问题,学生通过文献查阅,小组讨论,掌握和理解相对复杂的数学理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有极大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实现了从传统的灌输式讲授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PBL教学法将极大的改变原本沉闷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成为主体后,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
  缺点:PBL教学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这对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同学来说,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学生间的合作性有待提高,往往会陷入一些学生单打独斗,另一些学生找不到任务的尴尬局面。教师较难把握PBL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黄斯珉,钟文锋,杨敏林.PBL教学方法在《热工测试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5):116-119.
  [2]羅群,赵平,杨皖君,等.PBL教学法在高等数学中的分析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0):68-69.
  [3]秦海宏,葛伟,孙雪洁.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121-123.
  [4]刘璐,古继宝.PBL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教育与现代化,2004,2(1):40-44.
  [5]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12(3):18-31.
  作者简介:朱铭旋,江苏南通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偏微分方程;潘娜娜,安徽新华学院通识教育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691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