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CEE创新创业教学法的有效课堂建设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旨在针对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实践NCEE双创教学创新思维与教学元素,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健全更为有效的课堂形式及课程结构体系。课程教学过程中,重新定位课前准备内容形式,课中进行形式,以及课后阶段内容形式,加强分享交流、头脑风暴和实践研习,实现序列式考评机制。
关键词:NCEE;教学法;建设;模型设计与制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8-0038-02
在现代信息化教育中,传统课堂讲授和教材的编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新型人才。教学课堂不是教师单方向的灌输,而是通过翻转课堂式的师生间教学互动形式,实现创新思维、知识积累传授给学生。激发多维度思维,实现对新知识的总结、归纳和深入理解。
1 NCEE创新创业教学法
英国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中心NCEE(中国),研究归纳出多种双创教学法在各教学活动中带有目的性的实验式操作的创新创业教学法。该方法主张循环反思,通过反思,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教师主导把控活动现场,在专业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思想。不断进行角色调整,摆脱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曲别针游戏(paper clips)和“奔驰法”(S.C.A.M.P.E.R.);用于帮助学生规划资源和练习团队合作的乐高拼小车(LEGO)和纸青蛙生产线(paper frog)游戏;用于指导教师如何调整学习的棉花糖挑战(marshmallow challenge)。
2有效课堂建设理念的体现
关于有效课堂,应该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的同学可以在规定的有效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掌握并完成教学任务。结合NCEE双创教学理念实现有效课堂建设,需要师生双方共建互助,同时具备一定的现代“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整合教学资源。
2.1教师方面
教师在有效课堂中,不只是傳播者,还可以调整为接收者、参与者。分析吃透教材,拎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总结出教学思路及方法;摸清楚学生情况,掌握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水平,准备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需要恰到好处的表达出知识点的精髓,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积累。教师角色定位,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权威者,需要和学生之间建立交流、互助及平等的关系。板书内容需提炼,重在精炼,突出重点。
2.2学生方面
学生在有效课堂中,不只是接收者,也可以调整为传播者、实施者。课前,针对教师提前发布的信息要及时关注,课前准备工作需要充足,比如教材的查阅、知识点预习、学习工具材料的准备等。课中,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努力寻求最佳的学习任务并实施完成方式方法。课后,针对学习内容进行举一反三式探索,结合课中的拓展内容及课后作业要求进行梳理。
2.3教学资源整合方面
在如今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利用互联网+技术各项内容的实施。资源可以提前上传,借助于蓝墨云、MOOC、课堂派等热门课堂教学辅助软件,实现了线上实时分享、交流沟通。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屏工具,实现了资源同步交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业提交,不再是纸质或是实物模式,而是借助于互联网+,以电子形式上传,教师的作业批改在线进行。甚至有效课堂的成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辅助平台展示,实现了创新创业内容的拓展。
3《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NCEE双创教学方法构建
虽然现阶段课程体系构建已经比较完整,但是将有效课堂的建设理念融入课程教学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本课程中的NCEE双创教学法实施,实现研究适合高职有效课堂创新型大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项目内容,实现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需求的新型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课程体系的建构
按照“工学交替、产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将典型工作任务转换为具体、可操作的项目化课程,构建工学结合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通过对行业和本区域典型企业的调研,确定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任职要求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归纳职业能力,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按照“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体系”一一对应、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课程体系。
3.1.1 NCEE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实践
实践NCEE双创教学创新思维与教学元素,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健全更为有效的课堂形式及课程结构体系。在NCEE双创教学法设计理念中,需运用积极行动、合作、反思、体验,高效率、快节奏地实践创新创业的思维方法和教学元素。实践中,需要解决如何在课程中进行尝试并改造;重新定位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否重要,如何定位学业、家业和事业的关系;如何提升学校的生源,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整合资源;如何成为善于讲故事、能讲自己故事的老师;课程内涉及的所有教学手段,如何与教育教学经历相结合,如何移植到课程中,如何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3.1.2制定课程体系阶段目标和最终目标
如何系统化设置课程阶段目标,以序列式进行目标划分,实现起始阶段、过渡阶段、高潮阶段和结尾阶段四个阶段目标。每阶段目标考评形式与内容的制定,考评标准的分配原则制定。
3.1.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完善
科学合理的组织是指教学实施,加强教师对课程的有效安排。科学的组织表现为:有条不紊地安排教学和学习活动,合理分配教学讲授和辅导、学生思考和参与的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专注于教学内容,解决学生的疑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突发问题,注重课堂管理,防止课堂干扰,减少教学中的中断,使教学按照教学计划设定的方向顺利的进行。
3.2教学环节改革
3.2.1重新定位教与学的关系 课程教学过程中,重新定位课前准备内容形式,课中进行形式,以及课后阶段内容形式,加强分享交流、头脑风暴和实践研习,实现序列式考评机制。
3.2.2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创造活动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自主力量和身心潜能来吸收和把握已有文化知识,探索某些未知问题。要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研学”的思路,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理论教学方面,宜采取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应给学生留下创造性思维的空间,把关注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移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上来,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多向思考、科学想像等创新思维能力,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精神,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
在自主研学方面,研讨课内开展“启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实践;课外建立专项活动基金,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研学。
3.3强化实践教学
3.3.1科学设置实践实训课
实践实训课对检验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大意义,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对设计性、综合性试验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重视最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毕业设计。
3.3.2积极开展专业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第一,要健全学生课外科技协会等社团组织,加大对这类社团的指导力度,通过科协骨干来带动全校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参与;第二,组织校园学术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开展科学研究、并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参加校内外不同层次的竞赛;第三,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进行学校资助的课题研究,使他们接受初步的科研能力的训练。
3.3.3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建可以进行社会服务的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利用专业优势和技能特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3.3.4制定符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条件的项目计划
结合当下创新型人才需求,嵌入社会行业职业需求标准,开设创业拓展课程,模拟职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锻炼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更有效的进入市场,符合市场人力资源水平。如何建立健全榜样教学,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榜样资料、观摩视频短片、跟随榜样工作、体验学习等方式,让学生观察并感受榜样的实际工作,认知职业岗位,思考从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反思自己目前是否能表现出职业从业者的特质,以及是否渴望追求这样的职业生涯。如何设计岗位认知综合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自信精神,团队合作意识,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际交往技巧,交流与策略技能等。
4总结
如何在学习过程中融合创新技能,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创造力与创新,创造性思维,与他人一起创造性工作,实施创新能力;拥有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用系统思维方法,有效的推理,做出判断和决策,解决实际问题;交流与协作,清晰明确的交流,与不同个性的人友好协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938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