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西安市长安区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姚小翠
摘 要: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具有发展养老产业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发展养老产业不仅能解决当地老年人养老问题,还将为“候鸟老人” 提供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推动长安区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分析长安区养老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长安区在养老服务设施、养老观念、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壮大养老市场主体、培育养老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将对全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养老产业;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4-0043-02
随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巨大人群陆续步入老年,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陕西省西安市现有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125.68万,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达到12.5%和8.5%,均超过10%和7%的国际标准。有关测算显示,西安老龄化进程已比全国提前十年。西安市长安区60周岁以上老人有12.67万,占总人口的14.23%,空巢老人数约占老年人的35.68%,老龄化不断凸显。
在未來近半个世纪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长的长安区老年人除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外,还将在医疗护理、旅游娱乐、老年用品等行业有巨大的消费需求。老年人消费群体将支撑起一个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的庞大老龄产业市场[1]。
一、西安市长安区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2010年以来,长安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和以社区养老为依托,逐步完善了以老年福利、生活照料、医疗保健、体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三级养老体系基本建立。
1.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各层次老人养老全覆盖。“十二五”末,全区建成长安区中心敬老院、王莽区域敬老院、子午区域敬老院等3所公办敬老院,床位数共计690张,有效解决了五保户集中供养、城乡特困老人的养老问题。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9个、农村幸福院72个,可提供养老床位529张,开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老年餐桌、文体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示范活动,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养老提供了便利条件。培育发展民办养老机构29所,可提供养老床位4 640张,年入住老人达到3万余人次,为社会老人离家养老提供了条件。同时,长安区还大力培育发展老年协会组织,累计成立各类老年团体组织532个,为全区4.2万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年均发放高龄保健补贴3 200万元。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康养服务业发展起步。近两年,长安区依托大美秦岭的山水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山、水、田、林为生态基础,全面推介全区养老产业发展资源优势,大力吸引外来投资,发展健康颐养、养生养老产业。坐落于终南山下的太乙·长安道特色小镇以中医养生院、中医文化大讲堂、怡养中心、药膳养生为主体,全力打造一个集文化传承、休闲养生养老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恒大养生谷建设养生馆、中医理疗、老年学堂、颐养园,通过“租、购、旅”会员机制向老人提供医养融合、专业护理、日间照料等养老服务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长安区康养服务业发展起步。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养老产业政策日趋完善。2013年开始,长安区相继出台了《“十三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实施办法》《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特困失能老人生活护理服务补贴制度》,明确养老产业发展的奖励补助、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促进了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
二、西安市长安区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养老观念传统,养老机构入住率低。全区公办敬老院设施完善、配有专业服务人员,但传统观念中子女赡养老人、为老人养老送终一直影响着很多人,如果老人进了敬老院,子女会被认为不孝顺,传统的养老观念使老年人不愿进驻敬老院。另外,对于区内民办养老院,观念问题、费用过高、位置偏远等影响了入住率,区内养老机构总体入住率低,致使养老产业缺乏有力的消费推动[2]。
2.投入资金大,民办养老机构运营困难。长安区虽然在不断加大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但作为投入资金大、微利的行业,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不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运营困难。
3.养老设施不完善,产业发展滞后。目前,全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8张,养老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完善、功能不健全,与老年人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养老产业市场供给尚未形成规模,相关产业发展滞后。
4.专业人才缺乏,养老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养老服务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较低,尤其是医疗、护理等专业人才缺乏,适合老年人的体育保健、老年函授课程、老年旅游等产品还十分稀少,远远不能满足丰富老年人的保健、求知、娱乐的需求。养老服务机构在服务规范、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西安市长安区养老产业发展对策
1.壮大养老市场主体,推进市场化运作。创新发展理念,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多元化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第一,大力发展以社区照料为主的居家养老服务。加大农村幸福院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以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配备相应的床位、老年活动室等设施,一方面吸引社区老人入驻,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另一方面,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照料、日托、全托等服务,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第二,鼓励通过新建、改扩建、置换等方式,将闲置的医院、企业、农村集体闲置房屋以及各类公办培训中心、活动中心、疗养院等设施资源改造用于养老服务,因地制宜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第三,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整合公立医疗资源,建立1—2所大型公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延伸区级卫生服务中心职能,增加养老服务设施,使其成为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第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机构。依托长安区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开展养老招商推介会,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培育专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康复、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各类市场化运作机构,壮大养老产业市场主体,打造辐射全省、全国的融健康、养老和旅游为一体的老年人旅养基地。 2.培育多维度的产业,形成养老产业集群。科学规划养老产业,鼓励发展养老服务中小企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产业集群。第一,培育老年康养旅游业。充分利用区内良好的生态、温泉等旅游疗养资源,鼓励医养机构大力建设集宜居养生、休闲度假、专业医护保障为一体的老年康养中心,吸引全国、省、市那些冬天去温暖舒适的南方过冬、夏天去清凉宜人的北方避暑的“候鸟式”养老人群[3],创建“温泉养生”“药膳养生”等康旅结合的新模式,培育老年康养旅游业,打造康养旅游升级版。第二,发展“互联网+养老”。充分应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建设“养老服务云平台”和客户模块端,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养老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老年群体生活照料、健康医疗从线上到线下的多维度服务。第三,发展老年教育培训与文化娱乐产业。充分利用区内丰富的高校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建立老年学校、老年图书馆、老年咨询等教育培训活动场所,开展老年书法、舞蹈、太极拳等文化娱乐培训和健身活动,为老年人深层次的学习、心理咨询、娱乐、健身提供帮助。第四,发展老年食品和商贸服务业。围绕老年人的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需要,引导区内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建立配备老年专用电梯、扶手等设施的老年购物中心,提供老年用品、護理和餐饮服务,发展老年商贸服务业;发展老年食品业,结合老人营养、保健需求和饮食结构,生产老年面食、调味品等大众食品、高蛋白质、高纤维等老年营养品以及补脑益智等老年保健食品。同时,针对老人常见病,利用传统的药膳食物来源,开发老年人食用的功能性食品。
3.创新经费保障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以区财政为主导,社会资本、银行信贷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资模式。一是建立健全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参股、合作、租赁、并购等方式发展养老机构;二是降低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的门槛,通过资金激励、政策优惠、税费减免等措施,在水、电、气、土地、税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优惠和补助。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内生动力。利用区内众多高校资源优势,在大学以及职业院校中,设立养老管理人员、医疗护理人员、产品技术开发人员等专业,培育老年专职人员。同时,加快现有老年社会工作、护理等人才的培训,鼓励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对养老服务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考试合格的人员发放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吸引大批青年志愿者投入养老服务公益事业,形成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养老服务队伍。
5.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高区域知名度。通过区政府网站、电视台、微信、微博等媒体和现场活动宣传等方式,向社会大力宣传、普及相关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以医养老知识,让区内群众更新观念,接受新型养老模式,提高现有养老院的入住率。同时,通过在国内各大知名网站对长安区生态环境、康养旅游、养老产业的宣传,吸引西安市民及全国中高端收入老年人群来长安养老,使养老产业成为长安区的新名片和重要产业。
参考文献:
[1] 那翠兰.发展候鸟式养老产业与建立“天鹅颐养联盟”的思考与实践[J].商业经济,2015,(8):5-11.
[2] 刘金凤,胡启兵.养老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7,(2):100-101.
[3] 张小锋,孟桂如,陈晓楠,郑丹丹.黑龙江省建立“候鸟式”旅游养老基地策略研究[J].对外经贸,2017,(5):17-1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25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