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鲍扬
摘 要:《文化资源学》是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目前该门课程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流于形式;任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应用类辅助课程等问题。因而应从加强多功能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完善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培养出符合地方文化产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文化资源学》;实践教学改革;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6.090
《文化资源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旨在系统介绍文化资源学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宏观的文化角度分析文化资源的类型及其特点,讨论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原则与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资源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文化资源产业化现象的兴趣与敏感度,掌握文化资源的一般分析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初级文化资源开发实践。
1 《文化资源学》课程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1.1 是适应国家政策的需要
2017年12月5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面向产业和区域的发展需求,加快人才培养的模式调整;同时应加强与当地企业的办学合作,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推进产教协同育人及师资队伍建设,方可为地方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1.2 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必要环节
文化产业管理作为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复合型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除理论知识的教授外,更应注重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文化产品的重要原料,一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主要倚靠的是当地特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学》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若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层面,既无法深入了解一地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也难以参与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实际工作,显然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服务于社会的实际能力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借助实践教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潜在的实践意识及创新意识,增强运用所学理论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文化资源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2013年以来,贵州师范学院已有三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顺利毕业,文化产业教研室也通过累积办学经验和厘清发展思路,在专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首先,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理念,通過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拟从新媒体管理及文化旅游两个方向对人才进行具象培养。其次,努力构建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积极联络当地文化企事业单位,已共建10余个学生实习基地及校外实训实践合作平台。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为《文化资源学》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由于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目前该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还难以理想的状态开展,教学过程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
目前《文化资源学》作为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总学时为42学时,其中实验教学时数为28学时;同时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在第四学期还开设了一门《文化资源应用实践》的独立实践课程,因此实践课时占比较大。但由于专业定位不明,导致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模糊,具体培养学生哪一种实践能力、以哪一种形式来培育尚有待明确。实践教学主要分为校内实践及校外实践两大板块,贵州师范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验室目前仍在筹划阶段,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内实践课程的开展,只能局限于课堂的小组展示、案例教学等,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外实践以参观历史遗迹及调研文化企业等形式为主,但由于停留时间较短、教学内容体系不明确、任课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等,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
2.2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文化资源学》的实践课时比例虽然有所提升,但实践课仍被看作理论课的教学补充,对其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例如组织学生到文化企业调研,仅是由工作人员带领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教师与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或参与某项具体项目的开发,因此实践课程的教学常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对《文化资源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实操训练。实践课程最终的考核方式也多以实践报告及小组展示为主,内容均是一些粗浅的体会。
2.3 缺乏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的任课教师
《文化资源学》实践课程还存在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师资的缺乏。由于大部分师资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本科教育工作,从未参与过具体的文化资源开发项目或到相关文化企业锻炼过,本身缺乏参与资源开发的实践经验,所培养出的学生也非实用型人才。此外,市面上几乎没有针对《文化资源学》实践课程的指导教材,教师也因经验不足无法自编教材,在缺乏理论依据及经验指导的现状下,学生无法完成资源开发策划中的资源评估、可行性分析、形象设计、基础设施规划等具体工作,毕业后也无法对接现实的文化资源开发项目。
2.4 缺乏应用类辅助课程
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需要借助各类软件的应用,因而《文化资源学》除了课堂教授及实践教学外,还应加强诸如网页设计、文字图像处理、SPSS软件操作等应用类辅助课程的开设。目前贵州师范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暂未涵盖此类课程,且可支持此类课程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尚不完善。
3 《文化资源学》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文化资源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应结合贵州师范学院旅游文化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特点等,从校企合作模式、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3.1 加强多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文化产业是集文化、管理、经济等研究领域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各大高校的文化产业实验室建设都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根据文化产业专业的特点,可以采用实训实验室和软件应用实验室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到《文化资源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中,可利用实训实验室中的多媒体系统、会务系统等进行仿真环境的情境模拟,学生可借助此类硬件设施完成案例分析、影音观摩、新闻发布会等场景模拟。软件应用实验室则是师生通过项目策划系统、财务系统、专业设计软件等进行虚拟特定待开发区的开发设计或进行文创产品的虚拟设计等。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2 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与当地文化企业实现合作的前提是双赢。首先,贵州师范学院需加强与文化企业的深入沟通,学校需了解文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也需了解学校实践课程教学的目的。双方可共同制定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以短期顶岗的形式让学生具体参与到某个文化资源项目的策划工作中,了解具体岗位的工作内容及所需锻炼的能力。其次,学校与院系应利用智库资源,与贵州当地文化企业共同打造集实践实训、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培训平台,高校教师可以就文化资源的评估、文化资源的开发形式等方面对企业员工进行理论指导,企业的核心工作人员也可以将自己的市场经验分享给在校学生,以期获得知识资源的共享。再次,可通过与文化企业共同申报横向项目,一是为企业分忧并同时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着力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3.3 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评价体系
《文化资源学》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应遵循层次性、系统性的原则,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将实践教学划分为认知实践、技能实践、综合实践三个层次上。其中认知实践主要通过邀请文化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进行案例宣讲或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的形式,使学生对文化企业、文化市场等形成感性认知;技能实践主要体现在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題的操作能力,主要实践形式可以为短期顶岗、参与具体项目等。综合实践则是通过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式培养和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各层次的实践教学应服务于共同的目标,同时每一个层次的教学都应有非常具体的实践形式、考核标准、能力要求等内容,以此作为量化依据考核最终的实践教学成果。
在考核方式上,因为贵州师范学院的《文化资源学》课程中实践课时占比较大,建议加大实践考核分数即平时分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平时成绩的评定可由课程实训、小组讨论、实践报告等部分来构成,其中课程实训由于受到实践教学基地及在校教师的双重指导,因此考核分数可实行实践基地为主、在校教师为辅的联合考核制度。考核的方式也应多样化,改革重理论轻能力的考核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中的过程考核。
3.4 完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教师是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目的的制定者,其实践理论的知识储备及实践能力的水平高低是决定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为完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对于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应鼓励专业教师到各级文化企事业单位调研、参观,或利用寒暑假时间到相关文化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只有深入了解企业运作,才能更好的设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在带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
4 结语
实践教学对《文化资源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教学改革的实现,还需要我校更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和课程考核制度来实现。同时,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与企业建立长期共赢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冰.试论文化产业专业实验室建设的问题和重点[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6):218-220.
[2]秦然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135-136.
[3]张军占.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文化资源学”实践教学探索——以池州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2,(1):144-1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660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