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衍生金融工具又称“金融衍生品”,是指从基础的金融产品(如黄金、货币、债券、外汇、股票等)价值变动中衍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常见的金融衍生品有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约和互换合约。其基本变量包括汇率、利率和价格指数等。由于其能够使投资者实现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和增加收益等目的,所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以来,就颇受投资者青睐。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在我国也已初具规模。虽然衍生金融工品可以提升市场效率,为投资者转移、降低风险,但是由于它的杠杆性而具有交易的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这会降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和会计准则还未完善,投资者素质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衍生金融工具所带来的风险更容易被放大。大量的数据表明如果不能够正确的使用衍生金融产品,进行合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并尽可能的控制其风险,就会使企业暴露在高风险的商业环境中。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与衍生金融市场有着很大的关系。2006年,财政部通过了新《企业会计准则》,本文将按照最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去分析衍生金融市场领域存在的会计披露问题并研究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
一、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披露中存在的缺陷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仍不完善。与大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衍生产品市场起步较晚,发展也不是很成熟。尽管近几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衍生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但由于会计规则的制定是循序渐进式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所以目前来看会计准则的发展还跟不上衍生市场的发展速度。虽然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已经实现了衍生金融产品从表外披露到表内确认的重大突破,但其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仍不太完善。这主要体现在:
(一)会计信息披露的格式不够统一
没有统一的会计准则或会计规范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分类、金额、风险信息、公允价值及持有目的等进行详细的规定。这样会增加报表使用者解读财务报表、获取有效信息的难度,不利于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二)对金融衍生品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尽管近年来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受到报告主体的关注,披露程度也较以往有所提高,但关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信息数量仍然不足、内容仍然详细,这也会降低披露的相关性和用户决策的有效性。
(三)公允价值披露不足
2006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应按照准则的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衍生金融产品,但是企业所采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型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使得报表使用者无法在财务报告中获取可靠的衍生金融工具价值信息,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降低了其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
二、原因分析
(一)会计准则和规范的不完善
虽然我国在2016年就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但是其内容是较为框架性和方向性的概括,可操作性较差。会计准则有时还是无法及时合理地应对市场突发状况,缺乏对新型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参考标准。
(二)公允价值难以估量
虽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去用公允价值去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但是估量公允价值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当衍生金融工具在不活跃的交易市场交易的时候,就会存在着太多的主观因素,需要企业对市场有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估值技术。由于不同上市公司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计价模型去计算产品的公允价值,这就会对其价值的确定产生巨大的影响,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三)表外披露没有被重视
虽然在2006年之后,衍生金融业务就由表外移到了表内,但是这只包括量化了的衍生工具信息,表外附注仍有重要的风险信息和计价模型信息等。由于报告实体和报告使用者通常都更管制关注表内的信息,而不关注表外信息的披露,报告实体对报告的制定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详细的披露来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信息,从而降低了用户做出正确判断的可能性。
三、完善信息披露的建议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发展,市场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因此,有必要制订一套完整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去完善衍生产品的市场秩序。我国可以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会计准则,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财务会计披露规则。例如,虽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一直推崇对衍生品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去提高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质量,但是由于中国的衍生金融市场起步较晚,且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还不太成熟,所以在制定我国会计规范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不能直接生搬硬套。
除此之外,相关部门应该加强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体系,细化各部门的职责,使之权责分明,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感。加强对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的外部监管和整个金融市场的规范去维持整个市场秩序的平稳。尤其是在我国金融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的情况下,我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与操作更应谨慎,如果不恰当使用或风险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巨大的风险,严重的可能会使投资者破产或诱发大规模的金融市场动荡。
参考文献:
[1]徐经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2]企业会计准则研究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永波.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J].世代经贸,2008(1).
[4]张林,孙振甫.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相关建议[J].商业经济,2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72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