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区块链适合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高端环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信用是单方面的价值运动,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在经济领域,信息不对称决定了“中央对手方”存在的必要性,除了面对面的现金交易之外,其他所有的交易都借助“中央对手方”。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广泛且成本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得到某种程度缓解。但是,信息可以复制发送,价值却无法复制传播,信用成本、交易成本并未明显降低,需要重塑价值流通体系。区块链系统可以很好解决上述问题,主要渊源于其“共识即法律”第一性原理。常见的区块链共识机制包括:工作量证明(PoW),通过算法得出满足规则的随机数,获得记账权,发出本轮需要记录的数据,全网其他节点验证后一起存储;权益证明(PoS),根据每个节点代币比例和时间分配权益,最高权益节点获得记账权,等比例降低挖矿难度,加快随机数挖掘速度;股份授权证明(DPos),类似于董事会的投票,持币者投出一定数量的节点,进行代理验证和记账;瑞波共识算法(Ripple Consensus), 共识遵循核心成员51%权力,使一组节点能够基于特殊节点列表达成共识;实用拜占庭容错算法(PBFT),通过增加节点通讯频次实现验证。区块链共识机制与自然界磁铁从杂乱无章的状态达到铁磁有序态的过程一样,依靠算法达成共识,使交易系统发生相变,上升为一个自洽系统。除此之外,区块链系统采用机器学习原理,目前精准率达到90%了,再要提高到99%,需要的不是已经学习过的数据,而是跟以前不一样的数据,因此少数的数据对机器学习最有价值。区块链系统的机器学习原理和数学机制保障了少数派的权益,具有公正性和公信力。
   一、区块链系统是价值传播的高端环节
   (一)共识即法律
   基于多数决策的共识机制,区块链采用时间戳技术,将每一笔交易项目的区块哈希值加入密码化的数字时间标识,形成一个按时间戳前后衔接的哈希值数据链,对每一个账户节点每一笔电子货币的增减进行了历史记录,使数据链条上每一个数据都可追溯、可查证。在技术上,区块链采用工作量证明机制,基于随机数挖掘过程的随机性,不管计算能力有多强,都无法避开计算工作过程而直接得到结果。工作量就是数据诚实性的有效证明。想要篡改链条中某一区块数据,必须要重做这一区块的工作量以及之后所有区块的工作量,直到最终超过诚实节点所形成的工作量链条,篡改代价极高,几乎不可能或不经济。
   (二)价格机理恒定
   智能Token(Smart Token)是区块链系统的身份认证令牌,表征拥有执行某项操作的权利,在区块链信用体系中发挥代币功能,其发行不仅基于智能合约,还需要质押储备金。储备金可以是法币、加密货币、数字化资产,其中加密货币可以是比特币、以太坊币,也可以是二级生态系统中可采用平台主币,数字化资产包括黄金、股票、期权等。储备金的质押采用恒定储备率,如储备率50%。发行智能Token时,需要存入储备金,储备金和智能Token流通量都增加,为了保持恒定储备率,智能Token的价格随之上升。反之,智能合约销毁智能Token,取回储备金。智能Token发行总量恒定或产生速率恒定,再加上实时精准增发和销毁模型保证了绝对的流动性,交易者随时随地发行智能Token,不会破坏智能Token的价值支撑,其价格机理可预测且恒定。
   (三)可靠数据库
   区块链是开源节点,与中心化网络的最大区别是系统的维护和经营不再依赖于数据中心等平台,控制信息、完成动作、响应条件等语义由系统中所有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共同维护。区块链数据库系统,采用分布式记账、分布式传播和分布式存储技术,节点任何改动都会在所有的副本中被反映出来,时间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区块链分布式结构,由不同节点共同参与,只允许将数据添加到数据库中,无法更改或删除先前记录。参与记录的每个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数据库的拷贝,除非能够同时控制整个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也无法影响其他节点上的数据内容。
   二、区块链系统有助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自信任
   区块链信用的典型技术是零知识证明,也叫最小泄露证明(Zero—Knowledge Proof),证明者能够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其身份并不重要,交易行为是可执行的。区块链系统运作规则是公开透明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任何参与节点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内的数据,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节点之间也无法欺骗,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无需身份认证。区块链系统用数字签名链条的方式发行数字货币,同时用哈希函数将交易加密,然后用随机的公钥、私钥匹配才能获取数字货币。通过哈希函数的不可更改特性和非对称加密特性,形成计算上的不可逆的密码证据,从而代替了第三方信用。同时,由于公钥的匿名性特点,将交易者的可交易信息和隐私的非交易信息分成两个部分,在同一传播过程中区别处理,为交易信息的公开和隐私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二)自动执行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是一种可验证、可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宗旨是减少交易成本。区块链信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以智能合约的方式实现了人与机器的交易,取代传统的人(Buyer)和人(Seller)之间的交易,建立在数学算法和加密技术上,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支持陌生交易双方在没有第三方信用中介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是一种优于传统合约的交易范式。智能合约通过预先设定的指令,通过判断外部条件做出反应,完成应用场景系列指令,利用算法来确保区块链上的合约在条件触发时自动执行。只要交易双方达成合意并下达指令,智能合约生成,其权利和义务由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网络自动执行,实现了可编程经济,也实现了人对机器的信任。因此,区块链系统是一个自由交易生态系统,交易环境规范有序。
   (三)价值汇兑快捷
   区块是记录交易的数据结构,由交易信息、前一个区块形成的哈希散列、随机数三部分构成。交易信息是区块承载的主要内容,包括交易数量、公钥私钥、数字签名等任务数据。区块通过前一个区块形成的哈希散列连接,实现前手交易的按次序排列;随机数是交易达成的核心,所有矿工节点竞争计算随机數的答案,最快得到答案的节点生成一个新的区块。交易发起方发出交易请求,并将交易请求广播到 P2P 网络,随后矿工(miners)运用特定算法竞争随机数答案进行验证,算法最快的节点会将交易记录归集形成新区块,并接受其他节点对其有效性进行检验,在连续得到特定数量的确认后,交易将被不可逆转地确认,所有节点接收该数据块,并附在已有链条之后,交易完成。随着交易过程,区块实现点对点传播,节点协同量小,传播无地域障碍、快速、便捷。
   区块链(Block Chain)是一种按照时间将数据区块次序组合的、以密码学确保无法篡改的链式数据结构,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应用,具有分布式、自信任、公开透明、不可篡改、集体维护和隐私保护的特点,优势是解决的交易的信任和安全问题,是价值传播的高端环节,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明珠。目前,全国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发挥了积极作用,组织机构代码、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进一步完善,商事登记、缴费纳税、信贷融资、社保医保、交通违章等资源实现共享。在此基础上,增加区块链价值传播系统,可以更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宋智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范拓源,广东省开平市政府副市长。张灵辉,海南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122899.htm